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音乐文化资源在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运用
2021-09-30王新学徐玉萍
王新学 徐玉萍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市医药学校德体艺系)
一、背景
“红色音乐文化热”源自20世纪末红歌的盛行。红色音乐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中外优秀音乐养分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化形态”。[1]红色音乐文化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音乐文化“既包括产生于特定时期具有红色特征的歌曲、合唱、歌剧、舞剧等体裁的音乐作品,也包括记载这些作品的手稿、创作这些作品的音乐家及其背后的故事,以及音乐理论、遗址遗迹等”。[2]红色音乐文化是红色音乐与依附于红色音乐的其他文化事项结合而成的一种文化形态,红色音乐文化集艺术性、审美性、思想性于一体,是滋养心灵、净化灵魂、提升境界的营养剂。
目前,学界对红色音乐文化的研究视角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从红色音乐文化的整体视角进行研究,这类研究的成果较少,且对红色音乐文化的概念缺乏清晰界定,没有解决红色音乐文化是什么的根本问题;二是从红色音乐文化中的红色歌曲(包括军旅歌曲)这一音乐体裁视角进行的研究,这类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多,但有些学者把“红色歌曲”等同于“红色音乐文化”,对红色音乐文化“以偏概全”的认识,窄化了红色音乐文化的内涵与功能;三是从红色音乐文化中的红色音乐家视角进行研究,这类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界对红色音乐文化的研究视野,但从这一视角进行研究的学者非常少,成果也很少。不管是从红色音乐文化的整体视角出发,还是从其他视角出发,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对红色音乐文化的功能与价值的不断挖掘,这是学界一直探讨的热点,也是红色音乐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二是对红色音乐文化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利用探讨,这类研究成果对如何发挥红色音乐文化的价值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三是对苏区、延安等区域性红色音乐文化的研究,这类研究对地方红色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对于红色音乐文化资源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利用,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政教育、党性教育等方面,其目的在于提升高校教育教学的实效性。红色音乐文化有着深刻精神内涵和丰富文化内涵,极具艺术性、审美性、思想性,深受高校学生喜爱,是破解当下高校教育现实困境的宝贵资源。而且,红色音乐文化与高校育人的结合,可更好地推进文化育人,让高校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复兴重任”[3]。但是,笔者通过中国知网并未找到利用红色音乐文化资源厚植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方面的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红色文化时说:“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4]指出红色文化是凝聚社会共识和国家力量的精神动力。高校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高校学生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发挥好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用红色基因补钙壮骨,弘扬社会正能量”。[5]
二、研究方法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之地,也是中国红色音乐文化的发源地。上海有着丰富的红色音乐文化资源。本研究以上海红色音乐文化资源在上海高校育人中的利用为切入点,从小处入手、从“个性”中寻找“共性”。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在充分考虑高校特色、学科特点等情况的基础,从上海地区部属本科高校、市属本科高校、高职高专三类院校中各选取了不同特色的三所院校,对选定的师生进行问卷定点投放方式调查。本次调研定点下发问卷共计900份,其中,给老师下发问卷共计360份,有效率100%;给学生下发问卷540份,回收有效问卷538份,有效率为99.8%。
三、结果与分析
(一)红色音乐文化资源在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运用情况
理想是指引人前行的灯塔,信念是人战胜困难的利剑。没有理想信念,人的精神上就会“缺钙”,在风雨中就会东倒西歪。红色文化最为核心也最为根本的是凝聚其中的红色精神,它是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形成的优良传统与作风的内在灵魂,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人、先进知识分子、革命志士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气神;[6]是对高校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7]调查发现,当前红色音乐文化在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被利用得并不充分,加强高校红色音乐文化育人作用十分必要。
从表1反映出:“能为高校运用的红色音乐文化资源开发得太少”“学校建立的红色音乐文化资源平台不足”等,是影响红色音乐文化资源在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利用的主要因素。很多学生认为,校园内红色音乐文化相关活动太少;老师认为,受众对红色音乐文化的接受度不足也是影响红色音乐文化资源在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运用的重要因素。
表1 红色音乐文化资源在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运用情况(%)
