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2021-10-04赵丹丹王小霞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数学教学培养

赵丹丹 王小霞

摘要:教学是一个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互动过程,而在这个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交流中,教师不仅要去努力教基础知识,让学生学知識,还要着重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因为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一个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学会数学的方法、学懂数学的关键;一个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可以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学会高效学习,进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习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21)6-021-002

数学教学仅仅通过教师的单方面努力,或仅仅通过学生的苦学都是不行的,因为数学教学是一个双向努力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是需要不断探索、钻研、完善和改进的[1]。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一个问题非常关键,就是如何让这个庞大而复杂的数学教学双边体系进行得有条不紊。这时就要提到一个看似在日常学习中没有特别去教授,但非常有用的东西,那就是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在中学生数学学习中,养成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极其必要且有利的,好的学习习惯为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学生学好数学、学会数学、学懂数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1.培养中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必要性

在中学生数学学习中谈及学习习惯的培养,这是极其有必要的。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极具可塑性,也是接受性学习最重要的时期。而且中学处于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相应学科思想学习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的数学习惯养成,尤其需要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2]。中学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接受能力均非常强,可以很好地利用这点进行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学。找准好的时期去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就会让整个数学学习变得顺利且有章可循。所以在中学这个成长最关键的时期,快速的接受能力不仅要用在掌握本阶段的基础知识上,还要用在从多方面入手去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上。

2.培养中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方法

决定学习成功的五个因素是:动力、基础、方法、习惯、精力,在中学数学学习中亦是如此。而这五个因素中,习惯是其他因素的推动剂,只有一个好的习惯,才能有不竭的动力、坚实的基础、精准的方法和饱满的精力。好习惯让人受益终身,好习惯在学生学习中也是十分有益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学生,容易陷进一味埋头苦学就能取得好成绩、所有科目都用同样无力的方式去学习、做题只追求表面上的多,没有注重质量与数量的结合等等一系列的误区,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学生学习中的这些误区,就要从中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入手。数学思想学习尤其需要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可以从几方面入手:养成自主学习探究的习惯、培养数学思维习惯、规范解题的习惯和培养应用数学的习惯。

2.1养成自主学习探究的习惯

我国中学新的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做好数学教学,教师要“切实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增强用数学的意识,能初步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学会把实际问题归结为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探索、猜测、判断、证明、运算、检验使问题得到解决。顺应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归纳的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自主学习,存在于学生学习的整个系统,既包括学生课前自主预习新知识、课堂自主整合知识,也包括课后自主练习与反思。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就要从课前、课中、课后多方面进行,作为教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课前设置有效的预习作业,有效指的是能起到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更快进入预习任务的作用。这种课前的设置是有必要,且能给予学生一定导向性地、具体体现形式如:导学案、预习问题解决等;(2)在课堂上适时设置探究问题,这些课堂上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的问题,一定是有实时意义的、可行的,能让学生在教师提出这些问题后,把握本节课的重难点,从而解决课前没有解决的问题。这个探究性问题一定也是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3)布置作业要有层次感、梯度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在适合自己梯度的习题中去巩固和查漏补缺。好的课后作业设置可以让学生不惧怕习题,而是在习题中去考察自己掌握了什么,没有掌握什么。只有教师做好了方方面面,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好地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自主探究,不仅是指在课堂上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包含课前和课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探究。具体体现为:在数学解题中,要养成一题多解、题目转化等思维方式转变的数学习惯;对旧知识进行探究,养成发现旧题新用的习惯;最重要的还要养成一种与他人分享、与他人交流、与他人进行知识碰撞的习惯。

自主归纳,即要培养学生归纳知识的习惯,在学习完了一节、一章、一本书后,就需要将这些细碎的知识整合起来,养成及时归纳的习惯。学生还要学会用思维导图、知识框架等知识归纳的形式,对知识进行分块整合;还要学会对一块知识的易错、重点难点、高频题型进行分类归纳,常见的体现形式为:习题集、重难点归纳本、错题本、题型归纳本等。

