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欺凌:提升抑或降低中学生学校归属感

2021-09-30徐柱柱

当代青年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归属感大陆中学生

徐柱柱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校园欺凌问题已成为全球学校教育中的主要威胁,它不仅对学生的日常学校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还日益侵蚀着学生原有的归属感。[1]并且,相关研究表明,长期被欺凌的学校经历会逐渐增加青少年产生自卑、孤独等悲观情绪的风险,也让学生觉得他们在学校生活并不开心,从而逐渐对学校失去信任。[2]

对于中学生而言,中学时代是其人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阶段。一旦学校归属感缺失,便容易会对他们的正在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不利影响。反之,日益增长的归属感则会让每个学生更加渴望得到同伴的认可,并且对集体会更加认同。然而,作为在校园环境中出现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校园欺凌实际构成了学校教育中的消极成分。[3]它不仅阻碍了学生与同伴之间的正常人际交往,也对学生的心理安全感知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学校恐怖,使他们不再相信学校是一个安全的地方,从而常感到恐惧、抑郁、孤独和失落,进而削弱了他们对学校的归属感。[4]

事实上,中国的教师、家长、学校以及教育政策制定者虽然一直都在积极寻找校园欺凌的解决之道,[5]但很少有研究从实证上探索校园欺凌对个人心理发展的影响机制,尤其是关注欺凌行为背后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变化。[6]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大陆的校园欺凌发生频率没有像其他国家或地区那么严重,但最近的国际调查结果却显示大陆学生在学校并不快乐,他们的学校归属感和满意度普遍偏低。[7]有鉴于此,本研究将利用PISA2018中国大陆四省市学生数据的证据,在控制学生个体背景以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后,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分析校园欺凌对中国大陆中学生学校归属感可能产生的影响。

二、研究数据与方法

本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PISA2018中国大陆参与地区的15岁以上中学生样本,此次调查以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四地为代表的中国学生被试共计12058人,剔除无效被试后获得有效样本11831人。其中,男生6148人(52%),女生5683人(48%);初一学生26人(0.2%),初二学生184人(1.6%),初三学生4017人(33.9%),高一学生7467人(63.1%),高二学生130人(1.1%),高三学生7人(0.1%);15岁学生2269人(19.2%),16岁学生9562人(80.8%) 。①本文中15岁和16岁都是指平均年龄。

研究工具主要有校园欺凌量表和学校归属感量表。(1) 校园欺凌量表。校园欺凌一般被认为是一种令人厌恶的特定攻击行为。在这种行为中,欺凌者总是故意不断地伤害他人,并使受害者感到有种无法抵御的不适。实际上,校园欺凌主要通过系统性地滥用暴力,使欺凌者与受害者之间的权力关系处于不平等的状态。[8]其中,欺凌行为可以是肢体上的(如击打、拳打脚踢等),也可以是言语方面的(如取绰号、嘲笑等)以及人际关系上的(如散布谣言、社交排斥或者其他形式的公开羞辱等)。自PISA2015年以来,校园欺凌的评价是通过向学生询问了他们在学校中与欺凌相关行为的经历,并主要调查了他们经历身体欺凌、关系欺凌和言语欺凌等三种欺凌的频率。类似地,PISA 2018校园欺凌评价也主要考察学生在测试之前的12个月中所经历的上述三种类型欺凌的发生频率。[9]其中,相关题项共计6道,整体用于测查中学校园欺凌的基本情况,并由“其他同学故意把我排除在外”“其他同学故意取笑我”“我受到其他同学的威胁”“其他同学夺走或毁坏了属于我的东西”“我遭到其他同学的袭击或推挤”“其他同学散布关于我的令人讨厌的谣言”等类似题目组成,均为李克特式四点量纲。选项从“从不或几乎从不”到“每周一次或更多次”,分别记1~4分,计算这些题项的均分,得分越高,表明学生经历校园欺凌的频率越高。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本量表的信度良好,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0。(2)学校归属感量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正是一种基于信任、认可以及支持而长期维持的学校人际关系。[10]在本研究中,学校归属感是指学生在学校受到他人的认可以及人际交往方面的积极看法和消极感受。在PISA2018测试中,为了调查中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基本情况,项目组研究人员设计了用于考察学生学校归属感的量表,共有6道题所组成,主要分为积极感受和消极感受两个维度,整体用于测查中学生的学校归属感。[11]其中,积极感受方面由“我在学校很容易结交朋友”“我觉得我属于学校”“其他同学似乎喜欢我”等题目组成;消极感受方面由“我在学校感觉像是局外人(或被排除在外)”“我在学校感到尴尬和失落”“我在学校感到孤独”等类似题目组成,也均为李克特式四点量纲。从“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分别记1~4分,计算这些题项的均分,学生得分越高,表明其整体学校归属感越高。②为了合成整体学校归属感指标,此处需对积极感受维度的题项进行反向计分处理,下同。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本量表的信度良好,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2。

