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退为进 把握本质

2021-09-29梁永年

中学数学杂志(高中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压轴考题单调

【摘 要】 借助以退为进的思想对试题的解法、思路进行分析,把复杂问题退到简单问题,退到学生最容易看清楚的地方,经历感受、体验的探究过程,让学生看清问题的本质,从而顺利解决问题.

【关键词】 以退为进;把握本质

1 提出问题

设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2n-13n,问:在数列{an}中,是否存在三项,使得它们构成等差数列?若存在,求出这三项;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这是一道典型的数列“整数解”问题,作为本校模拟考试压轴题的最后一问,得分率很低,全班只有两位同学用特殊值验证出一组解.在试卷评讲前,笔者进行了广泛调研,对于“数列{an}中是否存在三项”,大部分学生都有基本思路,即设存在三项ap,aq,ar构成等差数列.学生的困惑主要表現在:三项之间的大小关系如何确定?还是讨论三种情况?即列出2ap=aq+ar或2aq=ap+ar或2ar=ap+aq后无法确定具体的研究目标,有几位学生为研究问题的方便,设p>q>r,但没有意识去求数列的单调性,导致得不到ap,aq,ar的大小关系,也只能凭直觉列出等式2(2q-1)3q=2p-13p+2r-13r而束手无策.为什么学生想不到运用数列的单调性处理所列出的等式呢?

2 教学分析

若让学生求数列{an}的单调性,则大多数学生能完成,但在具体问题中,学生却想不到运用单调性.究其原因是未能深刻理解问题的本质.学生列出等式2ap=aq+ar后,不能认识到这是不定方程的求解,整数p,q,r不能直接解出.其实,可借助数列的单调性“限值”将等式转化为不等式,然后“逼出”整数p,q,r的值.

怎样让学生接受这样的处理方法呢?直接评讲,学生虽然能听懂,但再次遇到类似问题,也许仍然束手无策.只有让学生多体验感受、多探究思考,学生才能吃透方法的本质,方能灵活运用.站在学生的角度看,这道压轴题确实不简单,可以采用“以退为进”的教学手段,从简单问题人手.学生愿意思考,愿意跟着教师逐步深入,从而自然而然地解决问题.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也能体验到思考的乐趣,更容易认识问题的本质.

3 教学过程

针对以上教学分析,笔者就这道数列题,立足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简单问题入手,通过问题设计,将思维活动引向纵深,找到问题的本质,力图达到精讲一题,通晓一类的效果.

3.1 以退为进

问题1:同学们,这次考试的数列压轴题有一定难度,但它所涉及到的解题策略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为此,先请大家思考一道同类的简单题.题1 设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2n-13n,求满足an=527的所有正整数n.

先设置一个简单的方程,引导学生初步探究,然后逐步深入,让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学生对所用到的方法理解也更深刻.对于题1,学生易想到用特殊值法处理,由an=2n-13n,得a1=13,a2=39,a3=527,发现n=3是满足条件的一个解.还有没有其他解呢?学生自然会继续往下求,能够发现数列的走势,也能断定没有其他解.问题2:很多学生依次求出数列的前几项,发现an(n≥2)随着n的增加而减小,基本确定n=3是唯一解,那么能从严密推理的角度证明吗?

问题2不难,学生容易想到求数列的单调性.由an=2n-13n,得an+1-an=2n+13n+1-2n-13n=4(1-n)3n+1,当n=1时,a1=a2;当n≥2时,an+13时,an<527,故方程只有唯一解n=3.

3.2 循序渐进问题3:我们运用数列的单调性解决了题1,接下来,我们再研究一道与这次考题相近的题目,请大家思考题2,找一找解题思路.题2 设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2n-13n,试问:是否存在正整数p>q,使得a1,ap,aq成等差数列?如果存在,求出p,q的值;否则,请说明理由.

循序渐进,让学生先思考类似的简单问题,学生由题1知道了数列单调性的重要性,他们也许自己能够找到解题思路.首先,容易由a1,ap,aq成等差数列,得到2ap=a1+aq,即4p-23p=13+2q-13q.然后让学生观察该式,思考突破口,应该有学生想到an=2n-13n(n≥2)单调递减,当an大于或等于某一个值时,n都只有有限个解.因为2q-13q>0,所以4p-23p>13,即2p-13p>16.当p=4时,不等式不成立,由单调性可知p≥4时不等式无解;又p=1不符合题意,而当p=2时,有2q-13q=13,得q=1或2,也不符合题意;当p=3时,1027=13+2q-13q即127=2q-13q,解得q=5.综上,存在p=3,q=5使得a1,ap,aq成等差数列.

