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心电图对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效果探讨

2021-10-11彭建媛毛青

医学前沿 2021年13期
关键词: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临床诊断

彭建媛 毛青

摘要: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对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将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入选的12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比较两种方式心肌缺血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检出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检出率71.67%,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无痛性心肌缺血采用动态心电图检出率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无痛性;心肌缺血;临床诊断

无痛性心肌缺血主要是由于心脏血液灌注量减少所导致,患者在发病时无明显症状,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会引发其他并发症,增加了治疗难度[1]。因此,对于无痛性心肌缺血需要做到及早诊断、及早治疗。目前,临床中对于无痛性心肌缺血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对于该病主要采取心电图方法进行检测。但是常规心电图检测效果不是很理想,近些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本研究对120例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入选的12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48.26±2.63)岁。观察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49.63±2.7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被临床确诊为无痛性心肌缺血;(2)患者临床资料完整;(3)患者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4)患者对本次研究之前并表示自愿参加。排除标准:(1)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2)存在电解质紊乱患者;(3)严重贫血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要求对照组患者脱掉上衣,并采取仰卧位置,保持平稳呼吸,采用酒精擦拭电极,并将电极接触患者皮肤,涂抹导电液体,通过连接常规心电图检测仪进行检测。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对心肌缺血患者进行24小时的导联监测,并详细做好记录。检测完毕之后,将信息输入到主机并进行修改,要求所有患者在检查前严禁使用影响ST段药物。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种方式心肌缺血检出率。

1.4统计方法

用SPSS21.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种方式心肌缺血检出率

观察组检出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检出率71.67%,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影响无痛性心肌缺血发病的主要机制是患者心肌耗氧量增加,或者心肌供氧出现失衡。另外,由于患者心肌心肌缺血调节反应能力减少降低,也容易引起心肌缺血的状况。由于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发病比较突然,而且时间比较短,因此,=很容易被患者忽视。而长期心肌缺血会导致心肌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研究表明,有将近30%的无痛性心肌缺血导致患者心肌梗死,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十分大的影响[2]。另外,由于患者长期患有冠心病也容易导致出现无痛性心肌缺血。有相关研究显示,无痛性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加上无痛性心肌缺血发病比较隐蔽,使得大部患者忽略了该病,从而导致疾病发展,甚至发生心心肌梗死。因此,对于无痛性心肌缺血需要加强诊断和治疗。常规的心电图检测具有一定的误诊率和漏诊率,而动态心电图检出率比较高,而且动态心电图,还能够证实患者是否存在无痛性心肌缺血症状,可以有效分析患者病情程度、发病频率以及持续时间,并算出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对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动态心电图检测方法不会对患者造成任何影响,伤害患者健康,而且对诊断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范围比较大,能够观察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ST段移位情况,判断患者是由于哪种原因所引发的缺血情况。动态心电图可以通过持续记录患者心电活动获取最原始的信息,并通过相应技术进行分析,得出详细结论[3]。临床中,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在发病的时候仅有不到25%的患者会出现胸痛症状,其余患者无明显症状,这也是导致患者误诊的主要原因。而动态心电图检测时间比较短,能够获取详细信息,因此得到广大医患的青睐。

本研究对120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检出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检出率71.67%,P<0.05,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针对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具有较高的检测準确率,可以有效指导患者治疗。另有研究表明,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很容易在上午发生,而且在6点至11点发生频率最高,而在凌晨2点至6点,发病频率比较低。这说明无痛性心肌缺血具有昼夜节律性。而患者上午发病主要是由于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患者发病之后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率加快,或出现交感神经张力增加。有资料显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与心脏猝死和冠脉事件有很大的关系,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很少主动去寻求治疗,因此需要医生结合患者资料并借助检查结果,对患者疾病情况进行分析和诊断,并根据患者心脏事件判定高危和低危患者,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防止误诊、漏诊事件的发生。避免患者由于缺乏治疗而导致出现心肌梗死或者加重心肌缺血的情况。另外,由于动态心电图属于非创创新检查方法,而且能够用于评估患者心肌耗氧水平、冠状动脉张力的高低,从而为治疗冠心病起到一定的价值。

综上所述,对于无痛性心肌缺血采用动态心电图检出率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曾小青. 分析动态心电图对无痛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J]. 中外医学研究,2019,17(2):48-49.

[2]李晓霞,杨玲伶. 动态心电图对无痛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J]. 中国基层医药,2020,16(8):1438-1439.

[3]吴会兴. 动态心电图对无痛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24(18):2223-2224.

猜你喜欢

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临床诊断
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超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分析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比较
细小病毒患犬病例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D—二聚体定量检测的应用价值评析
更年期女性动态心电图ST—T变化的临床意义
动态心电图应用于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评估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心肌缺血的疗效观察及分析
Holter关于心肌缺血检测的相关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