由于欺凌等校园暴力行为会阻碍学生与同伴之间的人际交往以及减少他们对学校的信任,因此,为了验证校园欺凌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中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在本研究中,研究者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控制学生个体背景以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后,着重分析校园欺凌对中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实际影响。具体模型一般形式如下:yi=α+βbullyingi+xi+μi。其中,yi是指中学生的学校归属感,α是常数项,bullyingi表示中学生的校园欺凌经历,μi为随机误差;xi为其他控制变量,包括学生个体背景以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ISEI)等因素。

三、研究结果

(一)中国大陆四省中学校园欺凌的基本情况

1.中学校园欺凌现象发生的频率

由表1可知,中国大陆四省市中学校园欺凌现象的总体发生频率低于OECD国家或地区的平均水平。在身体欺凌方面,毁坏或夺走私人物品发生频率更高,而遭遇他人袭击的概率相对小一些;在言语欺凌方面,中学生受到其他同学取笑可能性更大,言语威胁次之;在人际关系欺凌方面,中学生容易被其他同学故意排斥,而被他人恶意散布谣言的频率相对较低。

表1 中国大陆四省市中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频率

2.不同性别、年龄的中学生校园欺凌经历的差异表现

分别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中国大陆四省市中学生经历校园欺凌频率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结果显示,大陆中学生经历校园欺凌的总体表现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其中男生比女生经历校园欺凌的频率更高,见表2。具体而言,中学生在“其他同学夺走或毁坏了属于我的东西”和“我遭到其他同学的袭击或推挤”等身体欺凌方面都存在显著性别差异(t= -13.877,p< 0.01;t= -17.359,p< 0.01),其中,男生比女生更容易被他人毁坏或夺走私人物品和遭遇袭击;在言语欺凌方面,中学生在“其他同学故意取笑我”和“我受到其他同学的威胁”上都存在显著性别差异(t= -19.365,p< 0.01;t= -12.437,p< 0.01),其中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受到其他同学取笑和言语威胁。另外,中学生在“其他同学故意把我排除在外”和“其他同学散布关于我的令人讨厌的谣言”等人际关系欺凌方面也都存在显著性别差异(t= -9.955,p< 0.01;t= -19.268,p< 0.01),其中男生比女生更容易被其他同学故意社交排斥或遭人恶意散布谣言。此外,从年龄来看,大陆中学生校园欺凌经历的整体表现并不存在显著年龄差异,并且在身体欺凌、言语欺凌以及人际关系欺凌等方面也都不存在年龄差异,仅表现为15岁中学生经历校园欺凌的频率略高于16岁学生。

表2 不同性别、年龄的中学生校园欺凌经历的差异表现

(二)中国大陆四省中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基本情况

1.中学生学校归属感的整体表现

由表3可知,中国大陆四省市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整体平均表现低于OECD国家或地区学生的平均水平。其中,在学校归属感的积极感受上,学生的交友态度最为乐观,自我认同感次之,而自我存在感表现最弱;在学校归属感的消极感受上,学生的孤立感表现最为强烈,孤独感次之,而失落感表现最弱。

