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情”激趣 以“境”导课,低年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分析

2021-10-11吴夏霞

天府数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课堂导入低年级数学教学

吴夏霞

摘 要:课堂教学导入作为小学数学课堂的首要环节,其对小学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与课程后续知识的学习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课堂的导入与教师的教学水平密切相关,是考验教师教育水平的核心标准之一。小学低年級的数学课程是学生今后进行数学学习的基础,由于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因此数学课程中的有效导入就显得尤为关键,为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与高效数学课堂的建立,教师应当充分研究各类课堂导入方式,以充分发挥课堂导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教学;课堂导入

引言: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当利用所有可行的方式激发出孩子的求知欲与求学欲。导入,作为课堂教学开展的首要环节,是在正式教学活动前,带领学生进入正式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长期以来,我国小学教育都推行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反复机械的讲授和练习来达成教学目的,学生的知识水平长期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无法深入了解到数学知识的内涵,无法有效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对数学学习出现抵触心理,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课堂教学的导入存在不足,为此,研究课程教学导入对低年级数学教学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导入现状

导入作为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集中学习注意力的有效环节,课前导入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可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前导入依旧存在着一定不足。

第一,课前导入的形式化严重,趣味性不足。课前导入的本意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但部分教师由于自身忽视了课前导入的内核与作用,使得课前导入的设计存在一定偏差,形似于课间活动的延续,与实际教学内容想去甚远,浪费了本就不多的课堂教学时间。

第二,课前导入方式呈现单一性。由于教师的日常教学压力较大,因此绝大部分教师都不会利用较多的时间在设计课前导入的问题以及方式上,往往只是使用常见单一的导入方式,即直接进行导入,该方式极缺乏趣味性,虽然可以让学生明确了解到本节课的所学目标,却无法有效驱动学生学习,阻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第三,课程导入中的互动性欠缺。课堂导入绝非教师个人便可以完成,并非教师台上讲,学生被动看的过程。互动是极为重要的,尤其在导入阶段,师生之间的良好配合能够在课程导入中发挥重要作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处在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上。教与学应当是相互统一的整体,在当前的低年级小学数学的课堂导入中,由于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到学生主体性地位,从而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发言提问较少,师生间的互动缺乏。长此以往,教师无法了解到学生具体学情,就会与预期的教学目标相背离。

二、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导入研究

1、借助悬疑性的情境导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

悬疑是小说或是影视作品开头常见的导入方式,它驱使人们去关注故事情节与人物命运的未来发展,使得人们产生浓烈的兴趣去关注故事的后续。因此,如果能够利用悬疑性的故事,就能够在保持课堂趣味性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望,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进而驱动学生专心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满足的心理体验。比如说,在教授低年级数学“年、月、日”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借助悬疑小故事的趣味导入。教师在课前可以提前做好一个小课件,其中有一些小图片和音乐来辅助课前的导入。故事的内容可以是:动物园小学举办了生日宴会,老虎和狮子是同一天过生日,两只小动物都已经十二岁了,可令人奇怪的是老虎已经过了十二个生日了,狮子却仅仅度过了三个生日,同学们了解这是什么原因吗?这时许多的学生都会产生疑惑,因为过往所学的知识并不能解释这一问题,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他们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时,教师就可以顺势提出,“本节课我们就来帮狮子解决疑惑”,这种设置疑问的情境方式带给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与动力。

2、利用生活化情境导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证明,当学生的所学知识内容越接近其生活背景时,学生对于知识的接纳与学习就越加深入。低年级数学的教材在选材上本身越加关注其与学生生活间的紧密关联,但实际的课堂导入中,仍存在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枯燥罗列,无法满足当前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应当秉持“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观点来进行教学,找寻知识内容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生活与教学有机结合,带领学生进入深入学习,开发学生“知其所以然”的学习兴趣。比如说,在教学“认识钟表”这一课程时,教师就能够有效结合生活资源,创设生活情境实现课程导入,教师可以罗列出学生每天都要进行的起床、穿衣、洗漱、吃饭、上学等基本事务所进行的时间,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该课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部分经常迟到的学生也能够通过这节课了解到自己在哪里浪费了时间,找到自己赤道的原因所在,学生普遍都在课堂导入这一环节中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驱使学生在正式学习中深入探索。

