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类高职学生创新精神调查
——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例

2021-10-12包文婷

文教资料 2021年19期
关键词:艺术类同伴维度

包文婷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数次强调“创新”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当今社会,国际竞争激烈,中国要在竞争中赢得主动地位,就要打造发展新优势,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给高职院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艺术要获得长足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培养“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是艺术创新的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理应承担的重要使命。当下艺术类高职院校能否担负起创新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精神水平如何?在培养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本文对湖南某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创新精神测评,分析学校和家庭特征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影响,为艺术类高职院校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依据。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湖南省某艺术类高职院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被试进行团体调查。共发放问卷607份,经过筛选和统计整理,获得有效问卷561份,有效率92.42%。被试中,男生 195 人(34.8%),女生366 人(65.2%);农村 353 人(62.9%),城市208人(37.1%);独生子女170人(30.3%),非独生子女391人(69.7%);有留守经历216人(38.5%),无留守经历345 人(61.5%);大一192 人(34.2%),大二181 人(32.3%),大三188人(33.5%);双亲家庭487人(86.8%),单亲家庭48人(8.6%),再婚家庭26人(4.6%);家庭经济贫穷114人(20.3%),温饱294人(52.4%),小康153人(27.3%)。

(二)研究工具

采用王洪礼、刘红编制的《大学生创新精神调查问卷》(CSCQ)[2](679-681)[3](268-275),该问卷包含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为主体维度,主要有4个子维度,25道题目,包含灵活与变通性、标新立异性、批判性、反思性;第二个维度为客体维度,主要有3个子维度,14道题目,包含教师支持、大学课程、同伴影响。每个题项采用Likert 5点评分,从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反向计分题的计分相反。被试所获问卷总分越高,表明越富有创新精神。

(三)统计分析

使用IBM SPSS20.0软件录入、整理和分析问卷数据。

二、结果与分析

(一)艺术类高职学生创新精神现状分析

研究发现(见表1),艺术类高职学生在创新精神总量表上的均分为3.30,说明艺术类高职学生创新精神属于中等较好水平。具体到各个维度,批判性(M=3.13)、教师支持(M=3.16)居于中等偏低水平,同伴影响(M=3.58)、标新立异(M=3.43)、大学课程(M=3.40)居于中等偏高水平,灵活与变通性(M=3.20)、反思性(M=3.34)居于中等水平。说明艺术类高职学生在培养批判性和提供教师支持方面有待加强。

表1 大学生创新精神得分表(n=561)

(二)艺术类高职学生创新精神差异分析

研究发现(见表2),创新精神及各维度在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等因素上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标新立异性维度在性别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大学课程维度在地域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学生得分显著低于农村学生;同伴影响维度在留守经历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留守经历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没有留守经历的学生。创新精神及教师支持、大学课程、同伴影响等维度在年级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经事后检验(LSD),大一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大一学生在教师支持、大学课程、同伴影响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大一学生在教师支持、同伴影响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大三学生在大学课程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

表2 艺术类高职学生创新精神的差异(n=561)

三、讨论

(一)艺术类高职学生创新精神总体水平

研究发现,艺术类高职学生创新精神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与王立高[4](52-56)、贺腾飞[5](73-79)、周洋[6](141-144)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同伴影响、标新立异性、反思性、大学课程4个子维度的均分高于创新精神总均分,说明艺术类高职院校注重学生艺术创意的保护、培养,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敢于设想创新,敢于标新立异,在成体系的创新教育氛围下,学生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对创新的认识、态度、实践都比较积极,同伴之间积极作用明显,都是艺术类高职学生创新精神居于中等水平的积极因素。批判性、教师支持、灵活变通性3个维度的均分低于创新精神总均分,说明艺术类高职学生由于知识与实践经验积累不够,思维和视野不够开阔,批判精神不强,缺乏多角度、全面看待问题的能力,缺乏举一反三、随机应变的能力。另外,在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的环境下,部分教师缺乏系统的创新教育培训,自身创新能力不高,创新教育水平有限,没有很好地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二)艺术类高职学生创新精神的差异分析

研究发现,艺术类高职学生创新精神的差异性特点如下:一是男生在标新立异性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女生。我国传统文化有意识地培养男生的冒险精神和勇敢意识,对女生的角色定位更多的是乖巧温顺,导致面对问题时,男生更具有独特新颖的见解。二是城市学生在大学课程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农村学生。农村学生从小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要比城市学生少,知识面的广度和宽度可能不及城市学生,进入大学后,学校开设的专业课和公共课对培养农村学生创新精神的作用更明显。三是具有留守经历的学生在同伴影响维度得分显著高于没有留守经历的学生。具有早期留守经历的学生由于亲子关系的缺失,对同伴关系的渴望会更强烈,同伴之间更可能产生依恋关系,相互影响程度更深。四是创新精神及教师支持、大学课程、同伴影响等维度在年级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艺术类高职学生的创新精神表现出明显的“大二低谷”现象,总体上大一学生的创新精神水平显著高于大二学生,大三学生的创新精神水平高于大二学生,稍低于大一学生,但均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一般来说,学校对大一新生和大三毕业生的关注会大大高于大二学生,为帮助大一新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学校会开展系列活动,教师会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在期待、憧憬中进入大学的大一新生,有着积极的心态,乐于尝试,敢于发表看法,并且大一新生的社交圈更多地集中在学校,与同伴的交流较多,同伴之间的影响更大。与大一、大三学生相比,大二学生获得的关注大大减少,面对熟悉的环境,大二学生对大学生活不再具有好奇心,随着校内活动的减少和社交圈扩展到校外,同伴之间的交流日渐减少,种种原因导致“大二低谷”现象。大三学生面临毕业,个体发展目标更加明确,学校针对大三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较多,学生参与创新实践的机会更多,大三学生的创新水平有一定的回升。

四、建议与对策

(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

一是树立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创新教育理念。扩大创新教育的覆盖面,注重所有学生特别是女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全流程开展创新教育,加大对大二学生的关注度,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创业比赛等各类创新活动,克服“大二低谷”现象;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从教学、管理、服务全方位融入创新教育。二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从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改革教育教学体系,全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重视项目导向式实践教学,将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

(二)提升教师对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支持力度

研究表明,在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中,存在教师支持水平偏低的问题,值得高校深思。培育学生创新精神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国家和高校发展的需要,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育者的创新精神水平,因此,高校应首先提高教师的创新精神水平,打造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需要提出的是,这里的教师不局限于教学的教师,还包含管理者、服务者,做到教学、管理、服务互联互动,营造民主、自由的氛围,鼓励学生挑战权威、大胆尝试,给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提供最大的支持。

(三)搭建“朋辈领航”平台,助力创新精神水平提高

研究表明,艺术类高职学生创新精神总体居于中等水平,同伴影响的积极作用明显。艺术类高职院校要搭建“朋辈领航”平台,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种竞赛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技术服务等社会服务活动,让更多的学生通过素质拓展、社会实践、创客平台等活动,主动参与、自觉实践创新活动,充分发挥同伴之间的积极影响。不断发掘和培育艺术类高职学生当中的创新典型,通过报告会、主题班会、新闻宣传等方式,大力宣扬他们的创新事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助力创新精神水平提高。

猜你喜欢

艺术类同伴维度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艺术类专访心得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光的维度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数字艺术类专业三大构成课教学改革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