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用推上七节骨治疗小儿感受外邪之腹泻的临床观察

2021-09-30胡菁麟

当代医学 2021年27期
关键词:外邪拇指手法

胡菁麟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康复科,江西 南昌 330000)

小儿腹泻是儿科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发于夏、秋季,主要由于消化道细菌感染或饮食不当所致[1]。该病若治疗失时或治疗不当,则可造成阴津枯竭,气阳衰惫,阴阳两伤,甚至威胁生命安全,且该病易久泄迁延不愈,最终严重影响小儿的正常生长与发育。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中医外治方法也逐渐被大众接受并认可,小儿推拿作为一种非药物的治疗手段,更易被患儿及家属接受,然而临床上小儿推拿手法复杂多样,推拿时间较长,可能会影响患儿疾病康复[2]。单用推上七节骨,方法操作简单,易于上手,可随时操作,有助于控制疾病早期病情变化[3]。为分析单用推上七节骨治疗小儿感受外邪之腹泻的具体临床效果,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30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单用推上七节骨治疗小儿感受外邪之腹泻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30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男7例,女8例;年龄3个月~5岁,平均(2.50±0.24)岁;<3岁10例,3~6岁5例;病程0.5~3 d,平均(1.70±0.21)d。观察组男9例,女6例;年龄4个月~3岁,平均(1.61±0.31)岁;<3岁10例,3~6岁5例;病程1~3 d,平均(2.01±0.33)d。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患儿均符合《腹泻病诊断治疗指南》[4]中腹泻的诊断标准;年龄0~6岁;无精神疾病;无胃肠道器质性疾病;符合条件的感受外邪至腹泻患儿。排除标准:有胃溃疡及上消化道出血病史;局部有皮肤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术后采用常规的小儿推拿手法。补脾经:用拇指螺纹面着力,在小儿拇指螺纹面作旋推300次。补大肠:用拇指螺纹面着力,在小儿食指桡侧缘自指尖向指根虎口处直推100次。清小肠:用拇指螺纹面着力,在小儿食指桡侧缘自指根向指尖处直推100次。摩腹:用手掌面在小儿腹部作逆时针摩法5 min。揉龟尾:用拇指端着力,于小儿龟尾穴作揉法100次。寒湿者加推三关、湿热者加推六腑。

观察组只单用推上七节骨。七节骨位置在命门至尾椎骨端成一条直线。推上七节骨操作:用食指,中指指面自下而上做直推300次。分别于手法后12 h及24 h观察两组患者腹泻情况。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腹泻停止时间及治疗前治疗后24 h的中医症状积分变化。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儿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进食量增加,无腹泻症状;有效,患儿精神尚可,但进食量较少,腹泻次数减少或大便成形;无效,患儿腹泻未有明显改善[5]。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中医症状积分:分别在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3、7天评价患儿症状(大便次数、性状、肠鸣、面色异常、食欲、腹胀、腹痛及神疲乏力等)变化情况,用轻(6分)、中(4分)、重(2分)来评估每个症状的严重程度,总分越高表明症状越轻[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腹泻停止时间与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观察组腹泻停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4 h,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腹泻停止时间及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s)

表2 两组腹泻停止时间及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a P<0.05

组别观察组(n=15)对照组(n=15)t值P值腹泻停止时间(h)21.64±2.13 27.64±2.30 7.41<0.01中医症状积分(分)治疗前12.34±3.32 12.56±3.01 0.19>0.05治疗后24 h 25.86±2.12a 20.12±2.01a 7.61<0.01

3 讨论

小儿腹泻属中医“泄泻”范畴,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综合征。该病各年龄均可发病,但婴幼儿的发病率最高,临床上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水样便为主要表现[7]。该病症状较轻的患儿,一般预后良好,但重症腹泻者会因腹泻而伤精耗气,预后较差。现代研究认为小儿腹泻主要是轮状病毒感染,故临床治疗以抗病毒为主,但抗病毒治疗可能会造成肠道菌群失调、肠道生态失衡、细菌的耐药性增加而导致效果不佳[8]。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近年来中医外治法的效果得到广泛认可,小儿推拿作为中医外治法中的特殊疗法,具有调和阴阳、调理脏腑功能的效果,将其用于小儿腹泻的治疗中,能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9]。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为,通过推拿的方法刺激脾经、大肠、七节骨、腹、龟尾、脐、脊7个核心穴位,能起到调节五脏、清胃热、消宿食与止呕的作用,该方法可通过调整人体信息以及系统内能的信号变化发挥治疗作用,并以此达到治疗目的。常规的小儿推拿手法不同于药物治疗会造成肠胃的负担,且推拿所用的介质为清水,无药物作用,并不会对皮肤造成刺激,然而该手法复杂多样,不易上手。单用推上七节骨是治疗腹泻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手法,具有动作简单、对胃肠无刺激、简单、经济等特点,更易于在临床与家庭中推广,因此,单用推上七节骨治疗小儿感受外邪之腹泻的效果显著。

此外,本研究结果还表明,观察组腹泻停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4 h,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为,中医推拿经过揉按与腹泻有关的核心穴位,提高游离酸总酸度及胃蛋白酶的活性,并借此强化脾胃功能、提高患儿机体免疫与小肠吸收能力[10-11]。患儿肠道吸收力恢复正常,腹泻情况可因此得到改善,而患儿疾病症状好转,其中医症状积分也会随之提高。

综上所述,单用推上七节骨治疗小儿感受外邪之腹泻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儿的中医症状评分,改善患儿症状及预后。

猜你喜欢

外邪拇指手法
干眼环境病因及中医外邪属性的理论探讨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绿拇指
从“外邪”探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防治
七步洗手法
“外邪致中”还是“内伤致中”?——说说“真中风”和“类中风”
有趣的拇偶
经验方治疗急慢性咳嗽理论初探
拇指甲中分以远缺损的修饰性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