表3 中国大陆四省市中学生学校归属感整体表现

2.不同性别、年龄的中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差异表现

表4是分别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中国大陆四省市中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差异表现,结果表明,大陆中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整体表现并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但他们在“我在学校很容易结交朋友”和“我觉得我属于学校”等积极感受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t= -5.559,p< 0.01;t= -2.935,p< 0.01),并且男生比女生在自我存在感和交友态度方面表现得相对更好。同时,中国大陆中学生在“我在学校感到尴尬和失落”和“我在学校感到孤独”等消极感受方面也都存在显著性别差异(t= 3.524,p< 0.01;t= -3.425,p< 0.01),其中,女生比男生的校内孤独感更强,但男生比女生的学校失落感更强。本研究还发现,大陆中学生学校归属感整体表现存在显著年龄差异,其中中学生在“我在学校很容易结交朋友”“我觉得我属于学校”“其他同学似乎喜欢我”等积极感受上都存在显著年龄差异(t= -3.172,p< 0.01;t= 5.731,p< 0.01;t= 3.212,p< 0.01)。具体来看,15岁学生比16岁学生在自我存在感、交友态度和自我认同感等方面都表现得相对更好。另外,中学生在“我在学校感觉像是局外人”“我在学校感到尴尬和失落”“我在学校感到孤独”等消极感受上也都存在显著年龄差异(t= 3.793,p< 0.01;t= 4.624,p< 0.01;t= 4.580,p< 0.01),其中16岁学生比15岁学生在学校更容易感到孤立、失落和孤独。

表4 不同性别、年龄的中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差异表现

(三)校园欺凌对中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影响

为了考察校园欺凌对中学生学校归属感的预测作用,本研究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即以校园欺凌总体表现为核心自变量、中学生学校归属感整体表现为因变量,性别、年龄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作为控制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

表5 校园欺凌等因素对中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回归分析

从回归分析结果可知,学生校园欺凌、性别、年龄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中学生学校归属感都有良好的预测作用。其中,校园欺凌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性别,而年龄的影响最小,它们共同解释中学生学校归属感表现总变异量的13.4% 。相较而言,校园欺凌对中学生学校归属感有较大的负面抑制作用。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在控制性别、年龄以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条件下,校园欺凌每增加一个单位,中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就会随之下降0.408。

四、结论与讨论

(一)中国大陆地区中学校园欺凌频率整体较低,但在欺凌类型和性别方面存在差异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大陆四省市中学校园欺凌现象的总体发生频率低于OECD国家或地区的平均水平。其中,被他人毁坏或夺走私人物品、遭遇其他同学取笑以及经历其他同学故意排斥等欺凌形式的发生频率更高;而遇到他人袭击、言语威胁以及被他人恶意散布谣言等欺凌的概率相对小一些。此外,大陆中学生在身体欺凌、言语欺凌和人际关系欺凌方面都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其中男生比女生经历校园欺凌的频率更高。究其原因,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诸如毁坏或夺走他人物品、嘲笑以及故意排斥同学等欺凌行为对欺凌者来说相对更容易实施;另一方面由于男女生社会角色期待的差异,女生往往更加合群并遵守社会规范,而男生更容易出现叛逆和人际关系冲突,故男生比女生遭遇欺凌的可能性也更高。[12][13]

(二)中国大陆地区中学生学校归属感整体较低,并且存在显著年龄差异

根据调查结果,中国大陆四省市中学生的总体学校归属感低于OECD国家或地区学生的平均水平,这说明中国大陆中学生学校归属感整体表现偏低。此外,进一步分析发现,15岁中学生比16岁中学生在自我存在感、交友态度和自我认同感等方面都表现得更好,并且在学校较少会出现孤立、失落和孤独等负面情感。以上研究结论在某种程度上都反映了当前中学生校内幸福感并不高,他们在学校里过得并不那么开心。并且,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负面影响也在发生变化。因为中学生随着入学时间的增长,校内的学习压力和同伴竞争也会加强,从而影响到他们对学校的认同以及同伴关系的维持,进而造成学生学校归属感的进一步减弱。[14]对此,未来教育工作者更应关注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和生活。

