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中高校教师形象建构研究
2021-10-12郑坚罗影
郑坚 罗影
摘要:当今正是“万物皆媒”的时代,微博中的新闻报道所建构的高校教师媒介形象正在祛魅化,各种负面标签影响了公众的认知,高校教师社会声望有所下沉,某种程度的污名化风险存在于微博舆论场。本文梳理当下微博对高校教师形象的呈现,分析其形成的背景和原因,并探讨高校教师正向媒介形象的塑造路径。
关键词:微博;媒介形象;高校教师;污名化;标签;舆论场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5-0060-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重点资助项目“互联网时代教育舆情与教师形象的影视建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JK17AGD001
一、引言
从古至今,教师在公众心中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崇高存在,高校教师更是博学多才、才望兼隆的。当今正是“万物皆媒”的时代,不可否认的是高校教师也已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但从学术层面到生活层面的种种爆料,让高校教师媒介形象正从象牙塔下沉到市民广场。“拟态环境”——媒体构建的“象征性现实”影响着受众对客观现实的判断。微博等媒介更是促进了高校教师媒介形象的祛魅化。本研究揭示微博中高校教师形象建构出现的污名化风险,解析其内外成因,并提出其职业形象建构的策略和路径。
二、微博中高校教师形象的认知偏差
新浪微博是当前重要的新媒体社交平台,也是实时信息及时分享、传播互动的话语场。“标签化”的表达手段在微博信息传播中屡见不鲜,与高校教师形象相关的一些负面标签屡屡出现,如“叫兽”“砖家”等。高校教师群体与这些标签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捆绑在一起,产生了形象迁移,会造成公众对高校教师的认知偏差,从而产生误解和偏见。尽管当前高校教师的形象大体上是正面的,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高校教师的污名迹象存在于舆论场域,这一现象在微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传播力也更为显著,所带来的风险不可小觑。
微博中具有污名化色彩的“叫兽”“砖家”“老湿”等网络衍生词,均是对高校教师的污蔑性标签。“叫兽”与“教授”谐音,在网络传播已久,起初是用来讽刺因个人利益或仰赖自身权威而不顾真相的学者,也包含那些因为判断错误而妄下结论的学者,常与“砖家”(“专家”)二字合称,之后逐渐成为一种调侃称呼。“叫兽”现在也被用于形容作风恶劣、道德败坏、行为不端的高校教师。这种个体化的作风不良、道德败坏的高等知识分子形象在微博中被强化凸显。
“理性中立客观”的“沉默的大多数”,较少在微博中参与讨论发表观点,因此在舆论场域中失语。而少数极化思维的微博用户,也就是所谓的“键盘侠”,反而用其非理性观点占领评论区,形成了微博中的极化“舆论”。具体来看,在微博场域中,高校教师有着“学术不端”“道德败坏”等劣性标签,这加深和巩固了受众的标签记忆,强化了高校教师的负面形象。
当污名化演进到非常严重的地步时,个体成员便会失去安全感,羞于在公开场合表明其身份,害怕被划分为“异类”[1]。带有污名的个人会被疏离歧视。在中国的现实生活中,高校教师还没有处于这种污名化境地,但是在微博场域中,许多高校教师公开显示自己职业身份时,会担忧受到各种网络“喷子”攻击,这是职业形象受到侵害的风险症候。
三、微博对高校教师的报道与用户反应
本文以微博新闻媒体官方账号(官微)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头条新闻、新浪新闻、新京报、澎湃新闻6家热点媒体的官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专业数据分析平台知微,对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高校教师新闻”展開研究,分析所选取的新闻媒体微博发布内容中有关高校教师议题的报道,探究其内容构建、传播特征、用户情绪。6家媒体中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京报的官微是根植于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形式,头条新闻、新浪新闻、澎湃新闻则是发源于网络时代的知名新媒体品牌。
经搜集、筛选和整理新闻后发现,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6家官方媒体账号总共发布了946篇关于高校教师的微博新闻报道。由此可见,微博新闻媒体乐于对此议题进行报道,用户也易于在微博使用过程中获取到高校教师相关信息。
这些报道中的态度倾向会影响受众的情感态度。本文依据样本的议题性质把报道分为正面报道、中性报道和负面报道。依据报道倾向统计5年的数据,6家媒体中,人民日报微博报道100篇,其中负面报道11篇。央视新闻微博报道103篇,其中负面报道12篇。这两个主流媒体微博多以正面报道为主。头条新闻共198篇报道,其中负面报道71篇,正面报道74篇,中性报道53篇,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持平。新浪新闻209篇报道中负面报道111篇,正面报道51篇;新京报157篇报道中,负面报道85篇,正面报道33篇;澎湃新闻179篇报道中,负面报道91篇,正面报道56篇。这三家属于更倾向于市场化的媒体,对于高校教师均以负面报道为主。整体来看,6家媒体的官微中,对教师的负面报道略多于正面报道。
