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与胃镜检查的效果比较

2021-10-11韩艳华

医学前沿 2021年13期
关键词:胃镜检查病理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

韩艳华

摘要:目的:为了比较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镜检查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到2021年4月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并将其进行随机排序,将序号为单数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集中命名为对照组,将序号为双数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命名为实验组,在对照组中,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常规的病理诊断。在实验组中,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结合胃镜检查的病例诊断。通过对于两组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不同的病理检查方式,从而来比较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与胃镜检查的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而言,实验组的慢性胃炎患者采用了胃镜检查的效果明显更优。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病理诊断而言,采用胃鏡检查比不采用胃镜检查所取得的效果更加显著良好,说明了在对于慢性萎缩性患者的病理诊断之中应用胃镜检查是具有一定的应用性的,值得临床医学去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胃镜检查;效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由于患者由于感人幽门螺旋菌以及自身免疫异常从而造成的胃炎疾病,此种胃炎疾病胃固有腺体减少或萎缩的胃炎,是属于慢性胃炎的一种。而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患者来说有多种诊断疾病的方式,例如幽门螺旋菌监测、免疫学检查、维生素B12吸收试验、胃镜检查等等。在众多诊断疾病的方式之中,胃镜监测具有安全、可靠、直观的特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5月到2021年4月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并将其进行随机排序,将序号为单数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集中命名为对照组,将序号为双数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命名为实验组。在对照组中,共有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分布在29到42岁之间,平均年龄分布在(34.78±2.38)岁,平均病程分布在(26.89±2.45)月。在实验组中,共有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其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分布在28到42岁之间,平均年龄分布在(34.28±2.48)岁,平均病程分布在(26.25±2.58)月。将两组患者资料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方式

对于对照组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而言,采用其他的病理诊断方式,并且将患者进行病理诊断的诊断效果记录下来,同实验组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对比。对照组的患者采用的病理诊断方式如下:采用血常规检查与粪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就是将患者的血进行抽取,制成样本,从而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贫血,从而来间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情。粪便常规检查是采集患者的粪便样本,通过患者粪便之中是否含血,从而来确定患者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情。

对于实验组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而言,采用胃镜的病理诊断方式,并且将患者进行病理诊断的诊断效果记录下来,同对照组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对比。胃镜的病理诊断方式如下:将胃镜导入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之中,从而来对于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具有安全、可靠、直观等特点,萎缩性胃炎在胃镜下可直接观察到特征性外观改变,具体改变有黏膜呈颗粒状、黏膜血管显露,色泽灰暗、皱壁细小等特点。

1.3观察指标

根据我院自制的患者病情诊断满意度表,来对于患者进行不同病理诊断的效果数据进收集,其中分值≥80分为满意,≥60分为一般,≤6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一般)×100%,从而来对比两组患者的进行病理诊断的效果。

1.4统计学数据分析

利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号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来表示,两者分别采用X2和t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诊断方式后,根据统计数据表明,在对照组中,满意15例(30%),一般15例(30%),不满意20例(40%),总满意率60%。在实验组中,满意20例(40%),一般16例(32%),不满意14例(28%),总满意率72%。根据结果表明,实验组的病理诊断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病理诊断满意率,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胃疾病,但是由于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为上腹隐痛以及食欲减退和乏力、面色苍白等等,而这些疾病表现同其他很多的病况表现雷同,因此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对于此类病情的诊断[1]。

而随着医学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诞生出来了很多的疾病诊断手段,并且这些病情诊断手段能够在部分疾病的诊断上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而这些疾病诊断手段有核磁共振、X光诊断、胃镜等等方式。胃镜的出现大大提升了对于胃部疾病的诊断效率,并且具备安全、可靠、直观的特点,这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来说是一场革新,使得能够更为直观地监测到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病况,并且也能对疑似患者进行准确判断[2]。在本文的监测结果之中也体现出了这一点,说明了此种诊断技术是具备一定的应用性可靠性的。

综上所述,胃镜病理诊断检查是一种直观、安全、直观的诊断技术,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提供了更为稳定的诊断方式,并且应用性较强,值得临床医学去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潘多, 孙思予, 刘香,等.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与病理诊断的对比分析[J]. 现代肿瘤医学, 2018, 026(006):899-902.

[2]郭瑞平.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与胃镜检查对比分析[J]. 饮食保健, 2019, 006(006):25-26.

猜你喜欢

胃镜检查病理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镜检查过程中对患者的舒适护理
影响乳腺癌术中冰冻诊断准确性的病理与临床因素研究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60岁以上老人胃镜检查胃溃疡临床探讨
探讨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