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脑室脑膜瘤的磁共振成像影像学特征与其病理相关分析
2021-10-09田卫兵杨培金袁春兰
田卫兵 杨培金 袁春兰
脑膜瘤是颅内肿瘤最大的一个亚组,来源于脑室内脉络丛组织,约占所有原发性脑肿瘤的1/3。该病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与女性的患病比例为1∶2左右[1]。侧脑室脑膜瘤为脑膜瘤的主要类型,发生率约占脑室内脑膜瘤发生率的80%。该病的发生机制还不明确,可能与接触放射性物质、病毒感染、颅脑损伤等多种因素有关[2]。侧脑室脑膜瘤多为良性,具有症状轻微和病程较长的特点,因此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同时脑室周围存在重要的神经结构和大血管,加大了手术全切难度,使得患者的预后比较差,为此加强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3-4]。有研究认为在侧脑室脑膜瘤发病前期即可有脑组织血流动力学改变,而采用常规超声、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很难发现异常[5-6]。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可通过显示水分子的布朗运动,在脑膜瘤发生后30 min左右即可显示细胞水肿[7]。本文具体探讨了侧脑室脑膜瘤的磁共振成像影像学特征与其病理的相关性,希望为侧脑室脑膜瘤的个性化诊疗策略制定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得到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与所有入选者的知情同意。2017年9月到2020年7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侧脑室脑膜瘤患者172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侧脑室脑膜瘤的病理诊断标准;年龄30~75岁;首次发病患者;发病前无精神类疾病等;无侧脑室脑膜瘤以外的重要器官疾病;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造影剂过敏者;有磁共振检查禁忌;影像学证实有颅内出血性疾病者;妊娠与哺乳期妇女;患者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及家属放弃诊治者。
1.2 方法
采用西门子3.0T 磁共振扫描仪,配有标准头线圈,扫描范围为全脑,以胼胝体压部和膝部连线为扫描基线。首先进行常规MRI扫描,记录MRI征象,包括颅骨破坏、脑膜尾征、坏死囊变、瘤脑界面等。然后进行DWI序列扫描,扫描参数:扫描参数:FOV 230 mm×230 mm,矩阵512×512,TE 100 ms,TR 6000 ms,层数17,层厚6 mm,层间距0.3 mm;b值=1000 s/m。PWI扫描参数:FOV 230 mm×230 mm,矩阵128×128,TE 30 ms,TR 1500 ms,激励次数,Average:1,翻转角90°,层数16。所有阅片均在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副主任医师及其以上职称)采用双盲法独立完成。在DWI序列中采用Siemens Syngo工作站自动生成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spersion coefficient,ADC)等指标。
1.3 病理观察
记录所有患者的病理特征,主要为良性脑膜瘤(良性组)与恶性脑膜瘤(恶性组)等,其中良性组包括皮细胞型、纤维型、过渡型等,恶性组包括透明细胞型、横纹肌样型、乳头型等。
1.4 统计方法
选择SPSS 21.00软件对数据分析,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χ2检验(以百分比表示),计量数据对比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如果不是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采用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
