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分析与课堂实践
——以“英国文学”课程为例

2021-10-12杜晓楠

文教资料 2021年19期
关键词:英国文学英语专业专业课程

王 卓 杜晓楠

(阜阳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一、引言

2018年9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简称《新时代高教40条》),明确指出,要把思政教育贯穿高水平本科教育全过程,强化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根据该文件精神,每位高校教师都应该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同向发力和协同育人。2018年11月,吴岩在“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指出,“立德树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和根本标准,也是当前高等教育的短板和瓶颈,“立德树人”要与课程建设结合起来,成为具体化、操作化和目标化的任务。2018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外国语言文学类)》(以下简称《国标》)出台,高校英语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有了纲领性和规范性的标杆指南,并且随着“金课”概念的提出,英语专业的课程建设有了明确方向和目标,为英语专业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注重内涵式发展和质量的提高已成为信息化时代英语专业建设的核心。

新形势下,高校英语专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挑战与机遇共存。“双一流”高校和“双一流”学科的确立标志着中国英语专业进入全新发展时期。在新时期走出一条不同于过去又符合国家、社会需求的发展之路,对来自学科内外的质疑与批评给予有力的回击,让英语专业真正成为“对得起良心的专业”,立足英语学科特色,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深化课程改革,成为当前高校英语专业提高核心竞争力,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承担着塑造青年灵魂、引导价值观念的重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课堂教学是扎实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高校各类专业开设的课程应该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协同育人。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接触多元文化价值观念并受其影响,为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实施带来了挑战。笔者以长年从教的“英国文学”课程为例,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以“一流”课程、“一流”专业建设为出发点,探讨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课堂实施方案,旨在为《国标》指导下的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参考。

二、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可行性分析

英语专业是应用型与人文性并重的专业。[1](15-19)语言文学的本质决定了语言文学教育的内涵是人文教育,属于人文学科。[2](35-40)根据2018年《国标》的定义,所有外语专业的学科基础包括外国语言、外国文学和区域与国别研究,都具有跨学科特点。英语专业以英语语言为工具,以英美文学和国家社会、文化为研究对象,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性,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语言的价值在于应用,工具性是英语专业的基本属性,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本技能是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目标。同时,英语专业属于人文学科,具有人文学科的基本学科特点,人文主义和人文精神是英语专业的核心。[1](15-19)英语专业注重“全人”教育,强调以人为本,致力于塑造学生的理想人格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人文精神、思辨能力与反思能力,因此,英语专业教学并不是简单的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技能,还能够高屋建瓴,以博大的胸襟超越自我,站在国家和民族的视野高度思考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虽然以“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英美概况”等为核心课程,涉及西方国家的文化与价值观,但英语专业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属性赋予了专业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融入与实施的可行性,“英语专业具有将思想政治教育因素纳入国际比较研究视野的优势”[3](19-24)。因此,在“英美文学”等承载西方文化要素的专业课程教授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树立跨文化、比较文化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在多元文化学习中领略世界不同文明的优秀成果,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树立中国文化自信,提高人文素养,培养人文情怀。

此外,英语专业教师普遍具有较好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素养、前沿的教育理念、开阔的国际视野,能够以更加开放的心态较快接受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与策略,为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障。近年来,很多高校英语教师通过进修、培训、国内外访学或读博等方式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凭借英语语言的优势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创造性转化,将其应用于日常专业课程教学,为英语专业课程改革提供了内驱力。同时,英语专业教师以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勇于担当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利于促进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改革。

可见,英语专业的学科属性及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了实施的可行性。高校英语教师应该认真领会并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提高思政素养和思政教学能力,搞好课程思政建设,以“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为思想引领,增强课程思政意识与责任感,担负起新时代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使命。

三、“英国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课堂实践

“英国文学”在高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属于专业核心课程,涉及的内容丰富,包括历史、哲学、美学、宗教、心理学等多门人文学科知识,对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拓宽知识面、提高思辨能力及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具有重要作用。国内外语界很多学者从不同的教育理论出发倡导英国文学的多种教学方法,旨在综合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学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及人文素养。当前,在课程思政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在“英国文学”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要素,将家国情怀、爱岗敬业、工匠精神、伦理道德等正能量世界观、价值观、人生理想融入教学中,找准课程思政的着力点和融合点,是值得“英国文学”课程教师深入思考并付诸行动的重要问题。

笔者讲授“英国文学”课程近10年,在教科研实践中,对该课程内容的理解逐步深化,以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为依托,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中国文化智慧、人文精神、价值观等思政要素的融入,从比较文学和跨文化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国际化视野。由于篇幅所限,现以英国文学课程第三部分内容为例,笔者将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的一些具体做法和感悟加以分享,希望为高校“英国文学”课程授课教师提供一些启示。

首先,广泛阅读时政要闻,结合课程内容,找准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制订教学计划。主讲教师秉持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探索性架构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的内在关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守课堂阵地,构建“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文化价值”一体的立体育人模式。

笔者讲授的“英国文学”课程使用的教材是河北师范大学李正栓教授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国文学简史与选读》,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备课团队在广泛搜集、阅读思政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找准课程思政元素的切入点与结合点,以教材第三部分为例,制订的教学计划如表1所示。

