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序列化读书笔记活动助推名著阅读发展研究

2021-10-02邓敏珊

高考·中 2021年6期
关键词:序列化名著阅读读书笔记

邓敏珊

摘 要:部编版语文教材将名著阅读系统化,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大大提升了名著阅读的语文地位,广州中考今年也开始试水8分的名著附加题。种种大刀阔斧的改革让教师必须正视名著阅读的重要性。本文尝试用序列化的读书笔记,以每周一次训练的方式助推,以期达到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深入名著閱读的目的,实现语文名著教学的价值。

关键词:名著阅读;读书笔记;序列化

引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七到九年级即中学学段学生应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1]温儒敏:“倡导名著阅读是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是为其人生‘打底子’的需要。”[2]

多样的名著阅读活动能提升中学生的名著阅读素养,本文探讨名著阅读中的“读书笔记”活动,论述读书笔记序列化的可行性。

读书笔记,指的是阅读书籍杂志等资料时,抄写内容或写下自己的心得的文字。范围很广,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本文所论述的读书笔记专指在校学生设立专门的用于记录阅读名著时发现的精彩之处和心得的笔记。

名著的读书笔记如何做才合理,很少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研究,当下大多的读书笔记似乎是为了完成阅读任务而粗设的常规做法,部分做法并没有考虑可行性及能否达到阅读目的,导致出现学生一直在做读书笔记,但阅读效果却不甚明显的问题。

(一)大杂烩,企图一步到位式

此种读书笔记的样式比较混杂,在单次的读书笔记中布置学生把作者作品介绍、好词好句、名句赏析、读后感受、提出疑问等所有要素堆积在一起完成,一部动辄几万字的名著,企图通过一次概括考查学生的阅读效果,往往让学生水过鸭背,成果粗劣粗浅。

(二)好词好句摘抄式

部分学生在做读书笔记时没有方向方法,为了读写结合,让名著的阅读有效地促进写作,直接摘抄好词好句,这种方法在理想化的程度上确实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于一部文字量如此大的名著,学生以完成作业的目的机械抄写,搜索的目光就会放在文字本身而非语言感悟,摘抄后能记住并运用的更是凤毛麟角。

很多老师为课后布置学生阅读名著发了愁,如何检测学生“已读”不容易,只能让学生用笔墨保留物理记忆痕迹。名著阅读没有教参指引,教学随意性强。读书笔记该做什么,该怎么做,能否有一套按一定的逻辑分布、系统较为完整的方法,为中学生的名著读书笔记提供示范意义的指导至关重要。

一、“序列化”名词解读

笔者对上述观察进行了思考,并在名著阅读的读书笔记中进行试验实践。教师可以通过序列化的设计引导学生对名著内容进行梳理探讨,对名著语言进行感知运用,对名著传达的观点要旨、作者的情感态度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什么是序列化?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对“序列”的解释为:(一)依次论述;(二)按某种档次排列;(三)档次。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应当遵循两个序列:第一是学生认识能力发展序列;第二是科学知识逻辑结构序列。”[3]

根据汉语词典和加涅的理解,“序列是一种具有顺序性和逻辑性特点的相对静态的操作依据,其相关内容的各要素在整体上和相互之间有着恰当的关联性和适应性。”[4]

二、序列化读书笔记操作步骤

序列化可以把读书笔记变得可操作、便演示。通过有序化的训练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感知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一)“展现个性”封面设计

展示个性是中学生自我成长的第一步,读书笔记如像一般的笔记本一样,恐怕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按喜好设计封面,给读书笔记起一个彰显个性的名字。自己设计的东西哪怕不那么完美,但一定是独一无二的。基于学生这种心理,读书笔记的封面设计就是给笔记本赋能,唤起学生潜在的重视感。

(二)“书间笔痕”阅读批注

毛主席用“三温四复”式做内容摘录,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圈、杠、点等符号,作批注及在原书上改错纠谬;华罗庚用“厚薄法”,读书时做深入探讨,在每页上加添备注,补充参考资料;列宁用“批注阅读法”,在书页空白处随手写丰富的评论、注释和心得。

批注是学生与文本的深度对话,学生在批注时会调动知识储备,根据个人情感体验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理解。批注内容范围广,形式多,可以最大限度还给学生阅读的自由,让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获得独特的艺术体验,将个人融入作品中探究成长,满足学生体验和情感的内需。

读书批注建议重点篇章重点读,可每次选择两三个章节细读并进行批注,每周布置两三次批注作业,圈圈点点,心有所感,笔墨追录。学生从以下角度进行批注:

1.语言特色

选句:他们的拉车姿势,讲价时的随机应变,走路的抄近绕远,都足以使他们想起过去的荣光,而用鼻翅儿扇着那些后起之辈。《骆驼祥子》

批注:“扇”字生动有趣,描写了他们曾是高等车夫的自矜,把鼻子一扇,传达一种轻蔑。

2.人物评点

选句:她是一个精通礼节的妇人,说我们不应该空等着。《父亲的病》

批注:“精通礼节”,联系《琐记》和《父亲的病》进行分析,这个词语分明体现了鲁迅对衍太太的讽刺。

3.联想共鸣

选句: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五猖会》

批注:感同身受啊,有时候真的不了解大人们的想法,似乎不肯让孩子肆意玩乐。

4.写法剖析

选句:这些小家伙举起前臂自卫,骄傲地穿过蚁群,不用躲躲闪闪,反而能把蚂蚁撞到一边。《昆虫记》

批注: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把小螳螂的神气写得生动可爱。

5.援疑质理

选句:之所以兴奋,是因我前面摆着一条探险的旅程,要去探索一个跟紫禁城的中古光辉时间上相隔数百年、空间上相距数百英里的地方。《红星照耀中国》

批注:“红色的中国”为什么具有如此大的魅力让斯诺兴奋不已?