2.2培养数学思想的习惯

新课标理念中,在中学学习中特别强调注重教师要注重数学思想的培养,学生在学习时,有了数学思想的帮助,就可以知其所以然。所以,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让学生能够掌握数学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在学习高中必修四的三角函数时,要解决三角函数问题,离不开三角函数的图像。只有将三角函数的图像牢记于心,才能很好地解题。所以拥有将数字与图形运用空间想象结合起来的数学能力,对于中学生做题是非常必要的。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3],初等教育阶段,常用的数学思想还有:比较思想方法、假设思想方法、类比思想方法、分类思想方法、转化思想方法、极限思想方法、可逆思想方法等。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多渗透数学思想的习惯培养,习惯养成了才能抬手就来。且只有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才能在解题过程中,灵活找到解题思路,逐步培养出自己的数学思想习惯,最终在解题时得心应手。

2.3培养规范解题的习惯

数学教育中真正发生数学的地方无一例外地有数学解题活动,那如果当一个学生没有勤奋而得法的解题训练,就根本谈不上掌握数学,因为数学解题是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在中学生数学教学中,培养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更好地培养其解题习惯,就要首先了解中学生在解题时失分的原因。普遍调查可知,中学生在解答数学题时,失分情况主要的原因有:没有考虑全面、读不懂题、没有做题的步骤、直接盲目地去做题等。中学生在改正数学题时,也会出现一直处于木偶状态:老师黑板上讲解,学生在底下不管是否弄懂就无意义地抄写的问题。那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关键就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做题习惯。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改正不良的做题习惯,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步骤,从而真正学会解决数学问题。

因此,“怎样解题”“怎样学会解题”,从来就是千百万学生心头的一个问号,从来就是千百万数学老师要努力回答的问题[4]。如何养成解数学题的“习惯”呢?就要从解题的三步程式入手:

第一步:简单模仿

即模仿着教师或教科书的示范去解决一些识记性的基础问题,加深印象,初步掌握,每堂课的当堂练习就属于此。教师在这一阶段应指导学生课堂学、课后悟与整理,不要本末倒置。

第二步:反复练习

即通过多做题、做层次逐步提高的题,去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掌握更多的题目类型,建立更广泛的数学联系。教师要告诉学生,多做题是要多用心去做,不是盲目刷题,高效且有思考的做题当然越多越好。

第三步:自发领悟

即在模仿与练习的基础上,在积累与体验的过程中,领悟解题规律、形成数学直觉。

在求解一道题目时,有久思不解间的突然明白,有长期积淀后的豁然开朗,但这一切常常是直觉的,连自己也说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这正是前两步内化的结果,形成了解题的基本程式。这种程式体现了:接受记忆—练习巩固知识—顿悟提高层次[5]。

2.4培养应用数学的习惯

“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要培养学生这样的想法,让他在生活中以发现数学的眼光去将数学融入生活。

以近几年的中考、高考题中出现的应用题为例进行分析,各种类型的题均有出现,而其涉及到的背景面更是甚广。遇到这类题时,就会发现培养应用数学的习惯有多重要。题目给出的背景有涉及校园活动的实际解决问题,如2019年陕西中考20题:小明测量古树;有响应时代的热点问题,如2020年重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20题:“垃圾分类人人有责”;有讨论体育项目的比赛问题,如2019年陕西省理科數学18题:乒乓球赛制;有谈及企业经营情况的问题,如2020年重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18题:重庆火锅店经营方式;还有普及中华悠长文化的问题,如2019年陕西省理科数学16题:中国悠久的金石文化,2019年全国卷理科数学6题:《周易》中的“重卦”……所以可见,数学存在于生活之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那么如果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这些东西,学生将数学融进生活时,这些题就会由“陌生人”变为“熟人”,何谈读不懂背景呢?

综上,要想学好数学,首要任务就要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数学学习中,配合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就会收获好的学习效果,就会为在数学的天空里遨游插上翅膀。

参考文献:

[1]张德利.数学教育70年(一)——回顾[J]基础教育课程,2020(02):9-18

[2]十三院校协编组.《中学教学教材教法》[M]北京:高等学校教材,1987.10.1;4-5

[3]张先波.中学数学思想的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4]吴增生.数学思想方法及其教学策略初探[J]数学教育学报, 2014,23(03):11-15

[5]王沛钰.立足数学知识渗透数学思想[J]福建中学数学,2017(10):20-22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数学教学培养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