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的影响

2021-10-09谢瑞晶

中外医疗 2021年22期
关键词:胎儿孕妇饮食

谢瑞晶

福建省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岩人民医院妇科,福建龙岩364000

妊娠期糖尿病属于糖代谢异常疾病,主要为胰岛素水平下降、胰高糖素水平增加引起,可对母婴造成严重的损害。有研究表明,妊娠期糖尿病的诱发概率2.7%,且现阶段女性面临更大的生活及工作压力,加上不规律饮食的影响,使得妊娠期糖尿病的诱发风险显著提高[1]。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与孕妇的年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以及缺乏锻炼有关,对孕妇及胎儿的不良影响较大,妊娠期糖尿病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容易造成胎儿畸形或死胎,增加巨大胎儿的概率,易发生流产、早产、羊水过多的情况,不及时将血糖进行控制,容易导致孕妇发生感染[2-3]。鉴于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临床常以常规护理辅助治疗,但内容不够细致且忽视了运动干预,对血糖的控制效果较差。而随着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发现能显著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从而缓解病情,为母婴健康提供保障。该研究随机选取该院于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门诊5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对其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对应用效果及血糖控制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该院门诊接收的5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年龄22~37岁,平均(26.31±3.26)岁;孕周25~31周,平均(28.16±1.50)周;入院时体质量50~76 kg,平均(63.21±2.68)kg。研究组年龄21~38岁,平均(26.52±2.52)岁;孕周26~31周,平均(28.15±1.80)周;入院时体质量50~75 kg,平均(62.21±1.69)kg。对照组患者中初产妇12例,经产妇13例;研究组患者中初产妇13例,经产妇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对该研究均完全知情并同意,该院伦理委员会对该研究也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纳入标准:①孕妇均为初次单胎妊娠产妇;②符合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①多胎妊娠孕妇;②心血管疾病及肝肾功能障碍者;③严重器质性疾病者;④胎儿宫内发育异常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常规护理与早期综合护理干预。

1.2.1 常规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在治疗期间,定期检测血糖,告知患者疾病的相关治疗方法和可能会产生的并发症。指导患者控制糖分的摄入,禁止食用糖量过高的食物,饮食宜清淡,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1.2.2 早期综合护理 ①健康宣教。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在院孕妇学校给予健康教育管理,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的健康教育知识宣教,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告知患者对糖尿病的治疗方式及预防措施等,让患者得知糖尿病产生的原因,有效掌握对其的预防措施。实施血糖监测可以更好的掌控患者的血糖变化,及时发现患者血糖问题并进行有效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生的不良情绪及时进行疏导,增强对疾病治疗的积极性,缓解其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孕妇血糖控制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在必要时可收治给予胰岛素注射从而控制血糖水平。

②饮食指导。根据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饮食管理,控制糖分以及高胆固醇、高脂肪的食物的摄取,营养餐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使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保证孕妇的营养,及时调整膳食,改善饮食结构,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

③运动指导。根据患者的兴趣不同以及实际身体情况,制订合理的运动计划,在控制饮食的同时,可适当结合锻炼,患者可在餐后1 h后进行散步、做操等较为轻松缓和的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并且运动时间不宜过长,一般维持在20~30 min。在运动的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是否有宫缩情况产生,如有宫缩、感觉到疲劳需立即停止运动进行休息。

1.3 观察指标

①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糖负荷后2 h血糖(2 hPG)、空腹血糖(FPG)水平;②统计两组患者经干预后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情况;③对比两组围生儿的并发症情况,包括高胆红素血症、低血钙、低血糖;④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OL),包括社会功能、情感功能、生理功能。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

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2 hPG、FPG水平数据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s),mmol/L]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s),mmol/L]

组别2 hPG护理前 护理后FPG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n=25)对照组(n=25)t值P值8.88±1.26 8.81±1.33 0.191 0.849 5.50±1.38 6.89±1.15 3.869 0.001 9.89±1.35 9.76±1.28 0.349 0.728 4.13±0.74 6.32±0.69 10.823 0.001