(三)“沉浸情节”内容概括

名著主要内容概括是名著读书笔记的关键,知其言知其所以言。Crawley和Mountain(1995)应用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法,将阅读过程分为三个层次:字面阅读、解释性阅读和批判性阅读。字面阅读指的是通过阅读识记和理解文本信息,就思维活动层次而言,“字面阅读”重在文本信息的获取,是解读文本必须掌握的方法。

关于概括的内涵,当代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认为:“不论是智力还是能力,其核心成分是思维,最基本的特征是概括,即概括是智力与能力的首要特点。”[5]林崇德所言说明了概括的重要性,概括是智力品质的基础,从科学研究上说,概括是掌握规律的基础,科学结论源自概括,缺乏准确的概括无法作出合理的推论;从教学实践来看,概括是掌握概念的前提,学习迁移的实质就是概括,只有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学生才能掌握并运用知识,从而培养学科能力。

学生读书笔记的主要内容概括可以采用以下形式表现:

1.章节概括法

有的名著章节分明,可采用此种方法,如吴承恩的《西游记》,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适合采用章节概括法概括主要内容;法布尔的《昆虫记》以独立章节介绍各种昆虫,用此概括法可使脉络清晰。

2.主要情节概括法

也称为“舍次取主法”,是根据文本的主要情节进行整合概括的方法,此法可避免细枝末叶影响概括重点。如老舍的《骆驼祥子》,主要情节是祥子的三起三落,可以据此概括主要情节。

3.主人公线索概括法

小说中的“人物”是三要素之一,把握住主要人物,以人物的发展为线索,可以快速把握全本内容。如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以主人公简·爱为线索,描写了她从寄养在舅舅家到最终寻找到真爱;老舍的《骆驼祥子》同样可以以祥子作为线索,描写祥子从积极乐观到堕落的个人变化。

(四)“抒怀动情”读后感悟

读后感,即“读后感受”,是指读完书籍后,把受到的启发和感受写下来。内容包含文本的哲理和意蕴、联想和迁移、探究和评价。读后感可以从“点”出发,从一个点引发思考感悟;可以从“线”出发,抓住一条线索展开分析;也可以从“面”出发,抒写总体感受。

写读后感注意契合文章的主体内容,对阅读文本进行延伸,由浅入深解读文本,表达观点和用论据支撑观点,写出切身感受。读后感的一般架构:开门见山引出作品——简练清晰概括情节——素材分析表明观点——结合自身分析扩展——总结全文升华观点。

(五)“与时俱进”拓展融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读书笔记也应顺流增加变式,让读书笔记的形式更加新颖,内容更加丰富,内涵更加深刻,更符合学生的年龄成长特征。教师可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或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信息,拓展文本内涵,发展深层思维。通过读书笔记拓展名著阅读的广度与深度,从广度来说,是对名著内容的再次呈现和解读,将一本书读厚;从深度来说,是在强化名著理解的基础上让名著的精华滋养身心,使写下的内容更容易融入自己的身心,促使你把一本书切实地转变为自己的无形财富。以下以七年级名著为例,设计读书笔记的专题,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专题中归纳思考,深入阅读内涵。

示例一:《朝花夕拾》

1.设计《朝花夕拾》思维导图;

2.《朝花夕拾》人物分类集合:鲁迅佩服的人、鲁迅讽刺的人、鲁迅怀念的人;

3.《朝花夕拾》少年鲁迅和中年鲁迅对比面面观。

示例二:《西游记》

1.制作《西游记》冷兵器谱;

2.《西游记》师徒四人在现代适合从事什么工作;

3.《西游记》有哪些女妖精?她们分别有怎样技能。

示例三:《骆驼祥子》

1.设计祥子的朋友圈,注意人物的语言跟人物性格切合;

2.以第一人称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祥子的自传;

3.假如祥子在孙侦探敲诈时反抗了,情节会有怎样的走向?

结束语

美国密歇根大学托马斯·福斯特教授认为,积极而投入的阅读对一本小说的生命力来说是决定性的,同时它也能充实读者的生命。在部编版教材对名著阅读提出更高要求的基础上。改变观念,增强改革意识,用大量的读书笔记培养学生真正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教师作为引导者,应通过序列化的读书笔记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质疑、总结、评判等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提升思维品质和阅读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參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温儒敏.倡导名著阅读,还需讲究方法[J].创新人才教育,2015(1).

[3]应雅娟.高中作文教学序列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4).

[4]王佳.高中小说阅读教学内容序列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6(9).

[5]林崇德.学习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本文系广州市花都区2020年度教师教研课题

课题编号:HDJSJY2020218

猜你喜欢

序列化名著阅读读书笔记
爱读书与读书笔记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四招”记好读书笔记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初中生写作序列化实践与思考
关于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探讨
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思考
培养农村学生阅读名著能力浅探
分层次序列化训练增强考场写作的增分因素
对“失序”的习作教学之思考和把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