探讨幼儿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2016-11-05李红玲
李红玲
【摘要】在幼儿教育领域,教师对自身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会在某种程度上对幼儿的性格形成产生决定性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相应的幼儿教师也要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本文就针对该问题展开讨论,以教师的感官语言、肢体语言的调动为切入点,谈谈幼儿教育中教师角色的多元化定位。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师;角色定位
一、观察——幼儿成长行为的观察者
观察意味着观察者对被观察者行为的重视,所以老师要通过细腻、专注的观察,让孩子们了解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尊重与欣赏,激发其自信心。在观察过程中,老师要通过孩子们的一言一行,捕捉孩子的兴趣点,分析其个体差异,从而了解每个孩子的心理需求、行为需求以及生理需求,让孩子树立“幼儿是自己生长过程中强大的、积极主动的、有能力的主角”的意识。比如在带领孩子野外活动时,他们必然会对随处可见的小昆虫、小鸟、小花小草倍感兴趣,因为这些对他们来说是新鲜的,此时老师就要把握这一有利时机,引导其进一步系统的认识大自然:你都发现了什么小动物?他们都长什么样子?小花都是什么颜色的?你认识蒲公英吗?她有几片花瓣?你能把画一朵蒲公英吗?通过一系列的引导式提问,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我爱大自然”的系列活动上,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通过仔细地观察、调整,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求与行为需求。
二、笑容——激发幼儿学习热情的引导者
此处的“笑容”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层含义是老师要对孩子笑脸以对,态度和善。很难想象一个整天板着脸的老师如何受到孩子们的喜爱。另外一层含义则是指要通过相应的学习、活动让孩子展现“笑脸”,即激发学习兴趣。在相关纲要、规范中频繁出现的“体验”“喜欢”等字眼,证明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发展其情感、兴趣的重要性,也正是强调幼儿主体作用的体现。三到六岁的幼儿处于心智发育的萌芽阶段,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好奇心催生探究欲望,从而获取知识。因此,老师要凭借关怀、关心,正面引导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比如纸编活动,其不仅是一种趣味性较强的手工制作活动,而且操作性较强,对于中班小朋友而言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他们喜欢用工具、材料进行简单制作,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选择与幼儿生活贴近的活动内容,需要注意一点,三到六岁的孩子也喜欢争强好胜,因此活动内容要难易适当,不能难到幼儿无法独立完成,也不能太过简单缺乏挑战性。比如色彩鲜艳的小垫子,对孩子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可以借着他们对方格小垫子的注意力,做进一步引导:小朋友们愿意跟老师一起编织出这么一样小垫子吗?调动了孩子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从而实现通过手工活动提高其动手能力及手脑协调能力的活动目标。
三、下蹲——尊重幼儿与幼儿平等交往的合作者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要在与幼儿互动过程中时刻关注幼儿的表现与反应程度,针对其实际发展需求,通过适当地方式进行指导,师生之间形成互相尊重、和谐民主的合作关系,尽量弱化老师的“权威”作用,强调老师“合作者”的角色定位,激发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从心里关怀、接纳每个孩子,基于孩子的角度进行思考,让孩子产生平等、安全、被尊重的情感体验,积极应答每个孩子的需要。
四、鼓掌——支持幼儿积极探索的鼓励者
幼儿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这是任何教育者都无法替代的过程,但是老师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其施加影响,以提高能力建构的有效性。在学习、活动中要紧紧围绕幼儿的兴趣点,并充分利用其原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架构,为其主动建构提供材料与条件。幼儿阶段的孩子自我认识还比较肤浅,成人的评价是他们认识自己、自我评价的重要途径,有可能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所以老师在对幼儿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时,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多采用鼓励、积极、夸赞的话语评价孩子的行业,孩子的心灵脆弱而敏感,即使孩子犯了错误也要用尽量平和的语言指正孩子的错误,比如:“这么简单怎么都不会做?真笨!”此类话语坚决不可在教学过程中出现,而采用另外一种表达方式:“这个没有学会吗?没关系,老师相信你只要努力一定能学会!”其实幼儿存在个体差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即使日常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孩子,也总会体现出自己的长处的,因此老师要通过上述的仔细观察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尽量放大,为孩子的进步叫好、鼓掌,让孩子从老师的行为中产生自信,获得满足。
总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不仅改变了幼儿的学习方式,也促使教师的角色定位进行转变,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善与整合,反思自身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吸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形成与时代相适应、与课改相适应、与幼儿发展相适应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