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方法及预后分析

2021-10-09宁金梅赵树波李爱林朱恒杰吴海莺

中外医疗 2021年22期
关键词:鼻出血出血点顽固性

宁金梅,赵树波,李爱林,朱恒杰,吴海莺

1.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云南曲靖655000;2.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云南昆明650101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多发病,患者的发病因素常和患者的周围环境、自身血压、鼻腔病变等存在着密切关系[1]。顽固性鼻出血患者鼻腔内流出的血量通常比较大,且出血部位很难确定,显著增加临床医生治疗的难度[2]。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多次出现鼻腔流血极易导致患者发生贫血的情况[3]。现阶段,临床对顽固性鼻出血患者进行的治疗措施,常为鼻腔填塞,但在实际治疗过程中患者极易出现多种并发症[4]。随着我国临床医学的迅速发展,鼻内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基于此,该文从2018年1月—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72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进行研究,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方法及预后,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接受治疗的顽固性鼻出血患者中方便选择72例作为研究对象,选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年龄20~50周岁,平均(29.84±2.69)周岁。对照组年龄20~50周岁,平均(29.92±3.23)周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确诊为顽固性鼻出血;鼻腔反复出血、出血量较大,且很难自主止血;临床信息资料完整;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研究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存在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中途退出研究;哺乳期女性;鼻咽部位以及鼻腔、鼻窦存在病变者。

1.3 方法

对照组进行传统的鼻腔填塞治疗,医生先用丁卡因对患者鼻腔黏膜进行表面麻醉,然后将棉球浸泡于1%的麻黄素生理盐水中,使用麻黄素生理盐水棉球填塞患侧的鼻腔,按压患者的鼻翼上方,按压时间为10 min,出血停止后将棉球取出。

观察组则接受鼻内镜下双极电刀电凝止血治疗,医生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麻醉起效后,在鼻内镜下观察患者的出血点。如果患者鼻腔内的出血量比较大且凶猛时,医生可使用吸引器吸血暴露鼻腔视野,在鼻内镜下找到患者的出血点后对出血点进行电凝止血。电凝止血后使用明胶海绵对患者鼻腔出血点进行适当填压。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效果的观察指标主要分为痊愈、显效及无效。痊愈:治疗后,鼻腔内的黏膜组织恢复正常,且患者在半年内未发生鼻出血的情况。显效:治疗后,鼻腔内黏膜组织基本恢复正常,但患者在治疗半年内,再次复发鼻出血情况。无效:治疗后,鼻出血未停止,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

对比两组患者鼻出血复发概率,两组患者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半年的随访工作,进而观察患者鼻出血复发情况。

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科室内自拟满意度评分调查问卷,问卷满分为100分,共包含10项内容,根据调查问卷的分数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分析。根据调查问卷的分数可以将其分成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最终统计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分数在80分及以上;满意:分数在60~79分;不满意:分数低于60分。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

1.5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或率(%)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疾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2.2 两组复发情况对比

通过随访发现,观察组在治疗半年内复发鼻出血的例数为3例,对照组在治疗半年内复发鼻出血的例数为12例。观察组疾病复发率为8.33%,对照组疾病复发率为33.33%,观察组的疾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复发情况对比

2.3 两组患者满意率对比

观察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满意率对比

3 讨论

鼻出血作为一种常见的疾病,医生需要及时发现患者的发病因素,并找到患者鼻腔出血部位,从而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止血办法,进而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5]。而顽固性鼻出血是指患者进行常规的鼻腔检查,未能发现患者鼻腔内存在的出血点,并对患者进行规范的鼻腔填塞治疗后,未能控制的鼻出血疾病。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的典型症状主要是鼻腔持续性的出血[6]。人体发生顽固性鼻出血的主要病因包括鼻腔黏膜受到刺激、机体血压升高或者鼻腔内出现局部的病理改变等[7]。但大部分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常为动脉性出血,患者的出血点位于鼻腔较深部位,显著增加临床治疗的难度[8]。当前医生常对患者进行鼻腔填塞治疗,但顽固性鼻出血患者长时间接受此种治疗措施,极易诱发患者出现鼻窦炎、睡眠障碍、头痛以及面部麻木等并发症[9]。临床医生需要积极发现更加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此提高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及预后。鼻内镜下鼻腔止血措施作为近几年新兴的顽固性鼻出血的治疗措施,医生通过在鼻内镜下进行治疗,止血精准,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0]。鼻内镜下止血措施,具有创伤小、止血速度快等临床优势。医生对患者进行鼻内镜下止血治疗时,可以清晰发现患者鼻腔内的状况,避免治疗人员出现治疗视野盲区的情况,有助于医生准确发现患者鼻腔内的出血点,从而彻底消除患者存在的病灶[11]。由此可见,鼻内镜为医生检查、诊断、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先进的技术,显著提高医生的治疗效果[12]。总之,对顽固性鼻出血患者使用鼻内镜下止血治疗,具有下列优势:①便于医生观察患者鼻腔内出血点。②医生在直接观察下进行精准操作,便于医生对患者进行治疗,迅速、精准止血,提高临床止血效果。③患者可以避免进行不必要的前鼻孔或者后鼻孔填塞治疗,降低患者的痛苦。部分医生认为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措施,可以用于存在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及血液疾病的患者中。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97.22%)高于对照组总治疗有效率(69.44%)(P<0.05);观察组鼻出血复发生率(8.33%)低于对照组(33.33%)(P<0.05);该研究结果与林萍[13]研究中,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72.00%);观察组复发率(8.00%)低于对照组(34.00%)基本一致。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满意率(94.44%)高于对照组(75.00%);与作者李慧等[14]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满意率(73/73)高于对照组(73/68)基本相似,由此证实,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的效果要显著优于传统的填塞方法。

陈家军[15]学者也认为内镜下射频治疗比明胶海绵进行单纯填塞治疗,疗效更显著,出血量更少,且鼻腔黏膜恢复、通气恢复及住院等所用时间短,发生中耳炎、鼻黏膜糜烂及鼻黏膜出血的总概率低。骆晓琴等[16]学者认为对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在鼻内镜下进行治疗,可以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对顽固性鼻出血患者进行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满意度,降低患者疾病复发的概率,进而帮助提高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鼻出血出血点顽固性
天干物燥鼻出血 自灸止血可救急
鼻出血不妨试试扎手指
内服外敷,治愈新生儿顽固性呕吐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严重鼻出血的疗效
介入断流术在顽固性鼻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増液促动汤治疗顽固性便秘83例
按压翳风穴配合针剌治疗顽固性呃逆6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