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的打开方式

2021-09-30戴法党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深度学习小学数学

戴法党

[摘  要] 任务驱动是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的一种有效打开方式。在数学教学中,“准备性任务驱动”是打开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的“认知阀”,“针对性任务驱动”是打开学生深度学习的“思维阀”,“拓展性任务驱动”是打开学生深度学习的“跨界阀”。通过任务驱动,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 任务驱动;深度学习;小学数学

深度学习是智能化社会中学生学习的一种主流方式。深度学习相对浅层学习、被动学习而言,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索式的学习方式。任务驱动是学生深度学习的一种有效打开方式。所谓任务驱动,是指“通过设计任务,来引发、维持学生的数学学习”。当学生置身于任务之中,能产生有效的内驱力。在任务驱动学习中,任务设计是基点,任务实践是核心,任务评价是关键。任务的种类有很多,具体而言有体验性任务、探究性任务、创造性任务和应用性任务等。相对于一般性的学习而言,任务具有严谨性、逻辑性、序列性等特质,它关联度高、涉及范围广、学习质量优。通过任务驱动,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准备性任务驱动:打开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的“认知阀”

所谓准备性任务驱动,是指“以任务驱动学生独立进行准备的学习”。准备性任务驱动,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发掘学生數学学习的创造性。准备性任务驱动,是打开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的“阀门”,能盘活学生的数学学习,帮助学生进行良好的数学学习准备。

1. 设计“闭合性任务”

准备性任务,是“基于教材的一种任务设计”。这样的任务设计,需要教师深入研读教材,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关联。基于教材的任务设计,是一种闭合性学习任务的设计。也就是说,学习任务是基于数学教材、在数学教材之中的。比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笔者设置了这样的闭合性学习任务:探究“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探究“比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的规律”及“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等等。这样的闭合性学习任务,能让学生展开独立的准备性学习,能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技能。在闭合性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能自主解决相关的问题。

2. 设计“开放性任务”

开放性任务是指“基于学生经验的任务设计”。基于学生的经验,就是要求学生走出教材文本,而将数学知识拓展、延伸。一般来说,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板块中的内容都可以采用开放性任务设计。开放性学习任务可以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可以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等等。比如教学“蒜叶的生长”,我们设置了这样的开放性学习任务:选择一些饱满的蒜瓣,将它放置在三个盆中,其中两盆放土(一盆放在阳光下,另一盆不放在阳光下),一盆放水;观察并记录根的生长,观察并记录蒜叶的生长。这样连接学生经验、生活的开放性设计,能触发学生知识背景,唤醒学生的已有认知。走出教室、走向生活,是开放性学习任务的重要渠道。

二、针对性任务驱动:打开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的“思维阀”

数学思维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核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设计针对性任务,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的放矢。针对性任务往往是针对学生数学学习的重难点而设计的,它能切入学生数学学习的最近发展区,针对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问题、困惑等展开启发、引领。针对性任务能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催生学生的数学想象。通过设计针对性任务,能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从而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

1. 设计“协商式任务”

“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协商式学习任务是指制定一个合宜的学习任务,让全体学生围绕这个任务而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协商式学习任务,能让学生进行多元思考、探究。比如教学“梯形的面积”,教师就可以通过协商式学习任务,驱动学生展开多元思考、探究。梯形的面积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的面积?可以怎样探究?这样的任务就是一种协商式学习任务。每一位学生基于自身不同的经验,基于自身不同的认知特质,能够展开多样化的思考、探究。围绕着协商式学习任务,有学生将梯形转化成长方形,有学生将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有学生将梯形转化成三角形,等等。协商式学习任务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补充、取长补短。有时,不同的思想、方法之间还会产生激烈的冲突、碰撞等。协商式学习任务,有助于学生对数学问题、数学知识等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

2. 设计“表现式任务”

如何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具有个性?如何让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成为机械的思维、重复的翻版?笔者认为,教师可以设置表现式学习任务,驱动学生展开个性化的思考、探究。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赋予学生独立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展开个性化的思考与探究。比如教学“圆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笔者根据圆的特征,在不同的阶段设置不同的表现式任务。如在导入新课阶段,要求学生画一个圆,可以用圆形物体画圆,可以徒手画圆,也可以借助画圆工具——圆规画圆;在新课进行阶段,要求学生在纸上画出大小不同的圆,以提升学生用量角器画圆的能力;在学生认识了圆的本质特征之后,要求他们思考、实践在操场上画一个圆;当学生掌握了圆的相关知识、形成了画圆的相关技能之后,引导学生用圆规画出美丽的图案;等等。这样的任务设计,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断进阶,数学延伸到美学领域。通过布置挑战性的任务,不断给学生制造“麻烦”,进而让学生在迎接挑战的过程中不断进步,让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展现。

三、拓展性任务驱动:打开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的“跨界阀”

1. 设计“专题性任务”

专题性任务,是指“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的状态,设置的能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可持续性发展的学习任务”。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促进学生展开反思性学习。比如教学“多边形的面积”之后,为了深化学生对图形面积的认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设计了“校园的绿地面积”的专题性任务。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计算,更需要测量。教学中,我们又设计了两个专题性学习任务:一是探究校园的总的绿地面积是多少;二是探究校园的人均绿地面积是多少。要完成这两个专题性学习任务,学生需要设计活动方案,需要进行实地测量,需要对草坪、花圃、树木等的面积进行汇总统计。借助专题性学习任务,学生能积极地搜集材料、实地测量,并且主动地搜集数据,灵活地运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等等。专题性学习任务,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反思技能,更有助于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

2. 设计“应变性任务”

拓展性任务是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自然延伸,而应变性任务则是根据具体学情,不断生成任务,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实现“知能合一、知用合一”。应变性学习任务,有助于培养学生面对新的问题时能快速生成应对策略的能力。比如教学“百分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按照教材的要求,必须引导学生读写百分数。但在教学前,笔者发现学生已经从生活、实践中学会了百分数的读写。基于此,笔者设置了应变性任务,引导学生认识百分数的意义,认识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与关联,等等。通过应变性学习任务,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富有方向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应变性学习任务,能激发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动机,从而让学生从一个新的视角进行学习。

3. 设计“反思性任务”

拓展性学习任务不仅包括显性的专题性任务、应变性任务,也包括内隐的反思性任务。所谓反思性任务,就是“学生对自我认知状态、思维水平、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的认知”。教学中,教师有必要通过反思性任务,来助推学生深度学习。比如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当学生通过举例的方法,不完全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之后,笔者适时追问,引导学生深入知识的本质之处进行反思:为什么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需要看个位,而判断3的倍数的特征却需要看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这样的反思,既是一种问题反思,也是一种任务驱动。通过这个反思性问题,能让学生展开更为深层的探究。学生在对数的分解过程中,认识到“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3的倍数的特征”的判断方法的内在一致性。由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超越了归纳,而走向了更为深层的感悟。

任务驱动是在教师组织、指导下,探究数学的一种自主性、合作性的实践活动方式。任务驱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更有助于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知识建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教师,要对任务驱动教学进行设计、实施、反馈与评价。任务驱动是打开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的有效方式。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深度学习小学数学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