教育资源的短缺并不是教育资源的数量不足,而是由于现实中种种因素的干扰,影响了教师对身边的教育资源的识别与有效运用。红色音乐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它是红色音乐与文化的集合体,它并不仅仅指红色音乐,或红色歌曲。但在问卷调查中,有5.4%的人错误地认为红色音乐文化就是红歌。对红色音乐文化概念认识的不足,影响了红色音乐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这也是导致人们认为“能为高校利用的红色音乐文化资源开发太少”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在问及“您了解红色音乐文化的主要途径”时,有88.4%的受访者认为,主要是通过观看影视剧和文艺类节目获取红色音乐文化知识的,反映出学校在红色音乐文化教育的匮乏,以及红色音乐文化在高校教育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
而高校红色音乐文化平台建设不足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红色音乐文化资源的限制,目前高校红色音乐文化平台中的资源不够丰富、整体水平不高,从而影响了师生对其的认可度、利用率。二是红色音乐文化平台之间的协调机制不健全,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各红色音乐文化平台处于相互割裂、单打独斗的状态,资源共享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三是红色音乐文化平台的运行与维护缺乏资金保障。虽然红色音乐文化资源平台建设遵循“以用为主 开放服务”的方针,但平台的维护也需要资金支持,资金的相对匮乏,影响了红色音乐文化平台服务的质与量。
(二)教师自身因素对红色音乐文化资源运用的影响
没有教师,就没有教育,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把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是培养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保证。教师是教育资源利用的主体,是高校发展、学生成长成才的保障。因此,老师自身因素对红色音乐文化资源在其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会产生直接影响。
从表2反映出:“老师能否将所授课程与红色音乐文化很好地融合起来”“老师自身有关红色音乐文化的知识储备”,是影响红色音乐文化在其对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利用的主要因素。而且,在“老师能否将所授课程与红色音乐文化很好地融合起来”,将影响到红色音乐文化在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利用这一观点上,老师与学生的看法更为趋同。另外,教师还认为,教师利用其他教育资源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是影响其能否很好将红色音乐文化运用于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原因。
表2 教师对红色音乐文化在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运用的影响(%)
影响教师对红色音乐文化资源运用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知识结构状况,这将影响其对红色音乐文化资源的识别范围、运用程度与水平。二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把握情况,也会影响其能否创造性地将红色音乐文化资源设计到教学任务之中。三是教师对红色音乐文化及其作为教育资源的价值的认识程度,将影响到红色音乐文化在其教育教学中渗透的主动性、积极性。四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高低,将影响其在教学中利用红色音乐文化资源的实际效果。五是教师能否从高校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出发,围绕教学内容与教育目标寻求优质红色音乐文化资源,这将影响高校学生对红色音乐文化资源的接受度。
(三)关于高校学生对红色音乐文化资源接受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注重每一位高校学生的发展。在学校教育中,“学生是学的主体,他人不能替代学生自身的学习”[8],学生是教育资源利用不可或缺的积极参与者、接收者。因此,高校学生对红色音乐文化资源的认知程度、所持态度,将影响到高校学生对红色音乐文化的接受度。
从表3反映出:“学生对红色音乐文化的背景不了解,引不起情感共鸣”“红色音乐文化所表现的生活与现实差距太大”,是影响红色音乐文化资源利用于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因素。同时,根据量表数据显示,对于“影响红色音乐文化资源利用于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因素”这一问题上,学生认为的“适合学生需求的红色音乐文化资源太少”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表3 学生认知对红色音乐文化在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运用的影响(%)
在关于“影响学生对红色音乐文化资源接受度的因素”的进一步调查中发现:学生对红色音乐文化知识掌握不够,对红色音乐文化内涵、外延及其价值的认识不足,限制了学生对红色音乐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同时,受“功利化”思想影响,对红色音乐文化片面、狭隘的认识,以及只看到红色音乐文化娱乐性、艺术性的一面,而忽略了红色音乐文化的审美性与思想性的特征。而这些情况的发生,与学校在红色音乐文化方面的教育不足有着重要的联系。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高校红色音乐文化云平台建设
高校红色音乐文化平台建设,是加强红色音乐文化教育的重要条件。从调查样本可见,人们主要依靠影视剧和文艺类节目、互联网和文献书籍以及校园文艺活动和宣传等渠道了解红色音乐文化。而对于一种文化的学习来说,这种无计划、不系统的知识摄取方式,容易造成人们对事物认识的不全面、不深刻、不科学,而这种知识获取方式可能就是导致“红色音乐文化仅指红歌”等片面认识的一个重要原因。云平台是当今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教育资源与云平台的融合,有利于资源的聚类、共享、升级、推送,解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更新速度慢、共享程度低等问题,从而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9]红色音乐文化的云平台建设,可实现红色音乐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更加系统、快速、高效、便捷地服务于社会。因此,在加强红色音乐文化课堂教学的同时,建设红色音乐文化云平台,让高校师生通过云平台接触到更全面、更丰富、更系统的红色音乐文化资源,显得非常必要。
进一步加强红色音乐文化云平台资源的整合力度。云平台建设之前,红色音乐文化资源通常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被特定的人群所利用,这种资源利用的效能非常低。云平台建成之后,老师、学生、社会人士等,把红色音乐、红色故事,以及依附于红色音乐的遗物、遗址、遗迹等的珍贵音频视频图片资料以及相关的课件、教学案例、论文等提供出来,在后台经认真筛选优化后整合到云服务平台共享,并实时更新。不仅使本校师生通过网络链接可看到、可学习,其他高校师生、社会人士也会有机会看到和学习,从而提升红色音乐文化资源的共享力度和红色音乐文化云平台的服务能力。
