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分输血在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抢救中的效果观察

2021-09-30王莹

当代医学 2021年27期
关键词:血液学凝血因子弥漫性

王莹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输血科,辽宁 沈阳 110032)

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急重症,多由产科并发症引起,患者常伴有溶血、微血栓栓塞、休克、出血等症状,易造成血液大量流失,并损伤血液中凝血因子活性,故临床在对原发病进行治疗的同时,仍需通过血液输注,及时补充缺失的凝血因子及血小板,以改善微循环,提高抢救成功率[1]。因全血含有大量的悬浮红细胞,有助于增加患者血容量,并缓解机体缺氧状态,但全血中的凝血因子、血小板等成分较少,单纯的输入全血无法改善成分缺失的情况。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在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抢救中采用成分输血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成分输血组(n=30)和输全血组(n=20)。成分输血组年龄24~36岁,平均年龄(29.87±3.21)岁;孕周37~41周,平均(38.92±0.54)周;原发病因:前置胎盘2例,重度子痫前期8例,胎盘早剥9例,羊水栓塞11例;初产妇19例,经产妇11例。输全血组年龄24~38岁,平均年龄(30.11±3.35)岁;孕周37~41周,平均(39.08±0.60)周;原发病因:前置胎盘1例,重度子痫前期4例,胎盘早剥7例,羊水栓塞8例;初产妇12例,经产妇8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标准[2](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及含量下降;纤溶酶原活性及含量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或缩短超过3 s;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水平>20 mg/L或3P试验阳性;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进行性下降或<1.5 g/L;血小板值进行性下降或<100×109/L。以上实验同时有3项异常,则符合诊断要求);临床资料完整者;无严重精神系统疾病者;无血液性疾病者。排除标准:存在心脏、肝、肾等器官功能异常者;存在恶性肿瘤者;不能配合治疗者;存在感染性疾病者。

1.3 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包括纠正凝血功能异常、解除血管痉挛、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扩容、强支持治疗等,并实施清宫或子宫切除。

1.3.1 成分输血组 依据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输入l~2个治疗量的血小板,给予2 200~2 500 mL新鲜冰冻血浆,2 600~3 400 mL悬浮红细胞,800 U冷沉淀。

1.3.2 输全血组 依据患者出血、血压等情况,输入2 000~2 800 mL全血。

1.4 观察指标 ①分别于输血前后,采集患者4 mL空腹静脉血,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日本希森美康株式会社,型号:CA6000)检测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红细胞比容,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日本希森美康株式会社,型号:1800)检测血小板计数。②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输血后休克、荨麻疹、发热。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液学指标比较 输血前,两组血液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血后,两组凝血酶时间均短于输血前,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均高于输血前,且成分输血组优于输全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液学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血液学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输血前比较,a P<0.05

?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成分输血组荨麻疹1例,发热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2/30);输全血组休克1例,荨麻疹3例,发热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00%(7/2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8,P=0.011)。

3 讨论

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由于前置胎盘、重度子痫前期、胎盘早剥、羊水栓塞等原因引起的,导致血循环中出现胎盘组织及羊水产生组织因子,进而弥散性激活血液内凝血机制,造成血管内广泛纤维蛋白沉着,并损伤器官及组织,临床主要表现为全身性出血倾向。因在凝血过程中,会导致凝血因子大量减少,促使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导致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大量形成,进而影响凝血及抗凝血系统,对纤维蛋白的聚合产生抑制作用,并将血液由高凝状态向低凝状态转变,进一步加重出血,严重影响母婴生存质量[3]。因此,需实施积极治疗,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目前,临床对于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抢救以原发病因的对症治疗为主,并加强生命体征支持,同时,给予冷沉淀物、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等补充治疗,以降低血细胞及相关必要血液成分损失[4]。全血中成分较丰富,含有悬浮红细胞、凝血因子、血小板等,可全面补充患者缺失的血液成分,及时扩充血容量,但其成分含量具有差异性。相关研究发现,全血的成分以悬浮红细胞为主,可较好的缓解患者缺氧状态,但对于部分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因全血中该成分含量较少,对缺失的成分无法逆转,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影响抢救效果[5]。此外,全血的保存以红细胞存活为主,而无法有效保存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全血长时间储存于冰箱中,会减少约50%的Ⅻ因子活性,降低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并在2 d后会全部丧失血小板功能,因此,患者仅通过输注全血,不能有效补充缺失的血液成分[6-7]。而全血大量输注,还可能延长凝血时间,减少血小板,同时,会加重微循环负荷,易诱发代谢紊乱、肺水肿等问题,影响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输血后,成分输血组凝血酶时间短于输全血组,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均高于输全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输全血组(P<0.05),表明在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抢救中采用成分输血可有效改善血液学指标,提高输血安全性。本研究采用成分输血,依据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为患者补充冷沉淀、冷冻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等,可较好的改善凝血功能。此外,对于无需大量扩容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可给予冷沉淀,其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含量较为丰富,在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等治疗中应用广泛,可及时补充纤维蛋白原的缺失。新鲜冰冻血浆与全血类似,含有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在扩容时大量使用,可及时补充患者缺失的凝血因子,进而避免该成分减少而引起的机体低凝状态。此外,因血液中含有毒素、杂质等,会造成患者输血后出现荨麻疹、发热等不良反应,导致急性过敏反应,严重影响抢救效果,而相较于具有复杂成分的全血,成分血因杂质较少、物质较单一,对患者的影响较小,故输血后不良反应较轻微,其血液输注的安全性较高[8]。

综上所述,在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抢救中采用成分输血可有效改善血液学指标,提高输血安全性。

猜你喜欢

血液学凝血因子弥漫性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临床血液学检验规范化培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少见凝血因子缺乏症3例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因素研究进展
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支气管镜技术在弥漫性肺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CT与MRI技术用于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价值对比评价
Bc1-2与Bcl-6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临床血液学检验骨髓细胞形态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凝血因子在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中检测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