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以生为本”的理念,打造“活泼泼”的语文课堂

2021-10-04王家骏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以生为本小学语文

王家骏

摘要:以生为本,就是要求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一切的理念与行为,都要从为了学生、发展学生、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本文从“以生为本”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的应然状态进行描述,加以对小学语文课堂实然状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打造“活泼泼”的语文课堂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以生为本;小学语文;活泼潑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21)6-047-002

一、生本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的应然状态

(一)语文课堂应联系实际生活

小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受年龄的影响,课堂专注度不够,容易开小差,并且逻辑思考能力也没有发展成熟。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充分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认知规律,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教学。这样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小学语文的课文题材常常是写景、写人、记事、寓言故事或童话故事这几种类型。如果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出示实物、走近自然、触摸小动物、请学生讲讲自己曾经历过与课文有关的故事等形式联系生活实际,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那么学生的学习动力必然提高,学习效率也会事半功倍。

(二)语文课堂应注重生成性

“生成”这个词语,往往与预设相对应。教师在备课时会对自己的教学流程进行预设,就某个问题会有对学生所给出答案的预设。充分的备课当然是十分重要的,但如果在课堂上机械地、僵硬地执行自己的预设[1]。教师全然不顾课堂上生成的各种新回答、新反应,学生呈现的新状态,那么这种预设反而会成为教师身上的枷锁,导致教师成了一个负责组装各个教学环节的流水线工人,全然不能体现教师这一职业的复杂性、艺术性、创造性。杜威曾说:“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2]。语文课堂中的教学过程,恰恰是语文课堂的价值所在。学生在课堂上认真研读、积极思考、互相讨论、表达见解、寻求支持、进行辩论等等行为正是学生的语文素养所形成的过程。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大可不必对课堂中出现的不和谐的声音感到懊恼,也不用为教学过程被学生的问题打断而头痛,更不要试图压制或剔除课堂中预设以外的情况。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解决课堂中所产生的新问题,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丰富他们的语文素养才是我们需要钻研的。

(三)语文课堂应关注生命潜能,彰显生命气质

叶澜老师曾说过“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教学所面向的主体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物质。我们常说“人在课中央”,那么我们教在教学中就应做到“目中有人”。以生为本的小学语文课堂首先应当是互利共生、生命平等的。教师与学生要平等,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要平等。其次,生态的小学语文课堂应当注重学生的发展性,也就是致力于发展学生的生命潜能,而不是功利的以学生现下的成绩或状态来评定他。最后,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应当注重学生的生命气质的彰显。气质这个词比较虚化,我认为狭隘地来说,彰显生命气质就是希望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独立地进行思考,不被他人所左右,并且能勇敢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观点,在语文课堂上能够得到他人认可与支持,得到启示与进步,建立自身自尊与自信的过程,就是学生彰显自身生命气质的过程。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然状态

(一)教师在教学中不联系学生生活

部分教师在备课中,在课堂上没有联系学生既往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没有基于儿童立场来展开自己的教学。这就导致教学时所教授的内容仿佛是空中楼阁,学生并没有相应的基础,在学习时只是机械地将老师输出的内容接收。不联系生活的教学仿佛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经不起时间的洗涤,学生不仅运用起来十分生疏甚至错误,而且遗忘得非常快。

(二)语文课堂不注重“生成”

课堂本身应当是学生巩固旧知,掌握新知的场域,是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施展的场域,是语文能力不断锤炼,语文素养不断提高的场域。在这样的场域中,学生是绝对的主人,教师充当的角色更多的是引导者,指路人的角色。然而,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片面强调课堂的秩序性和稳定性。他们不能接受意外情况的出现,不能接受学生有不同的意见,甚至将此视为教学中的“事故”,他们将维持课堂稳定一致视为第一要务。他们将课堂的教学分解为一个个流程,按流程办事,严丝合缝,没有半点空隙,课堂提问总是选择给出“完美答案”的“好学生”,其他学生机会很少,甚至没有机会。一旦有预设之外的答案或问题出现往往一带而过,甚至视而不见。更有甚者,在公开课中,更是遵循自己的“流程理念”,认为教学就是踩流程,使教学成为了自己的一场“秀”,课堂也成为了他的一言堂,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和淡化,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和创造能力也没有得到训练和提高,学生仅仅成为教师意志的执行者以及课堂知识的接受者,全然没有机会参与到语文课堂的知识学习和自主建构中来。