进一步完善红色音乐文化云平台资源管理。一方面,提升教师的互联网技术应用能力及应对技术时时更新的能力,为红色音乐文化资源平台建设服务。另一方面,畅通红色音乐文化资源的收集渠道,提高资源筛选力度,丰富平台资源,在大数据的前提下,强化红色音乐文化资源共享,提升共享力度。再者,提升红色音乐文化云平台的体验感。体验感是老师与学生在使用红色音乐文化资源云平台时的第一感觉,体验感的好与坏,直接影响老师与学生对云平台的认可度、使用率、依赖度。通过优化云平台使用流程、丰富云平台资源、严控资源质量,使教师及学生的使用更加便捷,获得更好的体验感。
强化高校与社会各类红色音乐文化云平台的协调机制。如今国内有“红色文化网”“红色文化传承网”“中国红色文化信息网”“上海红色文化资源网”等多个红色网站,以及“红色音乐文化研究发展中心”,学术集刊《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等众多红色资源平台。但平台之间仍需多层次、多渠道的沟通与协调,强化各类平台之间资源与服务的有机衔接和有效融合,以减少红色音乐文化平台建设的重复投入。
加大对红色音乐文化资源云平台的扶持力度。高校红色音乐文化资源云平台应是一种公益性、开放性的平台。但是,其资源建设、平台运行等基础性工作需要有经费投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虽然描写的是军事战略,但红色音乐文化资源云平台建设也应如此。要把平台建设好、维护好、运行好,同样需要投入相应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及稳定的资金保障。
(二)强化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将红色音乐文化渗透于各学科教学
红色音乐文化是历史中形成、沉淀下来的一种文化形态,它蕴含有音乐学、历史学、文学、社会学、美学、思政等多学科的素材与知识,具有跨学科特点。应寻找红色音乐文化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以隐性或显性教育的方式,把红色音乐文化有机地渗透于其他学科的课程教学之中,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对高校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在调查中,对于“老师们是否愿意在课程教学活动中利用红色歌曲、红色故事等红色音乐文化教育资源”的问题,调查样本显示:有76.4%的老师表示愿意,有21.0%的老师表示可以接受,仅有2.6%的老师表示不愿意。在对“不愿将红色音乐文化渗透于教育教学”的老师进行深入调查中发现,这些老师普遍认为,自己课程的信息量本身就很大,教学任务重、进度快,无暇顾及;也有些老师片面地认为,自己的课程属于专业类、技术类课程,无需融入红色音乐文化资源。课程思政视域下,红色音乐文化资源在课程教学中的渗透,需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结构,在“坚持专业素养、职业素养、政治素养、人格素养一体化发展”[10]的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强化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用红色音乐文化熔铸学生理想信念。教师的教育理念,是指导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影响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高校教师能从思想深处意识到自己应有的育人职责,将“三全育人”理念自觉融入工作中,深入把握“三全育人”的方法论要领,“三全育人”才能落到实处。[11]红色音乐文化中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伟大的革命精神,“对我们来讲,每到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都是一种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礼。每来一次,都能受到一次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生动教育,就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12]将红色音乐文化资源融入教育教学,让红色音乐文化进课堂、进课本、进头脑,可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传递给高校学生,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让高校学生永远跟党走,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与担当者。
二是提升教师开发利用红色音乐文化资源的意识。育人资源之所以能够被开发利用,主要在于开发利用者具有自觉开发利用育人资源的主体意识。这种意识是育人资源被开发利用的前提性条件。红色音乐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先进文化,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确方向的不变基因,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武器,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13]教师如果意识不到红色音乐文化资源的存在及其价值的话,就不存在其被利用的可能。教师只有自觉提升利用红色音乐文化资源的意识,才会主动接近红色音乐文化资源、主动思考如何更好地把红色音乐文化渗透于教育教学,进而加以适时、适当、适度的利用。
三是提升教师自身综合素养和业务能力,努力探索将红色音乐文化资源渗透于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提升课堂吸引力与实效性。英国课程研究专家斯滕豪斯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14]德国心理学家海纳特指出,倘若把创造力作为教育的目标,那么实现的前提就是创造型的教师。[15]可见,教师是课程教学的关键。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对红色音乐文化资源的利用,实际上是教师能动作用的体现,是对其知识结构的重建。红色音乐文化作为一种具有艺术性、审美性、思想性的教育资源,其在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利用,可改变单调乏味的理论说教,丰富教学内容、活跃教学氛围、提升教学实效性,同时,可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
