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体验活动中有效培养儿童的责任感

2021-10-11端云瑶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体验学习责任意识

端云瑶

【摘 要】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培养儿童的家庭责任感是小学思政课必须要达成的目标。通过设计课堂体验活动,可以让学生真实感受到自己所要负担的家庭责任。小学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要把话讲清,唤醒儿童的家庭责任意识;把理讲透,提高儿童的家庭责任认识;让情交融,激发儿童的家庭责任情感。

【关键词】小学思政课 责任意识 体验学习

托尔斯泰曾说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责任心,它是构成一个人品德面貌的基石,是公民必须具备的核心品德。一个人在学生时代所学的某些知识或许会被遗忘,但是培养起来的责任心会永远陪伴着他,并使他获益终生。如果说社会是一座大厦,那么每个公民的责任心则是这座大厦的基石。小学思政课肩负着儿童思想奠基的重要任务,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学生要“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要求学生“关心家庭生活,主动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家庭辐射点来培养儿童的责任心,其寓意是丰富而深刻的。

在笔者执教的一次思政课上,学生们都陷入了沉思,为什么?因为一个字——“家”。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课是《让我们的家更美好》。学生们对家庭的概念还很模糊。课堂伊始,笔者问:“同学们,你爱你自己的家吗?”答案出乎预料,并不是千篇一律的“爱”,而是听到了不同的声音,有的说:“我不大爱,因为在这个家我整天就是被催着做这事做那事。”有的说:“我又爱又不爱,爸爸妈妈好的时候我很爱,爸爸妈妈不好的时候我就不爱了。”……

不难发现,现在的学生,他们的家庭责任感并不强烈:主动去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的学生不多;经常与家长交流的学生也很少;对家庭生活能够提出积极建议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因此,小学思政课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唤醒学生家庭责任意识、激发他们的家庭责任情感并且不断践行的重要任务。

为此,在沉思过后,为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要担当一部分家庭责任,笔者设计了“我的父母真辛苦”的教学环节。

笔者说:“爸爸妈妈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的欢乐,可你们有没有想过他们一天要干多少活?做多少事?同学们闭上你们的小眼睛,好好回忆一下,数数爸爸妈妈一天中要干多少活?都是哪些活?”

学生们都闭上了眼睛,有的还用手指头数了起来。

笔者接着说:“真不错,这么多的小手高高举起,都知道爸爸妈妈要干哪些活。不过,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做个实验。咱们班个子最高、力气最大的男生女生是谁?”

学生们兴奋地指着两位同学。

“我来请他们上讲台扮演我们的爸爸和妈妈。”在学生们一阵哄堂大笑中,这两位同学害羞地走上了讲台。

“谁来先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都会做哪些活呢?”

“爸爸去厂里打工,妈妈在家做饭。”

笔者在两位“爸爸”“妈妈”手里各放了一只纸箱子,“这就是爸爸和妈妈各自要干的活。”学生们又是一阵哄笑,两位“爸爸”“妈妈”也有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笔者接着问:“难道爸爸和妈妈只干这一件活吗?”

“我来说,妈妈做饭、洗衣服,爸爸去店里做事。”

“妈妈带小弟弟,爸爸还要修车子。”

“妈妈要上班卖东西,爸爸还要在家里修灯泡。”

……

学生每说一件,笔者就相应地在“爸爸”“妈妈”手上多放一只纸箱。他们的手中差不多各有六七只箱子,已经歪歪斜斜的快拿不动了。

笔者趁机采访两位“爸爸”“妈妈”:“你觉得现在怎样?”

“爸爸”说:“好累啊,忙不过来了。”

“妈妈”说:“我拿不动了。事情太多了。”

笔者又问其他同学:“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爸爸、妈妈所做的事就像这些箱子一样,重重地压在他们身上。”

“爸爸、妈妈做的事情太多了,这些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我们还没说呢。”

“爸爸、妈妈真的太辛苦了,我是家庭的一员,我也有责任为爸爸、妈妈分担。”

“我们现在长大了,有一定能力为父母分担家里的事情,我们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这也是我们的责任。”

“爸爸、妈妈那么辛苦,我们却很任性,实在不应该。”

……

笔者发现学生们都低下了头,他们又陷入了一片沉思。

“我的父母真辛苦”的体验活动,以一只只的纸箱子来代替父母沉重而烦琐的工作,既形象又生动,让学生们通过这一活动切身体会了父母的辛劳,远远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

那么,该如何有效培养儿童的家庭责任感并让他们乐于承担呢?笔者认为,教学应当将学生置于体验活动中,让他们从形象感知达到抽象理性的彻悟。

一、把话说清——重视导语,唤醒儿童的家庭责任意识

教育家贊可夫说过:“教学方法只有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笔者在教学中重视导语,如在引入体验活动前,对学生说:“爸爸、妈妈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的欢乐,可你们有没有想过他们一天要干多少活?做多少事?同学们闭上你们的小眼睛,好好回忆一下……”如此,便有效地引导了学生进行移情体验。之后,笔者又用一句评价语把“话说清”,引导学生深刻地体会父母工作的辛劳,从而让学生“情交融,心紧贴”。这样,此环节的教学就会在整堂课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把理讲透——观察思辨,提高儿童的家庭责任认识

儿童的家庭责任感是以认识为前提的。儿童之所以没有家庭责任感,是因为他们对家庭责任感缺乏认识,不知道自己应承担哪些家庭责任。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文本中的图片,并联系自身的表现反复交流讨论,从而提高对家庭责任的道德认知。还可以基于儿童的生活经验,引导大家讨论:儿童在家庭中可以承担什么角色?在家庭中可以做些什么?怎样才能给自己的家庭带来欢乐?在观察和讨论中,引导学生思辨,正确地认识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及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提高他们对家庭责任的认识。

三、让情交融——体验评析,激发家庭责任情感

儿童的家庭责任感是以他们内心的情感为基础的。情感,是人们行动的动力和毅力的源泉。心理学研究表明,高年级的儿童对命令式的说教会产生抵触心理。但此案例通过真实的体验活动,让儿童真切理解爸爸、妈妈的辛苦,就如春风细雨,加深了儿童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已有的道德认识得到升华,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的爱家情感,引领了他们的家庭责任行为。教师还可以将体验活动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这种爱体现在一个个行动中,比如给妈妈梳一次头发;独自去菜场买一次菜;家人身体不好或者家人遇到困难时表达关心;家人远行时打一个电话问候;等等。有了这些情感体验活动,学生们的家庭责任情感才能真正被激发,从而体现在一言一行中,真正落到实处。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可以选取学生的家庭生活场景作为切入点,让他们对以前的以及现在的生活进行整理和反思。在初步确立道德认识后,再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进行“自我对话”。教学中,教师要设法打开学生的情感闸门,使他们既为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分子而自豪,又为自己过去对家庭的“不负责”而内疚,从而在进一步巩固已有认知的同时,由接受教育向自我教育拓展,使他们的情感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课堂外,教师还应要求学生观察并且体会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辛苦操劳,主动选择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坚持做下去,从而实现知行合一,让儿童的家庭责任感真正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体验学习责任意识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广播新闻编辑的责任意识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基于省级精品教材多元自主学习平台的螺旋上升学习研究
小学数学体验学习的应用研究
漫谈小学语文体验性学习的策略与途径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体验学习
浅议农村化学教学中体验学习的设计
数学新课堂上的体验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