(三)语文课堂教学中缺乏活力

生本理念中倡导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互相成就、互利共生的。而如果在班级里,语文教师成为了班级里的“主宰”、“帝王”,那么这个班级的师生关系实则是不健康的,班级的学习氛围是缺乏活力的。学生只是成为了教师工作的耕耘对象,是教师工作业绩的承担者与展示者而已。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学生对于教师的畏惧超过了爱戴,导致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起初是有话不敢说,然后是有话不想说,最后造成学生有话不会说的结果。

三、“活泼泼”的语文课堂构建策略

(一)认识语文教学的育人性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语文作为一门语言文字学习与使用的学科,其中也饱含着深刻的育人思想。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将语文教学理解为简单的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而是要从育人的高度来审视语文教学。我们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要聚焦于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是否有了思考方式的改变与革新,学习方法是否有了变化与进步,学习能力是否有了提高与深化,个人审美情操是否得到了熏陶与升华。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语文课堂的教学应当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育人要比育分更加重要。

(二)丰富教学内容的生活性

语文教学与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比如《天安门广场》《九寨沟》《维生素C的故事》《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我和祖父的园子》《父爱之舟》《第一次抱母亲》等等这些课文,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导入这些课文的时候,教师大可以让去过这些景点的学生讲讲自己对美丽景色的所见所想,自己对维生素C或者互联网又有哪些认识,或者让学生谈谈自己与自己父母祖辈有哪些故事。语文课文内容的选材一般都是十分贴近学生生活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加深课文与生活的联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比如出示美丽景色的视频与图片,演示互联网的使用,出示维生素C药品以及出示它的说明书等等。教师将学生的学习内容与生活相联系,有利于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

(三)注重教学过程的生成性

语文课堂应当是众多科目中最精彩纷呈、答案最多、最为开放的。然而,目前却有很多语文老师追求着最优解,以期达到考试时能够做到答案标准、格式统一,成绩名列前茅的目的,这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非常不可取的。以生为本的小学语文课堂,除了固定的基础性知识外,其他内容应当尽可能多的发散与开放,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师不用一昧地强调语文学习中的集体统一,以及课堂教学的秩序稳定,而要把目光转向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踊跃发言的动力,赞赏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所迸溅发的那令人喜悦的火花。

生本课堂中的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无论是学生提出怎样的问题,给出怎样的答案,那都是学生们努力思考后,鼓足勇气后提出来的,是属于学生自主建构的知识,是能够深深烙印在他们脑海深处的。老师应当正视他们的思考成果,认真引导同学们进行讨论与交流,鼓励他们大胆阐述与分享。那么,这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动力的促进,更是对本课教学的深入解读,是语文教学中值得欣喜的生长点与闪光点。学生在大胆表达中,不仅提升了思维品质,而且锻炼了表达能力,丰富了语文素养。

(四)营造活跃的语文学习环境

1.和谐的人际环境

顾名思义,人际环境主要指的是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的师生关系以及生生关系。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营造和谐、平等、共商、共建的课堂教学环境。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而是整个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教师一起与学生感悟祖国语言文字带来的美好享受,发出心中的疑问,表达自己的看法,寻求他人的认同,期待他人的解答,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平等对话,共同探索的学习形式。在这样的形式当中,学生才能够敞开自己的心扉,放飞自己的思緒,将自己的知识与创造融入到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去。

2.活跃的语言运用环境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要想将语文学习好,那么就必须在班级里营造学语文、用语文、爱语文的语言运用环境。

落实到具体实施上,一方面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旧知来学习新知,循序渐进,以达到温故知新,学以致用的目的。另一方面,在班级里,教师平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词语默写比赛、汉字书写比赛、古诗背诵比赛、造句比赛、讲故事比赛、作文比赛等等趣味比赛。有的学生记忆好,有的学生写字好,有的学生作文好,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好,教师尽量兼顾到不同类型学生的长处,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比赛中来,使更多的学生在各种形式的趣味比赛中锻炼自己的语文应用能力,在语文学习中有更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建立自己的语文学习自信。

参考文献:

[1]岳伟,刘贵华.走向生态课堂——论课堂的整体性变革[J]教育研究,2014(8):100

[2]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54页

猜你喜欢

以生为本小学语文
以生为本视野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的有效措施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