3、利用活动实践导入课堂,提高教学互动性

对数学学习需要抽象思维,然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大多都是将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导,因此,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存在普遍困难。活动是认识的基础,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活动实践机会,促进知识内容由抽象到具象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比如说在学习“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剪纸这一项实践活动来进行导入,教师能够这样开场: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将进行轴对称图形的学习,并通过剪纸来学习数学知识。请大家将已经准备好的正方形纸对折好,接着再顺沿着折线描绘出你喜欢的图形,最后用剪刀将它剪下来,然后告诉同学们你剪出的是一些什么图形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不仅积极活跃地参与到实践动手活动中,还踊跃地和周边的同学们进行交流,大大活跃了课堂的氛围,并且通过实际动手,学生们也对轴对称图形从产生了从抽象到直观的理解,充分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形成与其性质。

4、采取游戏活动情境导入,巩固学生的课后复习

知识的复习是一个较为枯燥的过程,许多學生往往都忽视了知识复习的重要性,认为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是没有再次学习的价值,这种想法在低年级阶段尤为突出,基于此,针对复习课的情境导入就显得尤为关键。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于游戏活动情有独钟,尤为喜欢趣味性强的游戏活动,因此,在课程导入时,适当设置合适的游戏情境导入,让学生适时进行以往内容的回顾,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例如,可以利用如小组接力、你说我猜、开火车等小游戏的辅助,以“加法”内容为例,教师可以采用“开火车”的方式让学生回顾所学“加法”知识内容,让学生进行十以内的加法运算,从前往后,进行加法竞赛。游戏过程里,低年级学生经过被动学习进入主动学习状态,在游戏活动中实现对旧知识的复习,并一定程度上暴露上节课程学习中的缺漏,给予了教师以反馈,让教师意识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在下节课进行改进与完善。在这课程导入宝贵的几分钟内,学生的思维齿轮得已迅速运转起来。

5、捕捉学生注意力,实现有效的课程导入

注意力是实现课程有效学习的重要保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实现有效的课程导入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课程导入中,应当注意给予学生强烈、新颖的刺激,以此让学生收敛课间休息的放松状态,为完成高质量的学习做好提前准备,因此,善于进行课前导入的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就想方设法地诱导学生“心往一处用,劲往一处使”。对话是师生之间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教师可以借助对话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如在学习“加法”这一低年级入门课程时,教师就可以适时地加入对话,帮助学生们的课程导入。教师可以这样开展:同学们,在昨天下课的时候,我去便利店购买了两瓶牛奶,今天上午的时候,我又去便利店买了一瓶牛奶,你们知道我昨天和今天共购买了多少瓶牛奶吗?学生们兴高采烈地掰着手指回答道:“三瓶!1+2=3”这个时候,教师再在黑板上写上1+2=3的加法式子,将学生们的注意力成功带入了加法学习当中。在这期间,教师既是提问者,又是引导者,在提供话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进行发挥,实现了有效的课程导入。

结束语

在低年级小学数学的课堂导入中,其方式与内容是具备多样性的。但无论哪一种方式,其课程导入的目的都应当为了优质高效的教学做铺垫,实现课程教学的最优化。教师应当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与个性差异,再次基础上进行多元化的课程导入,提高自身个人的教学水平,充分发挥课前导入的重要作用,使得课前导入作为教学开展的“敲门砖”能够在学生心上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李云霞.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情境导入的实践[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02):99-100.

[2]吴梦雅.基于学情分析的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导入设计研究[J].试题与研究,2019(16):84.

[3]高莹.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导入方法探究[J].新智慧,2019(28):97.

猜你喜欢

课堂导入低年级数学教学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