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壮族民间手工艺品中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策略

2021-10-08孙随太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天工 2021年9期
关键词:手工艺品铜鼓民族民间

孙随太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在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下提倡民族手工艺品设计创作的现代化、品牌化、内涵化和民族化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文化战略意义。民族民间手工艺品不仅要在品种上不断推陈出新,而且要在工艺技术、材料研发和营销战略创新发展上始终站立在时代的前沿。这样将会减缓民族文化严重流失的步伐,增强大众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进而以全新的视角突破民族民间手工艺品的市场发展瓶颈,推动民族文化的弘扬。

一、壮族民间手工艺品中民族文化的体现

壮族民间手工艺品主要包括织锦(壮锦)、壮绣(绣球)、铜鼓、壮族银饰、服饰(拼布)、竹编、木琴(天琴)、陶艺(坭兴陶)等类型。壮族民间手工艺品在壮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其具有深厚的文化、艺术、经济等内在价值,对我国乃至于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传播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壮锦”作为壮族民间手工艺品,是壮族人民最精彩的文化创造之一,其从表面上看代表的是壮族民间纺织文化,其实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反映着壮族的文化思想内涵。其历史也非常悠久,据相关资料记载,在汉代,壮族先民已经制作出了“峒布”。“峒”在壮族文化中是一个含义非常丰富的“核心概念”,浓缩了壮族悠久的历史与文化,被学术界称为壮族农耕文化的载体,体现了壮族先民勤劳奋进、尊重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民族文化精神追求。其中,尤以五彩壮锦最为著名(如图1),其具有既丰富又严谨的图案,纹饰和表面肌理错落有致,整体用色比较大胆,具有热烈、奔放的民族格调,充分彰显了壮族人民朴实、勤劳、热情的性格。

图1 壮锦

“绣球”(如图2)这一民族民间手工艺品也是壮族悠久历史文化中颇具代表性的象征物之一,绣球在壮族文化的传承和对外沟通、交流、宣传中发挥了突出作用,被誉为壮族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绣球作为壮族文化中具有特色的文化符号,蕴含着壮族浪漫、深邃的文化与美丽动人的朴素情感,是壮族青年男女之间表达爱慕之情的信物,象征着对自由美好爱情的渴望。绣球文化不仅象征着壮族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而且是展示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民族民间手工技艺的载体。

图2 绣球

“铜鼓”为壮族典型的青铜文化代表,是壮族古代文化的耀眼明珠。铜鼓在古代传统文化中扮演着乐器和礼器的角色,更是壮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神物”。铜鼓的造型、音律设计制作方面就体现出了壮族先民的聪明才智,广西发现的铜鼓类型比较齐全,在中国境内已发现的八个类型当中,广西已发现的就有七个类型,即北流型、灵山型、西盟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遵义型、麻江型。广西北流市出土的铜鼓最多,最具代表性,北流云雷纹大铜鼓(如图3)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铜鼓,重达300千克,被誉为“铜鼓之王”。铜鼓上的各种精美纹饰也表现出非常丰富的壮族文化底蕴。北流云雷纹大铜鼓的鼓面中心是有八道光芒的太阳纹,外围用突起的同心圆弦纹分成五道晕圈,晕圈内布满了单线旋出的云纹和菱形套叠的雷纹,另有蚕丝纹环耳两对。此外,还有体现壮族人民的天、地、水三元宇宙观,主要以自然物象、祭祀和狩猎等形体或场景为主的纹饰(如图4)。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壮族人民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铜鼓文化。古籍中记载壮家“俗尚铜鼓,时时击以为娱,富家争购,百牛不惜也”。铜鼓不但寄托了壮族先民们的思想与感情、勤劳与智慧,而且完美地彰显了壮族人民的宇宙观念、人生理想、文化修养和生活习惯,因此,铜鼓成为壮族人民最具代表性的民族象征物和文化传承物。有的壮族铜鼓还将青蛙雕像铸在鼓面的边缘,其反映着壮族的传统宗教信仰,将青蛙寓意成“雷王”的儿子,是沟通天上与人间的使者。壮族先民不仅将青蛙尊为民族图腾、民族守护神,而且将铜鼓上的“累蹲蛙”(大蛙背上驮小蛙,普遍为六只)(如图5)作为本族生殖崇拜的象征,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顶礼膜拜。这些民间手工艺品既寄托着壮族先民祈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繁衍生息的美好祝愿,也象征着壮族文化艺术的生生不息。

