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年轻干部“压担子”要讲原则、立规矩
2021-10-05王建民柯江林
王建民 柯江林
【关键词】年轻干部 压担子 立规矩 新发展阶段 胜任力 【中图分类号】D263 【文献标识码】A
年轻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投身于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主动“挑担子”,砥砺意志,锤炼本领,党政主管领导和干部管理部门应予以充分肯定与支持。对能力强、潜力大、有意愿的年轻干部,适时、适度地“压担子”,有助于他们个人成长,也有利于组织后备优秀干部的培养和储备。
但是,给年轻干部“压担子”,需要讲原则、立规矩。“担子”的“筐”里装什么、装多少、怎么装,应该有讲究。有记者调查发现,近期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压担子”过度和不当等问题,让新到岗的年轻干部“啥活都干,啥事都担”“能者多劳,万事全包”“做多了不算苦劳,做好了不算功劳”,引起不少年轻干部的不满,扎根基层工作的积极性受到影响。这类问题事关年轻干部的培养和发展,需要引起干部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及时加以纠正。
“压担子”的“筐”不能乱装
给基层年轻干部“压担子”,如果出发点是为了培养和锻炼,应该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是,通过媒体调查和研究者的观察发现,在现实中发生的被主管领导和上级部门“压担子”的行为,往往令年轻干部感觉到既无所适从又无可奈何。作为行政层级管理制度下最基层的职场新人,本级领导和“资深”同事的话要仔细听,安排的事要认真干,上级各个部门的“指示”都要遵照执行。越是好说话、会办事的人,被安排的事越多,公事、私事一起来,应接不暇,筋疲力尽。即使情非所愿、怏怏不平,也不敢直接表示,言辞拒绝。
这类情况通常容易在国家或地方机关、事业单位等公共部门出现。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工作内容有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在不少情况下,公务人员承担的工作任务没有十分清晰的边界,有时需要根据上级和领导的安排去完成。就是说,挑哪个担子有选择,但担子两边的筐里装什么要根据当时的情况来决定。二是晋升与发展受制于“领导者—执行者”的层级管理制度。对机关单位实行科层制管理,领导布置任务,下属遵照执行,下属执行的绩效如何,领导最有发言权。作为最基层的年轻干部,职务晋升和事业发展,在较大程度上要受到领导肯定与推荐的影响,“领导一句话”对一名基层公职人员的升迁仍然有决定性影响。三是基层组织党政部门的治理水平和质量有待提高。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国家治理的效能得到不断提升,但是在基层组织的治理方面,还有薄弱环节,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有可能的原因,近几年来,基层面临精准扶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比较繁重和紧迫的任务,增加的工作量,层层转移到基层年轻干部头上,压力有所加大。
正是由于上述几方面的原因,导致基层年轻干部体验到了超预期、难承受、不规范的“压担子”压力,觉得自己选择了基层工作,“挑担子”是必须的,但这担子的“筐”里不应该什么都装吧?在一些地方发生的以培養锻炼干部“压担子”之名义,在“筐”里乱装东西的做法,如果不及时加以纠正,势必产生不良影响。选择扎根基层工作的年轻干部,有许多是省级党委组织部门经过严格程序遴选的选调生。这些选调生是品学兼优的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作为党政领导干部的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培养。选调生有比较丰富的理论知识、较强的规则和制度治理意识,进入实际工作中,理应得到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关心与爱护。但是如果不分青红皂白、没有计划和事先协商,随意加任务、添工作,个别主管领导甚至违规违纪把完全应该由其个人完成的工作、私事安排给下属代做,势必严重影响选调生心理预期,弱化其组织认同,破坏扎根基层的“心理契约”。
“压担子”既要讲原则又要立规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那些看得准、有潜力、有发展前途的年轻干部,要敢于给他们压担子,有计划安排他们去经受锻炼。”基层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开发、储备优秀后备领导人才和管理干部的宝贵资源。按照中央要求,地方党委组织部门和各级领导,要从事关党和国家事业世代相传、长治久安战略高度和发展大局出发,关心和爱护青年干部,发现有志愿、有实力、有培养前途的优秀青年,有计划地“压担子”,让他们深入实际去锻炼。换句话说,给年轻干部“压担子”,要讲原则、立规矩,依规而行。
各种以“压担子”之名简单粗糙地给基层年轻干部随机、随意增加工作量的行为,都是错误的和有害的;少数上级干部把自己的本分工作、生活私事推给下级基层干部去代做代管的行为,涉嫌违纪违规甚至违法。在给年轻干部“压担子”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四项原则。
第一是坚持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兼顾。组织从人才梯队建设的角度考虑培养后备干部,但在“压担子”时应该关注年轻干部个人的志向、意愿和选择权,尊重和适当兼顾其个人职业发展目标。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保持一致,有利于激发年轻干部勇于“挑担子”的内在动力和担当精神。
第二是明确年轻干部能力。要考察年轻干部是否具有深入群众、善于和群众打交道的能力,同时了解他们是否团结同事、善于沟通协调。具备良好的服务群众意识和团结群众能力,以及发展潜力和培养价值,是成长为优秀干部的必备素质。
第三是注重事中督导与事后评估相结合。“压担子”是为了考察和培养年轻干部,同时所“压”的“担子”即所布置的工作任务,是现实的真实的存在而不是虚拟的设计。为此,在给年轻干部布置有难度的工作任务之后,在进展中要安排有经验的同志予以适当的指导、监督和控制,以防力不从心、经验不足等原因耽误实际工作的完成,也避免揠苗助长,压垮了年轻干部,达不到预期目标。在“压担子”的工作任务完成之后,应该有总结和评价,以积累经验与教训。
第四是做到长期考察和客观评价。通过“压担子”的方式培养和选拔优秀干部,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活动。对年轻干部“压担子”的锻炼,应该是多岗位、长时间的,没有预设的晋升路线图,他们在实践中“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为此,组织部门对年轻干部“压担子”培养和锻炼的做法,没有必要公开肯定或否定,但应该进行公正性和客观性的事后评估,记录在干部档案中,作为选拔任用的一项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