(三)校园欺凌对中国大陆中学生学校归属感的负面影响明显

学校是个体长期学习、生活与人际交往的场所,也是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主要场域。本研究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性别、年龄以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条件下,校园欺凌行为每增加一个单位,中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就会随之下降0.408。由此可见,校园欺凌确实对中国大陆中学生学校归属感产生了明显的负向影响。这主要是因为校园欺凌行为会对整个学校的良好环境产生破坏和威胁,从而让学生在学校感觉到恐慌和没有安全感。与此同时,受欺凌者在遭受欺凌后感觉自己身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并渐渐对学校的生活失去了信任,而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以及和同伴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最终导致其学校归属感会出现明显下降。[15]

五、对策及建议

校园欺凌行为对中学生学校归属感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可以从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欺凌防治专题活动、严格管理学生的日常行为、落实家长的参与和监护责任以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互助活动等方面进行干预。

(一)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欺凌防治专题活动

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欺凌防治专题教育是减少欺凌行为的有效方式,因为在活动中所建立起的正面价值观往往是稳定持久的。对此,不同类型学校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去引导学生参与相应的主题活动,如中学生行为规范知识竞赛和校园安全法治讲座等。[16]这些活动的实施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纪律观念,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从而使得欺凌行为的发生频率会减少,进而在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下,学生们会更加肯定自己学校和班级的集体文化;另一方面,被欺凌者在体验专题教育后也会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从而尽可能削弱欺凌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依然选择相信自己在学校的存在价值和成员身份。只有学生真正认同自己所处的集体文化和自身“局内人”身份,才能进一步提升他们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二)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行为规范是中学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校园安全更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现实中,由于学业焦虑和同伴竞争压力让许多学生都无所适从,从而渐渐滋生出许多不良的失范或暴力行为,如毁坏或夺走私人物品、言语威胁和散布谣言等欺凌行为。对此,中学科任教师和班主任需要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严格管理以及强化教育惩戒的作用,如定期开展针对全班学生的防治学生欺凌专项调查,及时查找可能发生欺凌事件的苗头迹象或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的欺凌事件,并对欺凌行为依法依规处置。[17]唯有这样,那些欺凌行为的施暴者才会有所警醒,并逐渐意识到欺凌他人行为的不当和危害,从而进一步规范和约束自身的行为;另一方面,也让被欺凌者在安全的校园环境下不再感到孤独和失落,从而真正觉得学校是安全的、是值得信任的,进而会提高他们的学校归属感。

(三)落实家长对子女的监护责任

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既有赖于学校教育的优良环境,也离不开家长的主动参与和日常监护。因为家长对子女的责任不只是为其提供物质需要和学业支持,还应关心他们的学校生活。对于欺凌者家庭,家长需科学实施家庭教育,切实加强对孩子的看护和管教工作,注意自己的日常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并用正确的方法引导、教育孩子;[18]而对于被欺凌者家庭,家长应增强法治意识,落实监护责任,并掌握防治校园欺凌的相关知识,以尽早地预防欺凌行为对子女日常生活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如经常与教师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生活中遇到的不愉快经历,从而及时化解子女心中的压力和负面情绪。总之,现阶段为了杜绝校园欺凌事件的频繁发生,家校合作至关重要,尤其是要提高家长的教育教养能力,以尽可能弥补学校行为管理和教育惩戒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而最终能够促进被欺凌者很快走出心理阴影,并且更加信任和认可当前的学校生活,进而逐步恢复原有的学校归属感。[19]

(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互助活动

在中学时代,学生会比较注重与同伴的交流,并非常关注自己是否受到同伴的认可,尤其是很在意能否得到班级同学的认可和接纳,而良好的同伴关系实际也有助于减少欺凌行为的发生频率。因为在团体活动中,同学之间会通过人际交往和相互帮助的方式来逐步改善同伴关系,从而增加彼此间的理解和信任,此时无论是直接的身体欺凌和言语欺凌,还是间接的人际关系欺凌,都会相继减少。鉴于此,中学生应多积极参与团体组织的各种互助活动,如以班级为单位,让同一年龄层次的学生经历共同主题文化的互助活动,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和配合以及历经一系列任务解决过程,逐步改善人际关系,并加深对班级和学校信任,从而最终提高他们对学校的归属感。[20]

猜你喜欢

归属感大陆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总量增加,平均收入上涨,城镇归属感较稳定——这代农民工,就是不一样
IQ大陆
北方大陆向
冰之大陆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