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咪达唑仑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对机械通气重症患者镇静效果观察

2021-10-12汪文强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咪达唑仑丙泊酚苏醒

汪文强

(乐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西 乐平 333300)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内的患者在丧失自主呼吸能力的情况下需要借助机械通气维持血氧水平稳定,适当使用镇静药物可减轻重症患者的躯体不适感,保证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1]。目前外科手术麻醉方案中临床镇静药物常用咪达唑仑或丙泊酚与瑞芬太尼联合使用,近年来也有医生将此方案应用于存在呼吸功能障碍患者的镇静管理中,结果发现以上方案均有利于增加人机顺应性,但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可能存在一定差异[2]。基于此,本研究对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机械通气重症患者镇静管理中的效果进行进一步探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72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镇静用药不同分为咪达唑仑组和丙泊酚组,各36例。其中咪达唑仑组患者男19例,女17例;年龄38~71岁,平均年龄50.32±4.13岁;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Ⅱ)评分15~24分,平均评分18.58±1.69分。丙泊酚组患者男20例,女16例;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49.95±4.04岁;APACHEⅡ评分15~23分,平均评分18.21±1.53分。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由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患者满足机械通气适应症;麻醉耐受;精神及认知正常;患者及家属同意参见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麻醉过敏者;心、肺、肾、肝严重损伤者;治疗期间自行出院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患者;重度颅脑损伤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各项指标变化,进行营养支持、补液、抗感染。所有患者经静脉缓慢注射1.5mg·kg-1异丙酚、0.6mg·kg-1罗库溴铵诱导麻醉后建立人工气道,置管后使用微量泵继续给予镇静药物维持麻醉。

咪达唑仑组使用咪达唑仑(规格:2 mL: 10 mg,江苏恩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1037)联合瑞芬太尼(规格:1 mg,宜昌人福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0197)镇静,咪达唑仑诱导镇静的初始负荷剂量为0.06 mg·kg-1,经静脉缓慢注射给药,10 min内注射完毕,之后使用微量泵维持麻醉,剂量为0.05 mg·(kg·h)-1;瑞芬太尼诱导镇静的初始负荷剂量为1 μg·kg-1,注射方式同咪达唑仑,微量泵维持麻醉剂量为0.05 μg·(kg·h)-1。

丙泊酚组使用丙泊酚(规格:20 mL:200 mg,清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1842)联合瑞芬太尼镇静,丙泊酚诱导镇静的初始负荷剂量为0.06 mg·kg-1,注射方式同咪达唑仑,微量泵维持麻醉剂量为0.20 mg·(kg·h)-1;瑞芬太尼使用方法与咪达唑仑组保持一致。

根据患者镇静效果表现适当调整用药剂量,直至患者体征稳定,每日定期执行唤醒操作。所有患者均干预至机械通气治疗结束、呼吸机撤离。

1.3 观察指标

1.3.1 镇静效果

应用Ramsay分级法评估两组的镇静结果[3], Ramsay评分2~4分为达到理想镇静效果。记录两组从开始给药至达到理想镇静效果所需时间、停止用药后患者唤醒所需时间(镇静苏醒时间)以及瑞芬太尼总用量。

1.3.2 并发症

记录两组患者发生的低血压、谵妄、吸入性肺炎、心血管事件等麻醉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D)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镇静效果

咪达唑仑组达理想镇静时间、镇静苏醒时间均长于丙泊酚组,瑞芬太尼用量低于丙泊酚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镇静效果比较(±SD,n=36)

表1 两组镇静效果比较(±SD,n=36)

注:与丙泊酚组相比,*P<0.05。

组别 达理想镇静时间(min) 镇静苏醒时间(min) 瑞芬太尼用量(μg) 丙泊酚组 26.36±10.29 31.94±17.26 11.97±2.13 咪达唑仑组 34.14±11.31* 46.95±18.68* 8.25±1.92*

2.2 并发症

咪达唑仑组共发生1例心血管事件,并发症发生率为2.78%;丙泊酚组共发生2例吸入性肺炎,2例低血压,3例心血管事件,1例谵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2%,咪达唑仑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丙泊酚组(P<0.05)。

3 讨论

应激严重的患者机体处于紧张状态,往往导致机械通气插管难以顺利进行,为提升患者的舒适度,临床需要结合使用镇静药物缓解应激。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达到相同理想镇静状态的前提下,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达理想镇静时间、镇静苏醒时间均长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但该方案中瑞芬太尼用量更少,与李耘赋学者研究结果一致[4]。咪达唑仑药效较强,作用时间较久,代谢速率较慢,与瑞芬太尼协同作用时可适当减少瑞芬太尼用量,但相应的也会延长患者的苏醒时间;丙泊酚代谢周期约34~60min,需联合瑞芬太尼持续泵入以达到理想效果,瑞芬太尼使用量相对较大,但终止给药后药物代谢速度快,因此患者能够更快苏醒。

本研究结果显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镇静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部分研究指出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协同镇静可能给心血管系统带来一定负担并增加呼吸抑制的发生率[5],而咪达唑仑协同瑞芬太尼可在减少用药量的基础上减少瑞芬太尼对呼吸道产生的不利影响,相较丙泊酚麻醉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咪达唑仑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均可用于重症患者的镇静管理,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起效快,患者苏醒时间短,但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方案中瑞芬太尼用量更少,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

猜你喜欢

咪达唑仑丙泊酚苏醒
植物人也能苏醒
布托啡诺与咪达唑仑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效果比较
LC-MS/MS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咪达唑仑和1-羟基咪达唑仑的浓度*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
观察七氟醚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盐酸多奈呱齐联合咪达唑仑治疗老年性痴呆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绿野仙踪
中美麻醉学家合作研究发现丙泊酚可有效控制剖宫产术中产妇恶心
会搬家的苏醒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