图3 北流云雷纹大铜鼓

图4 铜鼓纹饰

图5 累蹲蛙

壮族民间手工艺品是壮族民族文化繁荣的见证物,是独特的地理环境影响下对本族思想意识、文化自信、物质与精神等的追求,是诸多因素影响下的综合产物,而悠久的壮族文化恰好也是壮族先民在特定地区、自然环境、地理因素等条件下对思想、物质和精神等层面需求的综合体现。同根同源、互为表里、相得益彰,两者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壮族民间手工艺品中民族文化发展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和工业化发展为民族民间手工艺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一方面,为现代壮族民间手工艺品带来日新月异的发展,改革开放促使各地民族文化艺术频繁交流,壮族民间手工艺品的设计审美与思想观念飞速更新,尤其是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新材料、新工艺,加快了传统壮族民间手工艺向现代形态转变的步伐。另一方面,正在冲击和同化着传统民族民间手工艺和民族文化等,将其在少数民族生活、文化、艺术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存在价值进行着不间断的冲击与削弱,从而造成各地民族民间手工艺品和其背后的民族文化发展良莠不齐。

壮族民间手工艺品和其民族文化发展情况如下:

首先,各地壮族民间手工艺品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只追求短、平、快的产品。产品的开发具有严重的“折中主义思想”,壮族文化在壮族民间手工艺品设计当中空有其表而非内涵的物化。

其次,将壮族民间手工艺品的装饰性无限扩大,而将功能性淡化。这样在创作时对壮族文化的认识和表现流于片面化和简单化,不能够充分传递壮族文化的核心内涵,长此以往将会严重削弱壮族文化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再次,目前各地的民族民间手工艺品在进行创意开发时不愿投入太多物资和精力,对民族文化内涵的广度和深度挖掘不够。壮族民间手工艺品开发也没有充分地与本民族文化内涵相融合和协调发展,造成民族文化没有用武之地的尴尬局面。

最后,当前科技的迅猛发展必将带动大众消费观念的巨大变化,为了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壮族民间手工艺品未来的设计制作终将朝着多元化和现代化的道路发展。为了迎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壮族文化将会产生新的符号元素、新的文化内涵、新的文化价值取向。这样不仅提升了传统壮族民间手工艺品的审美功能、使用功能和收藏功能等,而且为壮族特色文化赋予了新时代的独特审美情趣。

三、壮族民间手工艺品中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策略

(一)高度重视和准确认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极为丰富,其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共有的精神财富。民族文化和民族民间手工艺品的传承与创新,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其不仅兼具了社会、经济、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系统工程,而且任重而道远。古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今有“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是祖先辛勤劳作的智慧结晶,作为华夏子孙无论到何时何地,都不可遗忘或抛弃祖先留给我们的传统文化精髓,而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实现创新与弘扬。这是因为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民族魂”,民族文化则是我们民族的“根基”。一个国家不可能无魂,更不可能无根。进行民族文化和民族民间手工艺品的传承与创新既是挖掘传统文化遗产,更是不断促进中华文化繁荣昌盛的不竭动力,只有找准自己的定位,正确认识民族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进行传承与创新,才能为灿烂的传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让其永葆青春活力。这是实现由文化大国迈向文化强国梦想的英明选择,对于全面推进文化自信,努力建设美好幸福家园和最终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相比其他文化,民族文化的生态环境较差,抵御外来冲击的能力相当有限,尤其是地处边、山、穷地区的一些民族文化具有不可复制性和再生性。因此,要端正态度、高度重视和准确认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坚持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不可歪曲、误解当前科技和经济飞速发展影响下的文化变迁。例如,不能有了机器纺织棉布而嫌弃或忘记民族的土布和织锦,不能有了芭比娃娃就丢掉民族民间的绣球等。当前对待民族文化的发展,尤其是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发展应始终坚持一定的原则,如以保护与传承、创新与弘扬、开发与利用相结合;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以特色民族地区文化与新兴科技材料工艺相融合等。只有积极主动地围绕民族文化及时开展生产性保护和研发性传承与创新,才能使中华文化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勇于探索民族文化发展的创新之路

