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提问能力培养的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2021-09-29邱爱群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2期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提问能力数学教学

邱爱群

摘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乐于提问,敢于提问,对于学生深入去探索相关知识,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程,对于小学生而言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在要巧妙设计问题,并引导小学生积极提问,才会让其数学问题意识得到培养。

关键词:提问能力;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

前言:

让小学生的提问能力不断发展,对于其高效学习课程有重要的帮助。尤其对中高年级小学生而言,大胆质疑、勇于将自己内心的疑惑提出来,会让他们打好知识基础。而且,数学是相对比较难掌握的一门课程,教师在应用有效策略促使小学生不断提高提问能力,会对其将来的发展有更重要的意义。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应用多元化的手段落实授课活动,才会更好达到教学目标和目的。

一、鼓励课前预习,促使主动提问

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知识,相比之下会具有更高的难度。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小学生通常不能完全消化吸收。为让其可以高效吸收数学知识,教师可以指导小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并且,让小学生将自己所遇到的不理解的问题,以写纸条的方式,在课前交予教师。教师在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去恰当调控授课进度,转变授课方式或手段,就会极大提高小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水平。同时,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小学生的提问能力,让其多进行独立思考。对于其综合素质的不断进步,也会有重要的助力。

在指导预习时,教师可以设计导学案。让小学生按照导学案去预习,会使其明确方向,更加高效进行预习。如,教师对“大树有多高”授课时,就可以设计问题:“测量大树的高度,有怎样的步骤?都需要准备哪些物品?”。之后,在让小学生按照这一思路去进行预习。并且,让小学生用纸条将自己的问题写下来。开始授课时,教师也需要准备好竹竿、尺等实践用品。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来到室外,并让小学生分别将写有自己疑问的纸条上交。在教师看过后,在通过授课逐一加以解决。如,有个别小学生提问:“为何要用竹竿来测量大树呢?”教师在实施实践活动时,就可以着重对测量竹竿时,计算比例这一环节着重讲解。让小学生通过实际观察、思考,懂得其中的数学原理。此后,教师再提问:“假设不用竹竿,还可以用什么来没测量大树的高度呢?”。就会使小学生深入思考,并积极分析。与此同时,也会促使其产生新的疑惑并去主动提问。通过预习指导,会有效带动小学生融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并且,还会促使其去发现问题,从而引导其深入探究。

二、提供提问机会,强化提问意识

面对众多小学生授课,教师较难全部顾及到每一名小学生,去依次对其提问,并带动全部小学生积极提问。要让小学生的提问的主观意识更加强烈,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布置提问任务,让小学生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去互相提问。既可以有效让小学生的提问意识都得以强化,还会更深入去培养其提问能力。同时,也会将小学生的提问热情有效带动起来,帮助他们更加细致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可以让小学生之间相互监督,是否完成提问任务。小学生在不断提问过程中,会培养提问勇气,从而勇于大胆质疑。

如,“多边形的内角和”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而且复杂,对于中高年级小学生而言,比较难理解。教师在授课时,就可以先对多边形加以剖析,此后,在让将小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并且,展示一个多边形,让小学生共同去计算其内角和。另外,教师还需要布置小组任务:“每个学习小组中的成员,都要互相提出两个或是更多的问题。并且,要保证问题不可以重复。最终要将综合思考问题就应该要如何解答?结果是如何的?”。通过小组合作,就会使小学生敢于去提出问题,并引导其思维更加独立的思考。在小学生相互监督的情况下,会让全体小学生都积极提问,其提问能力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三、借助比赛模式,激发提问动力

小学生的天性是爱动,好胜心强。教师在课堂上单一去鼓励其提问,未必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应用一定的教学策略,促使小学生主动去提问。对此,教师可以抓住其好胜心强的心理,以数学课程为载体,开展提问题比赛。哪名小学生提的问题最多,而且与教学课程中知识点联系最大,就可以获得胜利。对于获胜的小学生,教师不仅会给予表扬,还会给予奖品。通过这种策略,会让小学生的积极提问的行为更加突出,同时也会让其提问能力、思维智力水平等,进一步提升。教師可以以一节课为比赛时间,在课程开始时,同步开始比赛,当课程结束后,再对小学生的提问情况加以统计,之后再落实奖励。不仅会让课堂整体教学水平大幅提升,还会使小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问动力都得以促进。

如,开展“互联网的普及”授课活动时,教师就需要在课程开始讲明竞赛的规则:“这节课我们来进行一场比赛,在整节课中,哪名同学提问的次数越多,而且提问质量越高,就可以获得奖励。并且,还可以得到教师的表扬。你们说好吗?”。在表扬和奖励的感染下,小学生会积极主动去提问。接下来,教师讲解互联网的知识。并为小学生留出时机,促使其主动提出疑惑。如,当教师讲解到互联网可以下载音乐时,小学生十分感兴趣,就会积极提问:“如何去下载呢?”;当讲解互联网可以查询许多数据资料,小学生会提问:“可以查询学习资料吗?”等。以此,就会让小学生在提高提问意识、能力的同时,巩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还会让他们更加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值得关注的是,教师在此过程中,要补充提问次数累计的内容。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单独记录不同小学生的提问记录,最后,再加以统计。也可以通过将小红花的方式,小学生每提问一次,就奖励一朵,最后在统计小红花的数量,就可以使比赛完美进行,并促进其提问能力得到良好培养。

总结:

培养中高年级小学生的提问能力,对于独立思考数学问题、以及不同知识点,有重要的帮助。教师可以通过指导预习、合作交流、提问比赛的方式,去实际落实培养小学生提问能力的教学目标,不仅可以让小学生乐于配合教师的指导,还会让其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水平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孙平.论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J].才智,2020(08):154.

[2]李军.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5):174+176.

猜你喜欢

小学中高年级提问能力数学教学
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写作兴趣的实践与研究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地域手绘在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在数学建模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谈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的高效率教学行为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