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列地尔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疗效分析

2021-10-09衣锦

中外医疗 2021年22期
关键词:高脂血症肝素胰腺炎

衣锦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山东济南250000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病,其是由高脂血症所引起的一种急性胰腺炎,近年来在我国及全球的发病率均呈明显增高趋势[1]。据调查显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约占急性胰腺炎病例的1.3%~3.8%[2]。经临床研究发现,各类可引起血清三酰甘油水平升高的因素均是诱发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常见病因,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重视调节血脂及改善胰腺微循环[3]。目前临床针对该病主要是采取药物治疗方法,而前列地尔是最常用药物之一,只不过单纯使用该药的效果有时不够显著,故考虑在其基础上联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4-6]。该文为研究前列地尔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疗效,于2019年1—12月在该院收治的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中方便选取100例为研究对象,现报道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10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相关诊断标准;②临床资料齐全;③知情同意该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具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者;②合并严重心肾肝及内分泌等系统疾病、肿瘤或免疫缺陷性疾病者;③对相关药物过敏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50例)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3~65岁,平均(60.24±7.11)岁;轻症35例、重症15例。对照组(50例)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22~67岁,平均(59.82±7.58)岁;轻症33例、重症17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经过了所有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采用前列地尔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前列地尔用法为:取前列地尔注射液(国药准字H10980024)10 μg+0.9%氯化钠溶液250 mL,行静脉滴注,1次/d。低分子肝素钙用法为:取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60190)4 000 U,行皮下注射,1次/d。两组疗程均为15 d。同时两组均行禁食、胃肠减压、肠外营养支持、抗感染、抑制胰酶分泌等基础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恢复时间和禁食时间、治疗前后的CT评分和TG水平。

1.4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轻/重症5 d/10 d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体征恢复正常、实验室指标基本正常;改善:轻/重症10 d/15 d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体征明显改善、实验室指标基本正常;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或病情加重[7]。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患者症状恢复时间和禁食时间对比

两组患者胰腺炎症状改善时间比较,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20,P<0.05);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比较,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33,P<0.05);禁食时间比较,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377,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症状恢复时间和禁食时间对比[(±s),d]

表2 两组患者症状恢复时间和禁食时间对比[(±s),d]

组别胰腺炎症状改善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 禁食时间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值P值3.52±0.58 4.43±0.54 8.120<0.05 2.21±0.33 3.26±0.39 14.533<0.05 1.24±0.31 3.82±0.27 44.377<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T评分和TG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的C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3,P>0.05),治疗后两组的CT评分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52,P<0.05)。治疗前两组的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62,P>0.05),治疗后两组的TG水平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05,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T评分和TG水平对比(±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T评分和TG水平对比(±s)

组别CT评分(分)治疗前 治疗后TG水平(mmol/L)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值P值4.25±0.52 4.26±0.55 0.093>0.05 2.16±0.39 3.37±0.44 14.552<0.05 12.77±2.48 12.80±2.39 0.062>0.05 1.46±0.37 3.41±0.40 25.305<0.05

3 讨论

经临床研究发现,血清中总胆固醇的含量对胰腺炎的发生并无太大影响,主要影响因素乃是血清中的TG水平,TG水平越高,则胰腺炎的发生率越高[8]。在现阶段的研究中,普遍认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与以下几项因素有关:①血液黏度容易引起胰腺微循环障碍,导致胰腺小血管血栓形成及胰腺组织缺氧性坏死,从而引发胰腺炎;②血清TG水平升高会导致游离脂肪酸含量上升,引起胰腺毛细血管内皮损伤,最终造成胰腺炎的发生;③血清TG水平升高会促进胰脂肪酶的大量分泌,从而造成胰腺细胞的超负荷运转及疲劳性死亡,进而引起胰腺炎[9]。由此可见,血清TG水平是判定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疗效的一项有效指标;同时,在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治疗中,也应将降低患者的血清TG水平作为一项重点。

该研究结果示:治疗前两组的CT评分(4.25±0.52)分、(4.26±0.55)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T评分比较,观察组(2.16±0.3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37±0.44)分(P<0.05)。治疗前两组的TG水平(12.77±2.48)、(12.80±2.39)m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TG水平比较,观察组(1.46±0.37)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3.41±0.40)mmol/L(P<0.05)。在任明明[10]的研究中,也得出了相似的结果:治疗前两组的CT评分(4.15±0.56)分、(4.17±0.66)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CT评分比较,观察组(1.65±0.2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41±0.45)分(P<0.05)。治疗前两组的TG水平(14.72±2.20)、(14.59±2.33)m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TG水平比较,观察组(1.49±0.34)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3.15±0.52)mmol/L(P<0.05)。从上述结果中不难看出,前列地尔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CT评分和TG水平改善效果更加明显。

前列地尔对胰腺、肺及肝肾等脏器具有突出的抑制作用,但对于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治疗,仅采用前列地尔仍难达到理想效果。低分子肝素钙内含有抗凝血因子Xa,其活性较佳,可有效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纤维蛋白溶解酶,促进蛋白溶解,并还可对乳糜微粒产生溶解作用[11]。在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治疗中,通过对这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以起到远超单一用药的疗效。该研究结果示: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而徐霜冰等[12]的研究结果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2.7%,高于对照组的72.7%(P<0.05)。可见,采用前列地尔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疗效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在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治疗中采用前列地尔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的疗效显著,预后更佳。

猜你喜欢

高脂血症肝素胰腺炎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
食物不耐受与高脂血症的关系
肝素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社区健康促进模式降低老年高脂血症的效果
STA Compact血凝仪在肝素抗凝治疗中的临床作用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长爪沙鼠高脂血症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