这些负面报道主要聚焦于两个方面:高校教师的学术不端与生活作风问题,这也是造成高校教师形象偏差的两个重要原因。
据统计,以上6家媒体的相关负面报道共381篇,其中与“学术不端”有关的报道数量为78篇。例如2018年10月24日头条新闻在微博发布报道《青年长江学者与她“404”的论文》,讲述某青年长江学者的论文与他人论文存在大面积雷同的事件。与此类似的新闻相当多。学术不端本来是学术界内部关注的职业操守问题,却在微博舆论场成为公众话题。微博媒体对这类事件的高频报道,会影响受众对教师的认知,使其产生负面判断,使得学术不端演变为高校教师群体形象的一种污名化标签。
在这381篇负面报道中,谈及高校教师生活作风问题的共有162篇。极少数高校教师个人生活作风不端的行为,或者有违社会常规认知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一旦在微博曝光,非常容易成为热点。在早期的高校中,师生恋被视为一种可以接受的情感关系,例如鲁迅、沈从文等著名作家与学生的恋爱还被视为文人的雅事,或反抗封建婚姻的勇敢行为。而在当前的舆论场,师生恋被视为老师利用不平等权力地位与学生发生的不当关系。高校教师的私人生活“被窥视”,与学生有关的生活作风、性骚扰的报道,成为微博中高校教师负面形象的另一污名化标签。
以上微博新闻样本大多是在文字基础上加入其他的形式,包括图片、视频、链接等,大大增强了报道的冲击力和传播力。例如2018年7月10日头条新闻发布一篇报道《中大教授性骚扰受害女生:他说抱女生是在“称猴”》,报道中使用了人与猴的合照,与文字所呈现出的内容相呼应,造成视觉冲击。
微博客户端具有强大的反馈功能,用户不仅传递信息,同时也传递情绪和态度,内容与情绪融合成为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迅速扩散。以2019年12月6日发生的“网曝上财一教授猥亵学生”事件为例,利用文本挖掘工具得出相关数据,微博中该事件的情绪判断正面指数为0.14,负面指数达0.86,负面情绪占据了绝大部分用户的情感态度。受众的负面情绪必然也会影响到受众对事件的判断与理解。将该报道相关用户观点中出现的高频词按照从高到低依次排序,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涉事老师的姓名,第二是“副教授”与“上海财经大学”,是涉事教师的职称以及所在高校,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词语,诸如“性骚扰”“开除”“师德”“师风”“举报”等等。从微博用户的情绪反应来看,个别高校教师的恶劣表现通过微博的强化传播,影响了高校教师的群体形象,造成高校教师群体形象和职业声望的受损。
四、微博中高校教师形象的成因分析
在微博场域内高校教师群体的某种污名化迹象已是不争的事实,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强化了高校教师学术不端、道德败坏等污名形象。究其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
(一)个别教师越轨行为
之所以出现大量负面报道,根源在于高校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任何群体中都会出现越轨者,高校教师个体越轨行为为新闻报道提供了素材。教师职业的独特性质以及高度的社会期待也令教师更易蒙受污名,过分的“精神光环”更易遭到舆论的注意与挑战[2]。尽管自媒体在传播时存在故意夸大的现象,但夸大事实的前提条件是确有其事。此外,高校教师媒介形象污名化现象与高校教师自身回应媒体不力、缺乏公关意识、集体失语也有着很大的关联。
(二)管理部门举措不当
高校教师形象正面临污名化的风险,可一些主管部门没有很好地处理危机。每当校园出现程度不等的负面事件时,校方或教育主管部门或为了平息舆情,急忙处理教师,而没有严格依法依规划定责任;相关部门或反应迟钝,坐等舆情发酵。近几年教育部门针对教师进行各种整治活动,本意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但在舆论中没有强化正面宣传,反而容易造成公众对教师群体形象认知的偏差。
(三)媒体迎和与受众的民粹心理
微博中媒体竞争高度白熱化,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从事微博端传播的媒体从业者在进行报道时,追求流量、点击率,以满足受众需求为出发点,高校教师的真实整体状况不能展现在公众面前,而其负面事件则容易成为报道和传播的焦点。媒体迎合了部分公众的心理,建构出高校教师形象的虚假“拟态现实”,促成了高校教师声望的下沉。
新媒体场域中极易滋生民粹心理。人们对于高校教师高声望的形象认知一旦被打破,民粹心理就会占据上风。高校教师个体出现种种不良行为,便会迅速引起媒体和公众的聚焦围猎。难以静心思考辨识的用户,对社会进行认知理解会采取最短途径,即认知简化,这导致受众容易陷入偏见的误区[3]。高校教师这一曾经在道德和学识上具有优越感的群体被拉下圣坛,甚至被丑化、矮化,这也就迎合了网络中“群氓”性的污名化暴力和极化思维。
(四)高等教育大众化与象牙塔世俗化
自古以来,教师都被视为“圣人贤者”的化身,社会地位高,是具有崇高品格、丰富文化知识的一类人。高校更是精英化的少数人才能进入的象牙塔,因此高校教师更成为远离普通公众的、具有崇高社会声望的、道德和知识上高不可攀的群体。而当前是一个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多元化社会,个体及群体都受到多元环境的影响。谦让、奉献等精神是社会大众对高校教师的一贯认识,多元市场经济具有的竞争性与教师传统的谦让精神相悖,利益性与教师一贯的无私奉献相冲,这种现状会给高校教师带来心理矛盾冲突,并蛊惑他们的现实行为[4]。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使得高校教师与普罗大众的距离被消解,高校教师从象牙塔下沉到市民广场,光环丧失后必然面临祛魅化,接受更多的审视。他们更容易成为被公众街头巷尾热议的群体,只要个别教师行为不端,便会引来媒体与公众的聚焦与批判。
