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形肺炎、肺结核球与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及鉴别
2021-10-13万传毅曹林阮丽婷
万传毅,曹林,阮丽婷
(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 放射科,河南 郑州 450041)
作为肺内常见结节或肿块性病变,球形肺炎、肺结核球与周围型肺癌的治疗方法、预后明显不同。通常采用手术治疗周围型肺癌,必要时辅助放化疗;使用抗生素治疗球形肺炎;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球,必要时手术切除。但常规的X线检查很难快速、准确地对三者进行区分[1-2]。 CT扫描利用高灵敏度探测器装载精确准直的X线围绕人体某一部位作多次断面扫描,具有扫描速度快、辐射时间短、图像清晰等优点。目前临床上在常规CT扫描基础上对人体做连续旋转扫描,以获得扫描部位的所有组织信息,大大提高了局部微小病灶的扫描效率[3]。本研究选取85例肺部疾病患者,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检查下球形肺炎、肺结核球与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收集的85例肺部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包括31例球形肺炎、28例周围型肺癌和26例肺结核球。球形肺炎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37~76岁,平均(56.62±5.44)岁;病程5~65 d,平均(33.71±4.35)d。周围型肺癌组男17例,女11例;年龄34~77岁,平均(55.33±5.12)岁;病程7~60 d,平均(34.42±4.21)d。肺结核球组男16例,女10例;年龄36~75岁,平均(56.41±5.60)岁;病程5~56 d,平均(30.82±3.66)d。3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经病理学证实诊断结果;②临床资料完整;③无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可正常沟通交流。(2)排除标准:①各项生命体征不稳定或无法配合检查;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③心、肝等器官严重功能障碍。
1.3 检查方法采用Siemens 64层螺旋CT进行扫描,采用300 mg·mL-1碘海醇作为对比剂注入患者肘静脉。参数设置:扫描层距和层厚5 mm,重建层厚1.0 mm,电流参数为100~250 mAs,电压为120 kV[4]。嘱患者吸气后屏住呼吸,自胸廓上口至肾上腺水平连续扫描。
1.4 图像分析在AW4.4工作站调取原始数据,图像由2位均具有5 a以上工作经验的影像科医生盲法分析,结果不一致时,经商讨后达成一致。在纵隔窗测量病灶最大径,增强净增CT值为测量ROI感兴趣区增强后CT值减去平扫CT值,≥20 HU为明显强化。分叶征为局部突起超过相邻边界3 mm。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频数(n)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患者病灶分布比较球形肺炎、肺结核球、周围型肺癌均可发生于肺内各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患者病灶分布比较[n(%)]
2.2 3组患者CT结果比较病变形态:球形肺炎病灶以球形、类球形多见,部分可呈楔形或多边形,多位于肺野外围;肺结核球多数呈圆形或椭圆形;周围型肺癌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卵圆形。病灶内部密:球形肺炎中央部分密度高,部分可出现晕征和空气支气管征;肺结核球内部密度较均匀,部分可见钙化影;周围型肺癌由于内夹杂正常组织,密度不均匀,可出现空泡征和空洞征。强化征:球形肺炎内血管走行规则,病灶边缘与肺门相连的血管增多、增粗、迂曲,呈“局部充血征”(见图1B);肺结核球病灶内组织为干酪样坏死物质,无血管可强化表现;周围型肺癌的强化幅度大于良性结节,增强值≥20 HU多为恶性结节。具体见表2及图1。
表2 3组患者CT图像数据结果比较[n(%)]
A显示球性肺炎病灶与胸膜广基底相连;B显示球性肺炎增强后病变内血管走形规则,周围血管增多、增粗;C显示结核球增强后强化不明显,并可见点状钙化影;D显示结核球浅分叶,周围可见卫星灶;E显示肺癌病灶呈分叶状,边缘可见多发细小毛刺;F显示肺癌增强后强化明显,并可见胸膜凹陷征。
3 讨论
肺作为主要呼吸器官,承担着机体摄取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功能的同时,还具备非呼吸性的防御、免疫及内分泌代谢功能,与心血管系统有着密切联系[5-6]。球形肺炎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主要为肺炎双球菌和葡萄球菌感染,在影像学上表现为球形或类球形。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致病菌侵入机体肺部后产生炎症反应渗出物通过肺泡间孔向四周扩散,进而形成各径线大致相等的炎性病灶[7-8]。肺结核球是肺结核的一种特殊形态,由纤维组织包裹结核性炎症发展成干酪性坏死而形成,并非独立的肿瘤性疾病,很少发生癌变。肺结核球初期临床症状较为隐匿,且由于肺结核球病灶是干酪样坏死物,其中央的坏死组织不具有活血管,因而增强扫描一般无强化或轻度环状强化[9-10]。周围型肺癌是指起三级支气管以下、呼吸性细支气管以上肺癌疾病,患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通常恶化至晚期才会出现较明显的咯血、痰血、胸痛、呼吸困难等[11-12]。周围型肺癌主要表现为肺内实质孤立性结节,大多为圆形或类圆形,病灶中央内部不均匀,病灶边缘多见分叶及毛刺征。
球形肺炎多分布于肺野外围靠近胸膜处,肺结核球多位于两肺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周围型肺癌在双肺的分布则无规律,因而仅依靠病灶分布情况诊断肺部疾病类型的价值不大。肺结核球由结核小病灶融合组成,多数病灶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周围可见卫星灶,周围型肺癌主要表现为肺内实质孤立性结节,大多也为圆形或类圆形,因而仅靠病灶形态也难以对三者进行准确鉴别[13]。本研究中,先对球形肺炎、肺结核球、周围型肺癌病灶进行CT平扫,再对病灶进行增强扫描。通过分析三者CT征象,了解病灶的大小、形态、密度、边缘形态、周围病变情况、胸膜病变情况、淋巴结、支气管征、分叶征、强化特点的影像学差异,以辅助鉴别3种疾病。结果显示:(1)三者病灶均可分布于肺部各处,但球形肺炎大多分布肺野外围,靠近胸膜处,病变与胸膜接触范围明显较宽。(2)球形肺炎病灶内中心密度高于边缘,边缘较模糊、毛糙,并可见晕征;肺结核球的球形病灶边缘界限较规整或仅部分可见毛刺;周围型肺癌病灶边缘常见毛刺征,毛刺一般比肺结核球更细小[14]。(3)球形肺炎为炎性病灶,病变内无钙化;肺结核球病灶由多结核病灶相融,可见不均匀的环形钙化或弥散斑点钙化;周围型肺癌钙化非常少见,钙化形态常为点状、偏心性钙化,不出现大片状钙化,常占体积的10%以下。(4)胸膜凹陷征是由肿瘤内成纤维反应导致瘢痕收缩牵拉胸膜所引起,外周呈喇叭口样,局部胸膜呈凹陷状,凹入处可见液体样密度影,多见于腺癌,肺癌患者胸膜凹陷征比率明显高于结核球组。结核球与相邻胸膜可有条索状影,临近胸膜常增厚,肺癌相邻胸膜增厚较少见。(5)周围型肺癌可见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而球形肺炎、肺结核球淋巴结一般不肿大,肺结核球可见支气管肺门淋巴结钙化。(6)CT增强扫描时,球形肺炎病灶内部强化血管影走行规则,无明显受压移位的表现。病灶边缘可见与肺门相连的迂曲强化血管影,即“局部充血征”。
综上所述,CT平扫和增强扫描中的球形肺炎、肺结核球与周围型肺癌病灶分布位置相当,应通过综合分析结果对三者进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