1.树立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认同感和自豪感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多次谈到了文化自信,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我国的民族文化丝毫不逊色于外国文化,这样不仅会使我们对本民族文化更加自信与热爱,而且更会激发我们自觉地去保护、传承、创新本民族文化。因此,要实现壮族民间手工艺品中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就要激发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豪感,时刻拥有弘扬民族文化的责任心和坚持不懈的毅力,最终形成一条正确的良性发展之路。

2.探索与时俱进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之路

在不同时代,面对民族民间手工艺品中的民族文化精髓,我们不能一味地啃老本,更不能对其发展听之任之,任由其随着时代的变迁最终被淘汰。而是要让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实现与时俱进和协调发展,使其及时融入时代之中,不断地借鉴吸收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为己所用,摈弃面对传统文化显现出的抱残守缺、懒散消极的态度和做法,这样才能在民族文化的变迁中吐故纳新,彰显其时代特征;才能使本民族文化永葆活力,时刻能为本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最终确保本民族文化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3.坚持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现代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之路

通过分析当下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利弊,我们要坚持一手伸向传统,即在坚守本民族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和独特性,使其永葆本色,而另一手伸向现代,即为了同时将其与现代化相联系,使其永葆青春活力。我们要理性地认识到现代化会给民族文化发展带来繁荣昌盛的良好局面,不可墨守成规地拒现代化于千里之外。在未来,繁荣昌盛的优秀民族文化不仅具有民族性、传统性,而且具有现代性。我们要从广度与深度上理解民族文化,要意识到一旦丧失现代性将意味着民族文化的贫瘠与落后,一旦丧失传统性则意味着这个民族在不久的将来面临着消亡。因此,要始终坚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之路。

4.加快完善措施,加大扶持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力度

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不仅有多种多样的形式,而且其内涵丰富、特色鲜明,要想实现壮族民间手工艺品中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及在新时代的大发展大繁荣,就得加快完善措施和加强扶持工作的开展。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战略的高度出发,完善相应的法规、政策、定期目标规划、人才储备、专项资金扶持等一系列特殊措施,各级部门要加大扶持民族文化发展的力度;充分彰显不同地区民族文化的特色,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转变工作思路和重点,将薄弱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交流和服务体系完善作为各级部门日常工作重点;以加快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手段;以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为动力,最终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5.落实统筹兼顾、交流合作、协调共生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之路

我国的民族民间手工艺品极为丰富,民族文化内涵意蕴极为深厚,对其进行传承与创新发展,就要以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兼顾处理好民族文化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全面推进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民族文化艺术活动,特别是民族新闻、广播、影视、书籍等,发挥民族文化宣传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保护、传承、创新民族文化遗产和资源。

各地的壮族人民要加强交流合作,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参与各类中外文化节、艺术周、展览会等活动,使民族文化融入整个国家乃至世界文化大环境,实现相互融合与协调共生,扬长避短,不断实现真正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三)加强宣传机制建设,助推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需要加强管理机制、完善政府指导机制、优化市场运作机制、强化品牌建设机制、全面实现开放合作式机制、形成独特的奖励机制和完整的宣传机制等等。例如,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形成了“好酒也怕巷子深”的窘境,因此,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宣传机制要不断开拓创新,从依靠传单、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等的“传统媒介宣传机制”到制作影视节目和在线广播、专业教育、文化市场和名胜古迹、文博园、节事化、文创产品等现代化宣传机制,再到充分发挥数字网络新媒体的宣传优势,大胆地探索多模态的媒介宣传机制。在数字网络新媒体的大背景下,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和文化传承类手机APP等做得很有特色和成效。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深受大众的喜爱与追捧,不仅宣传了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了中国人的审美追求,而且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等有机统一起来。因此,传承与创新壮族民间手工艺品中的民族文化,采用这种宣传机制不仅可以“面对面”地真实反映壮族人民的精神面貌、传统习俗和文化,而且可以弘扬时代精神、展示中国梦想、培育广大壮族青少年的核心价值观。

