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课线上教学的构建及启示

2021-10-07方昌乐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26期
关键词:思政课堂线上教学构建

方昌乐

摘要:2020年初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国人民来说是一场空前的灾难,也是一次意志的考验。疫情改变了教学模式,由线下教学为主转变为线上教学为主,这既是一次挑战,也是锻炼教师业务能力的机遇。构建有说服力的课堂、有情怀的课堂、有反思的课堂、有深度的课堂对于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作用,更好地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线上教学 思政课堂 构建

一、关注时政,构建有说服力的课堂

加强时政教育是新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客观要求,也是落实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这次抗击疫情为思政课教育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我们可以真切感受到党的坚强领导、政府的有力组织、亿万群众的积极参与,等等,这些角度与“政治生活”的相关内容高度匹配融合。

如,抗击疫情彰显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在疫情发生之初,我党坚持全国一盘棋,加强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统一领导,在攻克湖北武汉这个主战场的同时对其他省份进行科学指导,疫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在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党中央又及时把复工复产提上日程,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创下了多个“中国速度”,以平均一天半一座的速度建成16家方舱医院,提供13000余张病床。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使原本“高大上”的知识变得“接地气”,将素材整合融入课堂教学,对学生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授,更是一场思想的洗礼,情感的升华。

二、精雕细琢,构建有情怀的课堂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把中华民族紧紧团结在一起。此次抗疫期间,无数最美逆行者用自己的行动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课。

耄耋之年,84岁的钟南山临危受命,亲临湖北武汉指导疫情防控工作;73岁的老院士李兰娟,不顾自身安危毅然带队驰援武汉,“战‘疫不成功,我就不退兵”是她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亿万中国人民的承诺,等等,这样的事迹不计其数,在他们的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什么叫殚精竭虑,一心一意为人民,更看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我们要学会从典型事例中反复推敲,挖掘其深层次的意义,构建一个有情怀的课堂,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践行自己的爱国之情。

三、注重评价,构建有反思的课堂

课堂评价作为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检验教学效果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线上教学如何做到因材施教,也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一直思考的问题。面对众多的不确定因素,我们不能一味抱怨,要放平心态,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包括:

(一)换位思考,评价细化

要学会站在家长和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曾经有一位家长告诉我,只要是老师在群里发消息,他们都会第一时间查看有没有提到自己的孩子,就像你拿到一张照片,第一反应就是看看照片上有没有自己。所以对于他们线上的作业我很少用“优秀”“良好”“合格”等这样的字眼来评价,因为我坚信每一份作业都应该得到尊重。针对每个孩子每次的作业,我都会给出具体、详细的评价,例如某同学在提交《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作业时我给他的评价是“第一点完全正确,关键词是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第二点提到法律法规也很好,提到政治义务应具体详细,不可笼统概括,答题着重‘理性一词”等。这样才能让他们能清楚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真正做到扬长避短。

(二)善于鼓励,砥砺前行

不论是谁都希望受到别人的肯定和鼓励,特别在今年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常态化的鼓励既是对他们的认可,也能成为激发他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我的鼓励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在作业评价里的文字表扬,例如“视角新颖,答题规范”“你一直都如此优秀”等;二是表扬到人,并发挥其榜样作用,每次在群里反馈学生的作业情况我都会列举几位优秀学生的名单并让家人把评语传达给学生本人,例如有一次,我在群里表扬了一位学生作业做得非常认真,他的家长立马给我打了电话,说他家孩子因为我在群里表扬了他,正在家里载歌载舞呢。作为教师,请不要吝啬你的鼓励。

(三)近朱者赤,榜样引领

向优秀看齐,你才能变得优秀。这次线上教学期间,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两极分化情况比较严重,这也是一次意志的较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一直坚信榜样的传递和引领作用。为了更好发挥优秀学生的引领作用,在班主任的支持下,我为19班的杨同学写了一篇“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潜精研思不忘初心”的新闻稿在学校官网上发表并在家长群里分享,得到强烈反响。

(四)因材施教,监督管理

一个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开始。在线上教学过程中,一个班总有几个同学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及时上交作业,久而久之,这已经演变为一种常态。一开始教师联系家长,家长还会督促,学生还会补交,渐渐地,伴随着假期的延长、心理的疲惫,学生由补交作业变成不交作业了。针对这种不良现象,我将每次补交和不交作业的同学名单做了整理,最后在每个班挑出几个“交作业困难户”,专门建立作业群,每次在群里单独发布作业,学生以接龙的形式提交作业,每提交一份我都及时作出评价并在发在群里,在截止日期前未提交作业的同学将接受其他同学关于学科知识的提问。在这种强有力的督促下,这些同学渐渐地改掉了交作业拖拉的习惯。

四、教研相长,构建有深度的课堂

工作期间很荣幸结识了一群热爱科研、严谨踏实的前辈们,在他们的带领和帮助下,通过对初高中思政课相似教学内容的梳理以及学情的分析来探索课堂教学衔接的实践研究。在线上教学期间,在做好本职的同时,课题组成员在线上积极讨论课题研究内容和进度,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协作下,我们完成了《初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衔接读本》的撰写。

正是基于该项课题的研究成果,我在准备《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这节课时很容易就在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三框基本政治制度中找到了相似的内容,例如基层自治的具体内容以及我国实行基层自治的意义。初中学段重在树立牢固的思想基础,高中学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初中和高中教材内容广度和深度在编排上也会有所不同。基于以上考虑,我并未在本节课的基础知识教学方面投入过多精力,着重于引导学生在参与民主管理的过程中领会民主管理的意义。

在求索真理的道路上,我将与思政人携手同行、脚踏实地,为思政课的春天再增添一抹新绿!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猜你喜欢

思政课堂线上教学构建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基于信息权利视域的思政课堂慕课教学模式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现代慈善公益理念引入高校思政课堂的必要性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课堂教学现状及完善对策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实地考察对思政课能力本位的项目化改革的意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