在172例患者中,病理诊断为良性脑膜瘤140例(皮细胞型67例、纤维型40例、过渡型33例),恶性脑膜瘤32例(透明细胞型18例、横纹肌样型10例、乳头型4例)。2组的性别、年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资料对比
2.2 常规MRI征象对比
恶性组的MRI征象颅骨破坏、脑膜尾征、坏死囊变、瘤脑界面等占比都高于良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常规MRI征象对比(例,%)
2.3 MRI DWI参数对比
恶性组的DWI ADC值低于良性组(P<0.05),MTT与TTP值高于良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DWI参数对比
2.4 相关性分析
在172例患者中,Pearson分析显示恶性侧脑室脑膜瘤与ADC、MTT、TTP、脑膜尾征、坏死囊变、瘤脑界面都存在相关性(P<0.05)。见表4。
表4 恶性侧脑室脑膜瘤的磁共振成像影像学特征与其病理的相关性(n=172)
3 讨论
脑膜瘤来源于神经外胚层,起源于蛛网膜细胞。多数脑膜瘤是由脉络膜前后动脉供血,以侧脑室脑膜瘤发生率最高。该病患者的首发症状多为反应迟钝和散发头痛,症状特征可随着肿瘤体积的增大而加重,严重患者可以发展到脑疝,有一定的死亡率。由于侧脑室脑膜瘤位于大脑深部,供血十分丰富,肿瘤质地韧硬,给临床诊断带来了一定的难处[8]。脑膜瘤多为良性,良恶性的不同可影响周围组织的侵袭范围与手术方案的确定,故术前准确判断肿瘤的良、恶性病理具有重要意义。
MRI技术能够准确区分软组织与血管,是临床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高敏感性影像学方法之一。本研究显示恶性组的MRI征象颅骨破坏、脑膜尾征、坏死囊变、瘤脑界面等占比都高于良性组(P<0.05)。坏死囊变、瘤脑界面是恶性脑膜瘤的一种常见的继发改变,发病机制涉及到血脑屏障破坏学说、分泌活性学说等[9],特别是恶性脑膜瘤的体积较大,且生长空间较大,对脑室周围脑组织压迫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致使脑脊液可渗入脑实质,可增加瘤体对脑组织的压迫,从而形成坏死囊变、瘤脑界面。脑膜尾征是脑膜瘤的一个高度特异性的征象,其增强后强化程度超过肿瘤本身的强化程度,脑膜尾征对应硬膜的侵袭率比较高,可作为决定切除肿瘤周边硬膜范围的参考[10-11]。
侧脑室脑膜瘤最常见于侧脑室的三角区,和硬脑膜共同来源于胚胎期的外胚层,从侧脑室脉络丛组织长出,在病理特征上多为良性,生长速度缓慢。DWI技术主要观察指标为ADC值,而后者主要受水分子的扩散的速度和范围影响,水分子扩散能力越强,则ADC值越大[12]。恶性侧脑室脑膜瘤病灶部位区域神经组织灌注状态、与细胞内外水分子的运动均与正常组织有显著区别,因此在DWI图像可表现为显示为ADC值降低。MTT是对比剂通过脑组织毛细血管网的时间,TTP是指对比剂从开始注射到浓度达到峰值的时间[13]。本研究显示恶性组的DWI ADC值低于良性组(P<0.05),MTT与TTP值高于良性组(P<0.05)。从机制上分析,恶性侧脑室脑膜瘤可使得细胞内外离子浓度产生变化,导致钠钾泵功能异常,使得细胞内水分子弥散受限,此时病灶在DWI图像上就呈现为ADC降低与MTT、TTP升高[14]。
侧脑室脑膜瘤患者常出现阵发性头痛,部分患者会出现视野缺损。该病患者在TIWI多表现为稍低信号,在T2WI上多表现为稍高信号,良性脑膜瘤信号较均匀,恶性脑膜瘤信号不均匀多见[15]。本研究Pearson分析显示恶性侧脑室脑膜瘤与MRI ADC、MTT、TTP、脑膜尾征、坏死囊变、瘤脑界面都存在相关性(P<0.05)。从机制上分析,DWI能发现大部分侧脑室脑膜瘤的病变部位,PWI在绝大部分侧脑室脑膜瘤中均显示血流障碍[16]。脑膜尾征、坏死囊变、瘤脑界面反映了肿瘤突破包膜向邻近脑实质浸润,也提示肿瘤具有侵袭性与恶变性[17-18]。本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没有进行组织学分化、临床分期等病理学分析,且研究样本量较少,需进一步大样本研究。
总之,MRI可客观、简单、准确传递侧脑室脑膜瘤患者的生理学与影像学信息,有助于判定侧脑室脑膜瘤的良恶性病理情况,有很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