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冈石窟艺术在产品创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21-10-08王晋平杨晶晶

天工 2021年9期
关键词:云冈云冈石窟洞窟

王 静 王晋平 杨晶晶

太原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云冈石窟造像题材广博、洞窟规模宏大、雕刻技艺精湛,是我国佛教艺术的巅峰之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以云冈石窟为主题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不仅可以普及和宣传云冈文化,而且能够通过创意产品潜移默化地影响消费者的价值判断、道德情操和思想观念。

一、云冈石窟的艺术价值

(一)云冈石窟造像的艺术价值

从云冈石窟的发展演变过程来看,可以将云冈佛教造像分为两大类:一是西域风格,二是华夏新式。

云冈石窟早期造像充满西域风格,是西域造像艺术东传的代表。其中第20窟的露天大佛,集中展现了早期少数民族传统雕刻的艺术特点,成为云冈石窟造像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大佛高肉髻,广额丰颐,眉眼细长,高鼻深目,大耳垂肩,身躯挺拔、健硕,神情庄严,气度恢宏。整个造像将拓跋鲜卑民族的豪放与粗犷、强大与剽悍、睿智与宽宏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给观者以强烈的心灵震撼。

云冈石窟中期造像诞生于中西文化交融的特殊时期,“胡风胡韵”虽然在造像风格上仍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华夏民族审美情趣和雕刻技艺的印记逐渐在这一时期的造像作品上加深,当代汉族服饰、建筑、人文风俗都深刻地影响了云冈石窟中期造像的风格。中华传统文化虽然使这些造像保留了早期造像健硕的外在,但其内在逐渐被削弱了。

云冈石窟晚期造像题材内容向简单化、模式化方向发展。造像形态根据当时人们对于神仙的想象进行创作,大都褒衣博带、细颈削肩、面容消瘦,神情显得虚无缥缈,给人以孤冷高清、超凡脱俗的感觉。

从云冈石窟造像早期、中期、晚期艺术形态的变化中,我们能清晰感受到我国南北朝佛教艺术从“胡貌梵相”到“改梵为夏”的演变过程,它们历经时间的沉淀极具艺术价值。

(二)云冈石窟建筑的艺术价值

在洞窟形制上,云冈石窟建筑形式不仅有穹庐形、前后殿堂式洞窟,还有方形中心塔柱窟。在佛龛造型上,不仅有盝形龛、尖拱龛、宝盖龛、圆拱龛,而且又增加了帷幕龛、复合形龛和屋形龛等。中期与早期洞窟建筑形式相比,平面方形洞窟取代穹庐形洞窟,窟内的雕刻面积增多,雕刻题材形式与内容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其中第7、8窟是云冈开凿最早的双窟,窟顶用莲花与飞天装饰的平棋藻井,赋予中国传统建筑样式以佛国仙境般的浪漫。第9、10窟是中国传统的殿堂式建筑,窟外前庭是由雄狮、大象驮起的廊柱与建筑造型,兼备了罗马、希腊、古印度建筑艺术风格。这些精美绝伦的洞窟建筑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给世界奉上的一场视觉盛宴。

(三)云冈石窟装饰纹样的艺术价值

云冈石窟除了佛教造像,如金刚、伎乐天、力士、供养天、飞天、比丘等,还采用了大量精美的植物和动物纹样进行装饰。这些装饰纹样分布较广,主要出现在造像背光、拱门顶部、石窟顶端、中心塔柱等位置,纹饰造型简练、线条流畅优美。莲花纹、忍冬纹、山岳纹等主题纹样在云冈石窟早、中、晚三期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它们有的形态细润婉转,有的粗犷有力,有的极具异域文化特色,在云冈艺术宝库中争奇斗艳,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二、云冈石窟的文化价值

云冈石窟作为公元5—6世纪中国佛教石窟的代表,以其精美的雕刻艺术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作为山西省大同市的地标性建筑、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在促进当地文化经济发展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纵观历史,不难发现云冈石窟的文化价值有着从无到有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其中文化价值的产生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首先,由特定时期的特殊社会意识形态转化为文化资源;其次,从表现多民族大融合的意识形态转化为谋求地域性经济发展的文化产业。云冈石窟的艺术价值在这两个层面的作用下“转化”为文化价值。

三、云冈石窟艺术在产品创新设计中的应用

文化创意产品是以产品创新为基本特征,它不仅能够将现有的文化资源和创意资源有效结合转化为经济效益,而且能够在提高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及经济效益的同时,通过产品这一特殊媒介对区域文化资源起到保护与再利用作用。好创意和文化的有机结合,可以在增加产品附加值、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同时,有效提高区域文化资源的知名度,使传统文化产业重新焕发新的活力与生机。

(一)基于云冈文化的产品功能创新

对云冈石窟艺术价值的形成与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云冈石窟雕塑作为艺术品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深挖其文化意识形态与产品的融合。产品的功能创新应该结合云冈文化元素特点,发展具有审美、情感、实用多维度相融合的产品新功能,在各个层面进行以云冈文化为主题的文旅创意产品设计开发,让云冈文化能够通过产品这个载体重新焕发新的活力和生机。

(二)基于云冈文化的产品形态创新

云冈石窟的艺术形态大都来源于佛教文化,通过其艺术价值分析可以看出,无论佛教造像、洞窟的建筑形式还是窟内的装饰艺术都具有独特的美学艺术价值,在进行文化产品转化的过程中可以将云冈文化中的元素形态进行抽象、提炼,使形态在有一定文化寓意的基础上,满足产品的使用需求;或者可以利用形态形式美法则对部分形态(如纹样等)进行大胆夸张变形,通过对比、均衡、节奏、重复、渐变等造型方法营造一定的规律,在产品形态设计中形成虚实相应、动静相随的文化创新性产品形态。如图1,云冈文化创意香器的设计以云冈造像和装饰纹样艺术形态为原型,加以提炼和创意加工,运用点、线、面、体的形态对比关系进行倒流香架的形态设计。云冈文化通过香器这一产品媒介,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而香器产品通过云冈文化的引入提高了自己的文化附加值,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图1 云冈文化创意香器设计

(三)基于云冈文化的产品色彩创新

云冈石窟的艺术形态具有佛教、异域、中原三种属性,其色彩也极具民族、地域特色。在云冈文化的产品创新设计研究中,色彩这一元素可以结合云冈文化原始色彩要素和产品功能及情感要素的要求进行多元化的设计创意组合,既保留了云冈文化的艺术特色,又将产品创新设计功能需求和情感需求予以充分考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云冈石窟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长期的历史沉淀使其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笔者认为,将云冈石窟艺术融入现代产品创新设计中,可以有效地把文化、技术、产品和市场联系在一起,提升云冈文化创意转化力,将云冈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通过产品这一媒介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以云冈石窟艺术形式为切入点的产品创新设计应该把握云冈石窟的文化背景,深挖其艺术价值,结合产品功能、形态、色彩设计,运用恰当形式将传统文化元素转化为产品设计要素;深刻探究云冈文化的意境和内涵,将其融入产品中,成为产品的“灵魂”,实现产品情感价值的附加,将云冈的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猜你喜欢

云冈云冈石窟洞窟
云冈石窟1至4窟重新开放
云冈舞: 以艺术之美推动“云冈学”建设
云冈研究院成立大会在大同举行
敦煌、云冈、龙门,三大石窟洛阳“合体”
我和云冈的缘分
云冈石窟旅游景区开发与规划
洞窟惊魂
洞窟惊魂
敦煌,第245号洞窟前
去云冈石窟看浮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