表1 教学计划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课堂教学环节,撰写教案。在制订教学计划进度表,确定教学内容框架,找到课程思政的着力点后,主讲教师的教学任务重点是撰写教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课堂教学环节,实现思政要素与课程内容的融会衔接。在撰写教案的过程中,主讲教师根据设定的语言、文化、知识、能力等具体教学目标,仔细思考以何种方式“润物细无声”地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每节课授课内容当中,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实现课程思政的全方位育人目标。

在讲授《英国文学简史与选读》的第三部分、第一章17世纪英国玄学诗歌领军人物约翰·邓恩的诗歌时,首先,笔者根据每课时的具体授课内容,选择贴切的思政资源,在备课组内进行讨论。同时,依托正在开展的教科研项目,通过项目组成员的充分协商,确定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的无缝衔接。

根据西方文学的传统讲授方法,笔者将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作品表现主题及修辞手法等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编入教案。与此同时,深挖外语课堂的全方位育人能力,在教授英国文学知识点的同时,课堂教学内容紧扣学生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认识,通过接触西方文化,架构中西文化的联系。在学习西方文学的同时,进行跨文化、跨学科的比较分析,在西方文学与文化中融入中国文学与文化,讲述中国故事,坚定中国文化立场,增强中国文化自信。

其次,精准定位思政要素与专业课程的融合点。以17世纪英国玄学诗歌的教学为例,作为17世纪英国玄学诗歌鼻祖的邓恩善于在诗作中使用动植物意象,表达人与自然合一的生态世界观,不仅反映了邓恩突破西方哲学的二元论、二分法表现出来的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进步,还体现了他前瞻性的生态智慧。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邓恩的诗歌中多次出现,彰显了邓恩生态文化思想和中国生态智慧的契合与共鸣。中西文学与文化的比较分析,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学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深化学生对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认识,促进中西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当前人类面临生态环境危机,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很多生态问题。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生态环境环保大会上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4]生态环境问题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这一共性问题映射在文学文化领域,中外文学家们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内容揭示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因此,主讲教师使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中西文学和文化在多元化、异质的同时具有共通共融性的价值观念。在本章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从知识目标、语言目标升华到文化育人目标,将西方文学经典与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相关联,架构起中西文学、文化的桥梁,在赏析西方文学、促进学生理解中西文化共通共融属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文化自觉意识与生态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学与文化的深入认识,特别是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自信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综上所述,本章教案设计围绕“自然”“生态”“中西文化共通共融”“中国生态智慧”这些关键词展开,主讲教师启发学生以这些关键词为中心,拓展思维,在中西文学、文化的对比和比较中实现习得英国文学知识、语言能力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多元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将教学主题内容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时政要闻、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等思政元素架构关联,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在课堂教学实施阶段,首先,主讲教师引出教学主题,布置小组讨论任务。以17世纪英国玄学派先锋邓恩的诗歌《跳蚤》的教学为例,主讲教师以“跳蚤”这一令人不快的微小动物意象引出教学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玄学派诗歌奇思妙喻的诗学特色,布置小组讨论任务,启发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关注中国古代诗歌中类似的动物意象,比较二者在意象特征及内涵等方面的异同。随后,由组长负责主持本组成员讨论会,集思广益,收集并形成观点,推举一名代表上台进行两到三分钟的小组陈述。陈述结束后,主讲老师引导其他组员对其进行点评,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交流的课堂教学氛围。最后,主讲教师点评,对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详细阐述并发表见解,表扬并鼓励表现突出的组员和小组,对其存在的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

在教学主体内容讲授环节,围绕诗歌创作背景、表现主题、音韵特点、内容赏析等方面,主讲教师借助教学课件、音频、视频等多模态媒介详细讲解邓恩的代表诗作《跳蚤》,教学重点放在“跳蚤”这一久负盛名的奇思妙喻所反映的邓恩平等、和谐的自然生态观上,适时融入思政元素,由邓恩的生态思想引入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万物一统”“物我合一”等生态智慧,分析二者之间的契合与共鸣之处,并结合习近平同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深入拓展教材内容。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在本章“课程思政”改革探索中,教师从西方文学知识目标、语言目标升华为文化育人目标,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生态智慧、文化自信意识等思政元素融入17世纪英国玄学派诗歌的教学当中,在传授西方文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发挥育人功能,注重价值引领,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意识和态度,实现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的创新教育目标。

四、结语

文学是人学,文学教学属于“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是人性的教育,触及深层的人文关怀,反映的人和社会的问题具有普适性。文学作品既能给人带来阅读乐趣,又能发挥移情作用。[1](15-19)高校英国文学课程教师应以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为契机,激发外语学科的育人活力,把握课程思政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挖掘专业课程的育人效用,探索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方法,将时政新闻、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中国文化价值内涵等思政元素内化到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视野、家国情怀、文化自觉等意识,明确对思辨能力、专业素养乃至学术水平的具体要求,促进大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努力奋斗之中。

猜你喜欢

英国文学英语专业专业课程
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殷企平教授访谈录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中世纪晚期英国文学中的农民写作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英国文学经典化的溯源研究——回顾与启示
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