(四)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发展与相关产业的结合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快,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不再是单打独斗和闭门造车,而是需要与国家发展重大战略、经济文化产业、新型产业和旅游业等相结合。例如,文化传承创新发展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因为每个少数民族地区都有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两者都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力建设,大众对丝路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认识不再停留在书本和电视上,而是借助高铁实现了一个说走就走、方便快捷的文化之旅。实现壮族民间手工艺品、民族文化与旅游业完美结合的创新构想,将会极大地丰富壮族和其他各地区旅游活动的文化内涵,使游客既能欣赏到民族地区的美景和民族民间手工艺品的魅力,又能享用到民族文化的“滋补”。具体来讲,一方面满足了游客对旅游的认知、审美、娱乐、休闲的多重旅游价值和目标愿望,另一方面实现了对民族工艺品以及民族文化的认知、宣传和消费,真正获得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因此,在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过程中,与旅游业相关产业结合,是给民族民间手工艺品和民族文化的宣传、传承与创新发展选择了一条康庄大道。

(五)积极发挥民族地区高校在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

1.民族地区高校转型发展助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由于传统的“学术型”人才无法满足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当务之急,所以,我国目前急需大量的高层次、高素质的技能型和技术型的应用型人才。面对如此现状,民族地区高校应及时地明确和调整人才培养定位,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坚持“校政行企多方联动、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理念,主动融入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民族地区高校转型发展既扩大了地方高校的办学影响力,也助推了民族民间手工艺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民族地区高校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培养了急需紧缺人才

民族地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培养了急需紧缺人才。受众多不利因素的影响,我国各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或多或少出现了断层或濒危的局面,解决此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加强民族文化后备人才力量的培养与教育。这是因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必须依靠高等教育,即培养出的高层次人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民族地区高校开展的一系列办学活动恰好为民族民间手工艺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培养了各层面的高级人才。这样互利双赢的良好局面由此而生,不仅为学校和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共同营造了发展的良性氛围,而且促进了民族地区高校的转型升级发展和民族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3.充分挖掘高校教育资源,助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高校教育有一套完整的软硬件设施,以民族地区高校成立的正式综合性实训实体作为民族民间手工艺和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真实载体,可以避免民族手工艺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仅停留在构想阶段、流于无休止的空想形式。在民族地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开设的有关专业课、校企合作项目和实习基地与文化产业园建设等都有助于民族民间手工技艺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助于民族地区人力物力的聚集、组织机构和交流平台的搭建、民族文化发展活力的激活和其知名度与美誉度的逐渐提升。

积极发挥民族地区高校教育资源的巨大潜能和优势,以与民族有关的古典书籍、系列图文教材、民间故事汇编、论文集、音像视频资料和数字化资源库等为理论研究基础;以民族高校专业学术论文、综合类学术研讨会和专业的网络交流平台等方式为民族文化宣传的全新窗口;以民族的“工艺品+歌舞器演艺+特色旅游+文化研究+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的饕餮盛宴”为发展模式,由此衍生出一系列与民族民间手工技艺和民族文化相关的文化产业,这样不仅完美地凸显了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成绩,而且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打造了一套完整的发展、交流、共享、服务体系。

四、结语

保护、传承壮族民间手工艺和民族文化就是在保护传承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民族文化和技艺,对我国民族手工艺传承、文化艺术广泛交流、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作用,有利于传统民族手工艺逐渐向现代化形态转变,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增强文化自信。本文研究壮族民间手工艺品中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策略,不仅是为更好地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和研发出具有民族性、传承性、独特性、时尚性以及更富有审美价值、应用价值的现代民族民间手工艺品,而且是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增强文化自信,坚定信念走好文化强国之路。总之,只有重视与尊重、传承与创新好我国的民族民间手工艺和其蕴含的民族文化精髓,才有助于我国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猜你喜欢

手工艺品铜鼓民族民间
“校团”协同背景下推进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发展研究
高职音乐教育发展与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研究
精品意识是手工艺品价值的基础
新时期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策略探究
冬奥背景下我国民族民间冰雪运动传承研究
广西铜鼓的演奏形态特征研究
东兰铜鼓响八方
广西铜鼓形制规律探讨
一件被切割的汉代铜鼓是否应该焊接复原?
意大利手工艺品传承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