四是充分了解当代高校学生的特点,依据高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红色音乐文化的渗透。“当代青年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观念新颖、兴趣广泛,探索未知劲头足,接受新生事物快,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强,对实现人生发展有着强烈渴望……同时,青年人阅历不广,容易从自身角度、从理想状态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世界。”[16]高校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虽然有其局限性,但开展德育不能脱离对学生价值追求的积极引导,不能否认对学生价值诉求的合理认同。[17]只有充分认识高校学生的成长规律与特点,在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采取高校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从高校学生的特点与需要发出,确立高校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践行以高校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根据所教学科的特点寻找恰当的红色音乐文化资源,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进行渗透,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同时,要适应当今高校学生的话语体系,新时代、新故事、新内容必须要有新语境、新表达,以顺应新时代文化潮流,以适应高校学生话语体系的方式把红色音乐文化渗透于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教学之中,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在无形中对高校学生树立正确坚定的理想信念形成影响。
(三)重视以文化人,将红色音乐文化资源渗透于校园环境
马克思主义对育人环境的认识是,人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人创造改变着环境,环境同样也在塑造、改变着人。环境之所以影响人,是因为人的生存离不开环境。环境对人的影响无处不在,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对学生具有价值导向、精神陶冶、启迪人生、规范约束、心理建构和群体凝聚的作用。[18]红色音乐文化是我们在新长征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不竭精神动力。将红色音乐文化融入高校校园环境之中,通过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组织建设、环境塑造、实践活动,推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熔铸高校学生理想信念具有积极作用。
一是将红色音乐文化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学风建设相结合。办学理念反映着高校的办学精神及价值追求;学风是实现人才培育目标的重要条件,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红色音乐文化的基本内涵,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通过顶层设计,将红色音乐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的办学理念、学风建设,以制度的形式保障红色音乐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利用,以培养高校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激发高校学生的内在动力,增强高校学生的凝聚力、向心力。
二是将红色音乐文化渗透于校园网络环境建设之中。校园网络环境是现代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校现代化教学运行的重要平台。科学、合理地利用校园广播、楼宇电视、网站等新媒体的巨大传播力、影响力,让红色歌曲、红色音乐家、红色音乐故事等走进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在“提高校园环境育人的自觉性,营造良好氛围”[19]的同时,无形中向高校学生传输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在潜移默化中坚定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
三是将红色音乐文化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红色音乐文化精神提升校园建筑、校园景观的精神内涵和审美价值,并通过图、文、声、像等形式将红色音乐文化直观地呈现出来,让“校园可漫步、建筑可阅读、文化可触摸”[20],让红色音乐文化活起来、动起来、传开来,让更多的学生看得见、能体验、记得住,更直观地感受红色音乐文化的温度、厚度与高度,增强红色音乐文化的代入感,推动红色音乐文化走进学生、深入人心。
四是将红色音乐文化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根据调查样本显示,有67.4%的受访者希望通过参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的方式了解红色音乐文化。并且,59.2%的受访者认为,非常有必要让红色音乐文化走进校园,发挥其培根铸魂的作用。因此,应将红色音乐文化与校园“自上而下”“由内而外”的各种文化活动、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现场教学、情景教学,推动红色音乐文化走进学生、走进群众。通过学生亲临现场、触摸历史、追溯历史、反思现实,感受红色音乐文化的魅力与真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扩大交流圈,让高校学生在参与校园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弘扬红色精神、提升奉献精神,促进高校学生以自身的实际行动践行“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复兴重任”,强化红色音乐文化鲜活的生动性和巨大的感召力。将红色音乐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让校园成为红色精神的辐射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育心”[21],让校园文化真正成为学习革命传统的课堂,成为增强师生爱国主义情感、培育民族精神、坚定高校学生理想信念的阵地。
红色音乐文化是一种扎根于中国大地的独特文化形态,承载着特定时期党的发展历程与国家的发展变迁,记录着特定时期广大民众的精神面貌,反映着特定时期的社会思潮,凝聚着国家力量和社会共识,是共产党人鲜明政治标识和文化旨趣所在,是凝聚社会共识和国家力量的精神动力,具有鲜明的艺术性、愉悦性、审美性、大众性、科学性、民族性、思想性等特征,深受高校学生一代的喜爱,是新时代对高校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宝贵资源。站在高校育人的视角,充分了解当代高校学生的特点,与时俱进,对红色音乐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可更好地推进文化育人、熔铸高校学生理想信念,让大学生自觉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