2.2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发生情况对比

干预后,对照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36.00%)显著高于研究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发生情况对比[n(%)]

2.3 两组围生儿并发症情况对比

干预后,研究组围生儿并发症总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2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围生儿并发症对比[n(%)]

2.4 两组患者QOL评分情况对比

干预后,研究组社会功能、情感功能、生理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QOL评分比较[(±s),分]

表4 两组患者QOL评分比较[(±s),分]

组别社会功能护理前 护理后情感功能护理前 护理后生理功能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n=25)对照组(n=25)t值P值63.71±5.29 63.74±5.31 0.020 0.984 81.73±3.34 72.95±4.31 8.051 0.001 71.62±5.21 71.39±5.17 0.157 0.876 90.42±3.37 81.34±4.21 8.419 0.001 67.71±5.09 67.64±5.12 0.049 0.962 84.21±3.57 75.32±4.08 8.199 0.001

3 讨论

孕妇在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的糖耐量减退,在妊娠期才出现糖尿病,称为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疾病,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一般没有明显的患病症状,通常是在孕期筛查中被检测出患有高血糖。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会出现多食、多饮、多尿[4-5]。体质量减轻,有时伴有呕吐,并且该呕吐反应与妊娠反应不同,妊娠期糖尿病所产生的呕吐多为剧吐,严重时甚至引起电解质紊乱。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可能会导致羊水过多、早产、糖尿病性巨大胎儿、妊娠高血压等疾病的产生,高血糖可能会引起胚胎发育异常甚至死亡,流产率增高,增加巨大胎儿发生的可能,进而导致难产、产道损伤、产程延长以及产后出血。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妊娠期糖尿病会诱发许多并发症,针对这一疾病要进行早发现早治疗,若不及时进行控制,容易错过治疗最佳时期,导致许多并发症的产生,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也随之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复杂,对孕妇和胎儿均有较大的危害[6-9],因此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其应用效果及血糖控制的影响进行分析。

在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常规护理中,包括血糖监测、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等内容,其具体措施比较简单,针对性不强,且缺乏对患者的运动干预,以致患者的恢复效果并不理想,难以使血糖长期保持在正常水平。而早期综合护理干预以人性化的护理理念为指导,借鉴以往对糖尿病妊娠期患者的护理经验,总结并分析患者的血糖水平,从而制订详细的护理方案,包括健康宣教、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内容,旨在对患者进行细致的关怀。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时,定期检测孕妇的血糖值,并注意观察血压、水肿、尿蛋白等情况,在饮食上避免糖类食物的摄入,多食用含有膳食纤维的食物,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在保证妊娠期间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的同时,又能避免餐后高血糖或是饥饿酮症的发生,保证胎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即定时、定量、定餐、定性,饮食合理,食物种类多样化。若血糖通过日常饮食不能得以控制,要注射胰岛素进行干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要有所了解,在饮食管理上,结合适量的有氧运动,最佳运动时间为餐后1~2 h,3~5 d/周,适量的运动可增加患者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控制血糖的波动,有效改善血糖代谢,使得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10-12]。勾宝华等[13]对141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采取早期综合护理后,孕妇的餐后2 h血糖及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降低,妊娠结局较好,出现早产的该院仅仅只有2.87%,该研究显示,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研究组2 hPG、F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早产、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36.00%)(P<0.05),且早产儿发生率为0.00%,该研究中早产儿发生率与上述报道一致性高。此外,研究组围生儿并发症总发生率 (4.00%)显著低于对照组(28.00%)(P<0.05),且研究组社会功能、情感功能、生理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早期综合护理能有效控制妊娠期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对血糖进行有效控制,效果较为显著。

综上所述,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疾病的发展,改善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围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胎儿孕妇饮食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春节饮食有“三要”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非处方药孕妇也应慎用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MRI在胎儿唇腭裂中的诊断价值
孕期适度锻炼能够促进胎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