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21-10-09加小科

商场现代化 2021年15期
关键词: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指标体系

摘 要:与传统企业相比,创新型企业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始终围绕着创新理念进行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与未来的发展中都会有着极强的竞争优势,因此如何才能切实有效地分析创新型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针对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充分研究,展开相关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看法与意见,为未来的创新型企业发展提供一个切实有效的发展思路,供相关企业参考。

关键词: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指标体系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创新精神是企业运行过程中必备的优秀品质,同时创新也是保证自身在行业竞争中留有一席之地的重要筹码,我国也将创新精神作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因此若想充分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充分提升创新型企业的创新能力,这需要凭借创新型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的主导性充分发挥作用,以实际运营为基础,以发展目标为方向,以自身为发展主体,以此进行充分的创新发展。首先需要对创新企业型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充分的分析与评价。并建立科学合理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此体系可以充分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明晰自身创新过程中的短板,为创新型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创新型企业保证自身创新能力的意义

创新型企业若想充分保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明确的创新目标与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创新型企业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未来企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充分提升了创新型企业的创新能力。其次,是要保证创新型企业持续性的全面创新能力,这种创新是涵盖多种多样类别的,需要对各类生产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并且进行长期调整。另外,创新型公司还需要充分掌握自身的品牌,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进行充分掌握,并且有效地利用法律手段来保证自身企业的发展权益,增强企业自身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并对竞争对手进行合法手段的竞争。同时,创新型企业还要充分保证自身的综合利益,依靠内生的方式来实现增长目的,这不仅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研发,还需要充分保证研究出的技术与产品性能高、品质强,始终保持自身企业的管理水平与发展动力。最后,创新型企业还能够通过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保持一个长期的稳定性,通过创新能力充分提升自身的核心技术,并且将技术实力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将自身拥有的技术成为全行业的技术标准,将自身的品牌打造成全行业的标杆,并且通过自身技术的转移与扩散不断提升和引领行业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创新型企业自身倘若存在一个良好的公司文化与良好的企业发展精神,那么对于此行业未来的发展而言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二、創新型企业创新能力指标评价体系设计的发展历程

1.国家层面推出的政策内容

目前国内对于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指标体系设计的内涵并没有一个科学统一的标准。因此广泛采用国家层面发布的《关于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对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指标评价体系设计的定义。在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针对自身的技术、品牌、体制、经营理念与企业文化进行科学合理的创新才能称之为创新型企业。同时,创新型企业还需要满足下列要求,分别是:拥有自主产权的技术以及持续创新的能力,有行业引领的能力以及行业品牌知名度,以及有较高的技术收益转化率和高水平的管理能力,并且具有持续发展的空间以及优秀的战略规划。创新能力对于企业来说,是要依靠着自身所能利用一切的资源进行充分发掘与延展利用的能力。在这之中的创新研发、生产、产出与品牌影响力等能力都包括其中。在政府展开试点工作的过程中,遵循了相应的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在体系中包含了资金的投入、发明专利的数量、新品收益占据全部收益的比例以及各类指标。此类指标是我国目前较为标准的研究体系,可以为创新型企业的创新能力起到一个参考性的作用。

2.专家学者的研究结果

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的指标评价体系是涉及到企业中各个部门的,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建设工程体系,在这其中需要考虑创新能力的很多影响,并且对这些因素进行了整理归纳,近年来我国的专家学者也就此问题产生了相关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主要如下,在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指标评价体系的分析中,将其组成分成了以下几个部分,分别是投资、生产、产出、营销、财务以及组织管理等相应的创新能力。而对于创新型企业的构成则分成了技术、市场、产品与管理的相应创新。此外,也有存在差异性的标准,比如另一种评价体系的形成则是由投入能力、发展能力等视角出发,因此在指标评价体系的构成中,也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的。对于投入产出方面的企业创新能力,我国学者将其指标体系设置为技术投入、技术产出和技术创新三方面要素。我们知道,基于任何角度来评价企业创新能力都可以理解为任何事物都会以系统的方式存在,创新型的企业同样如此,部分专家学者对于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的指标评价体系分成以下几个系统类型,主要有投入系统、集资系统、产出系统以及管理系统。从系统的角度来看,通过这种科学合理的分类,将更有利于实现自身的理论优化。在评价创新型企业的创新能力中,也可以将其分成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是技术资源、技术投入、技术组织以及技术产出等相关要素,并且根据这种方式设计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

3.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指标评价体系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目前我国对于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指标评价体系的设计,还处于一个较为落后的水平,针对多要素具体指标进行充分分析的能力不成熟,在分析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我国针对创新能力指标评价体系的发展落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就已经针对创新能力指标评价体系进行研究探索了,而我国在此领域落后了将近20年,而具体进行相关试点工作的时间已经到了2000年以后,基于此种情况,创新型企业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还并不充分,尚且不能形成科学合理的指标评价体系,对于企业的创新能力长远研究来说是具有较大的影响的。对于指标评价体系的研究看法与观点来说,国内的相关专家学者由于自身的行业领域是不同的,其看法与观点也具有一定差异性,且划分标准不同,这也是一个现实问题。

三、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指标评价体系的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