五、微博中高校教师形象的正向建构和传播策略
微博中建构的高校教师形象与现实中高校教师群体的偏差,公众对高校教师群体的偏见,有可能进一步影响公众对高等教育和社会正义的信念,对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有着消极影响。高校教师媒介形象固然不可能再高不可攀,但是消除偏差和污名化风险,建立对这一群体客观公正的正向认知仍然迫在眉睫。
(一)高校教师个体的自我规范与提高素养
承认微博中新闻媒体所报道的一些负面事件确实发生在某些高校教师身上,认识到媒体对个别丑恶现象的曝光,有助于高校教师群体规范自我,强化自身的职业道德规范,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公众对高校教师的角色期待及教师的职业特性,更催动高校教师必须抵制各种不良诱惑,不断完善自我,立德树人,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建构个体和群体的正面形象和社会声望。
面对媒体中的负面报道,高校教师群体也不能无所作为、回应迟滞,沦为新媒体场域的话语弱势群体。应当积极维护自身媒介形象,理性看待新闻报道,树立公关意识,提高媒介素养,在完善和加强自身行为的同时,积极回应媒体的相关报道,逐渐消除加之于自身的污名化风险。
(二)管理部门的网络治理与正面宣传
污名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要缓解和消除污名化风险,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完善体制机制,形成良好的微博舆论治理态势。有关部门必须时刻把握舆情发展动向,防止失语和缺位,灵活运用微博发布信息、回应问题、引导评论,搭建与公众及媒体沟通的桥梁,形成积极舆论强势引领,缓解受众焦虑负面的情绪。教育、新闻主管单位应严格监督管理,制定并执行合理健全的教师职业规章制度,实现教育和新闻部门的紧密协作,携手打造尊师重教的舆论环境。高校方面应针对事件积极回应,还原事件真相,落实有诉必查、有查必果、有果必复。高校应主动与媒体开展常态化合作,加强微博中高校教师的正面形象宣传,提高社会大众对教师这一群体的认同感。
(三)媒体的舆论引导与真实建构
主流媒体作为微博空间中舆论的引导者,应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致力于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以打造和谐的社会大环境。主流媒体必须注重价值导向,宣扬主流价值观,遵守基本的道德底线。媒体对高校教师中的负面事件进行报道,目的应该是惩恶扬善,树正义之风,敲响高校教师心中的警钟,使高校教师群体能够不断完善自我,而并非为追求流量和点击率。媒体应该如实、全面、真实地反映高校教师群体的现状,避免为抓住受众眼球而故意借涉事者“教授”身份进行炒作,使负面形象占据受众认知心理。
(四)公众刻板印象的破除与媒介素养提升
高校教师一直被定义为有崇高人格、丰富文化知识并致力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群体,这也导致高校教师稍有不慎便会引来公众的围观与指责。由于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化转为大众化,高校教师职业不再高不可攀,教师规模在不断扩大,也日益走出象牙塔,其形象必然祛魅化,不可能再那么神圣。因此,公众也需要抱着更宽容的心态认知这一群体,将其看成一个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普通社群,认识到高校教师群体中严格遵守自身职业操守者是主体,害群之马少之又少。当前的新媒体场域,理性健康的公众是知识结构和媒介素养不断提升的公众,是法制意识和网络文明意识不断增强的公众。微博中高校教师形象传播得以正向发展,也需要社会的包容性和公众媒介素养的不断提升。
六、结语
近年来,高校教师群体的正面形象未能在微博中得到很好的呈现,反而因为高频率、高热度的负面新闻报道,招致公众对其产生认知偏差。高校教师个体需要规范自我言行;公众需要纠正猎奇心理,提高媒介素养;媒介需要遵守职业道德底线,如实、全面、真实报道;相关部门需要把握舆情发展动向,建立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微博中高校教师正面形象的建构与传播,需要各方力量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万珺.微博语境中“女权主义”污名化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9.
[2] 肖正德,谷亞.国内教师污名研究:价值意蕴、主要内容及未来走向[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8(11):73-80.
[3] 陶欣龙.网络新闻中高校教师媒介形象的污名化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3.
[4] 皮武.教师身份受损:“污名化”的风险及应对[J].当代教育科学,2019(05):43-46.
作者简介:郑坚(1972—),男,湖南长沙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媒介文化。
罗影(1999—),女,湖南郴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