1.设计原理与相关依据

对于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来看,在很大程度上与统计频数是有着极大关系的,统计频数与评价指标体系是互相完善与结合的。因此要想评价体系得到充分的肯定,就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本着科学合理的设计原则,进行相关的实验验证。在具体设计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主要遵循着以下标准与依据。首先,是共识性原则,共识性原则主要是以达成共识的基础为理论依据,通过各方的共识来形成共识性较高的频率,相反倘若共识性较低时,那么就不能进行准确的评估分析,因此不能采用,防止出现不良影响。其次,是要遵循科学准确的设计标准原则,对指标评价体系的设计必须要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并且有着极为明显的实际意义,并且计算方法要相对简便,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真实地反映出创新型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

首先,还要在创新能力指标评价体系的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循性质与数量充分结合的标准,在设计指标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对创新能力进行分析与评估,针对一些无法进行定量评估的因素,就需要对其进行定性评价,总的来说是需要定性与定量充分相结合的。其次,是要针对指标评价体系严格按照系统标准进行分析,同时还要保证体系能与其他行业企业进行充分对比的原则来进行设计,保证相关范围在合理的区间值内,保证自身的可比性。最后,创新能力指标评价体系还需要具备体系的独立性,并且保持自身的指标评价逻辑,保证指标与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的协调性,要充分减轻标准体系设计理念上的关联性,以此来保证评价指标的独立性与设计逻辑。

2.体系设计的设计思路

通过对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科学设计,所设计出来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层次多、指标全的指标类型。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科学合理地评估一家创新型企业的创新能力,并且可以帮助创新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问题进行及时解决,还能为创新型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为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提供实质性的指导意见与决策依据。在对创新型企业进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过程中,笔者将设计创新的整个思路进行分类,并进行相应的分析。首先,是环境平台的创新,要将创新平台环境作为企业创新的前提标准,环境创新可以帮助企业在进行其他创新发展活动的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发展环境,在一个优质的发展环境中进行创新,不仅能大大提升创新型企业的创新能力,还能充分提升工作环境质量。可以说决定创新型企业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平台环境。其次,是创新型企业的创新投入能力,创新投入能力也是全球公认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因素之一。要知道企业创新的动力来源就是创新可利用的资源,对创新资源科学合理的利用可以帮助创新型企业更高效地进行创新活动,还能将成功的创新活动转化为企业利润,并可以在这种良好创新发展的循环中不断优化创新资源的配置,不断拓展发展创新的空间,这是保障创新型企业进行创新工作的重中之重。

再次,是创新型企业的创新实现能力与产出能力,就创新的实现能力而言,一个创新型最终的发展目的就是为了推出的产品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因此一个创新型企业的创新工作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跟创新型企业自身的实现能力有着很大的关系。基于此,就可以将创新型企业的创新实现能力作为检测创新型企业创新工作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这主要可以在创新型企业中依据资金投入情况以及生产设备的利用效率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就是创新型企业的创新产出能力,一个创新型企业的产品产出率是由该企业的创新产出能力所决定的。一个创新型企业获得创新能力主要由以下两个来源决定:一个是由创新产生的技术革新,并将技术进行转移所获得的收益,以及通过创新提升自身的产品市场认可度。产出能力通过上述的两种标准主要以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分别是专利技术以及数量,将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进行转化的效率以及自身创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与实际效益情况。

四、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

1.构建完善的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想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就必须要对整个体系的构建过程进行一个充分的掌握,将创新型企业的各类创新行为活动的数据都进行明确,并将其作为构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这是关于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构建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不仅需要在各个方面达成共识的前提下结合企业发展情况来进行构建,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分析预测才能得出一个令人满意的成果。

2.确认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指标比重

对于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分析,可以利用专家打分的方法或者企业管理中的分析方法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并可以根据比对与其相关联的因素做出相应的判断,我们基于此可以发现资金投入与人力资源投入的比重几乎没有差距,因此两者之间的重要性是基本相同的,指标系数不仅可以为创新型企业提供未来的发展方向,还能帮助创新型企业更加了解自身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对企业自身的各项资源进行科学化调配使用,让其效果发挥到最大化。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在通过构建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创新能力分析的过程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创新型企业的创新实现能力与产出能力的比重是不协调的,因此对于创新型企业来说,如果存在着创新能力方面的缺陷和不足,需要充分进行创新能力方面的评价和分析,从而实现自身的改良升级和效率提升。本文针对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合理的构建研究,以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伍柳绿.关于科创板创新型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会计师,2020(02):44-45.

[2]王朕卿.科创板创新型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北方经贸,2019(07):73-75.

[3]陈淑英.创新型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现代商业,2018(14):79-80.

[4]王靜.创新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4(02):64-69.

[5]刘景艳,许慧萍,王萌.唐山市民营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唐山学院学报,2015,28(01):10-13.

[6]李海舰.山东省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山东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2014-09-02.

[7]陈新力,熊维勤.工业企业创新扶持政策评估——以重庆市为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8(03):21-29.

[8]黄荷暑,杨千鹤.企业社会责任与技术创新——基于资源配置效率视角的经验证据[J/OL].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4[2021-05-21].

[9]刘敏祺.创新型企业核心人才激励机制的构建探讨企业改革与管理[J].经济管理文摘,2021(09):97-98.

[10]韩金池.“互联网+”下国有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创新方略[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18):34-35.

[11]谢先达,程聪.我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创新模式研究[J].科研管理,2021,42(05):31-38.

[12]章刚,张玮,李贺,姚巍,刘颖,丁建平.科技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构建[J].科技创业月刊,2021,34(04):62-64.

作者简介:加小科(1986- ),男,汉族,山东省烟台市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企业创新管理

猜你喜欢

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指标体系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自助图书馆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机遇识别模型研究
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基于UML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资源型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研究
我国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