3.3 自然求解问题4:方程4p-23p=13+2q-13q有两个未知数,我们称这样的方程为不定方程,不定方程通常不能直接求解.对于这个不定方程,我们可以借助数列的单调性,将其转化为不等式,从而逼出未知数的整数解.那么,我们能不能据此解决原考题呢?

问题4总结了题2的解法,指出不定方程的整数解的常规处理方法,继而要求学生解决原考题,这不仅揭示了问题的本质,还让学生的思维不断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学生容易得到:假设存在三项ap,aq,ar满足题意,不妨设p2q-13q>2r-13r,但难以继续处理,需要教师引导.

问题5:我们已经得到数列an=2n-13n(n≥2)单调递减,请同学们从直觉出发,探究这个数列为什么单调递减,递减的速度怎么样?

一般来讲,数学问题中少有类似问题5这样的问题,这是一种非理性的直觉性问题,它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感知预测结论,虽然没有逻辑推理的严密性,但若所预测的结论正确,则能为解决问题提供思考方向.这与新课程理念提出的6个核心素养之一的“直观想象”一致.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分子2n-1与分母3n都是递增数列,但分母增长速度比分子快得多,随着n的增大,an接近于0的速度很快”,然后要求学生继续思考.如果学生基础不好,可能还要教师引导,实际上,到了某一项后,由于an“下降”得很快,任意一项总比其后的一项的2倍大.于是,有如下处理:当p≥3时,ap-2ap+1=2p-13p-4p+23p+1=2p-53p+1>0,又由于ar>0,所以p=1或2.到此,考题也就变成题2.

3.4 深化研究

问题6:我们通过数列的单调性,以及数列增减的“速度”解决了这次考试的压轴题,现将考题适当引申,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题3,看看能不能找到解题思路?

题3 是否存在正整数k和p,使得ak=9ap?如果存在,求出k和p的值;否則,请说明理由.

由前面的探究,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要关注数列的单调性,可以由等式转化为不等式,进而确定不等式解的个数有限.学生都能得到:由ak=9ap,得2k-13k=9×2p-13p,由于an(n≥2)是递减数列且an>0,所以ak>ap,即k

数列增减“速度”的直观思考,学生运用的较少,要着重引导学生思考.数列an(n≥2)单调递减,且减的“速度”较快,要力争引导学生得到结论:对于任意正整数k,如果p比k大一定的“距离”,可能会得到ak>9ap总成立.由此,学生会试求ak-9ak+1,ak-9ak+2,ak-9ak+3,ak-9ak+4等值的正负,很快会发现ak-9ak+1<0,ak-9ak+2<0,ak-9ak+5>0.又当p=k+3时,解得k=2,p=5;当p=k+4时,解得k=1,p=5.

4 教学反思

对于这道压轴题,笔者备课时进行了调查了解、问题研究、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能积极思考,探究热情较高,教学效果较好.下面,再与读者交流几点想法.

(1)讲评质效.一般情况下,题目有难度,常规评讲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难题讲不到位,对班级学生拔高不利.若教师能通过精巧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启发学生认识问题的本质、掌握思想方法,则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讲评的目的.

(2)以退为进.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由于其起点低,能够带领大多数学生思考,让学生都有所收获;又由于其问题的连贯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有利于把问题引向深入,是“拔尖”教学的好手段.若说“以退为进”的教学手段能“补差,推中,拔尖”,有些夸大,但确实能兼顾每个学生.

(3)提高素养.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前提是教师的素养要高.教师不仅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还要有较强的数学专业素养.首先,教师要能认识问题的本质,把问题想清讲透,否则照搬答案,学生怎能接受?其次,教师要有较强的思想性,教师不会想问题,只是机械变式,只能提高学生的基本功,能力难以提高;只有教师会想,才能设计出合理有价值的教法,把学生的解题思维引向深入.

作者简介 梁永年(1978—),男,江苏滨海人,中学高级讲师,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教育与教学.盐城市高中数学教学能手,2020年10月获盐城市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2021年1月获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

猜你喜欢

压轴考题单调
中考压轴题
怎样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一道耐人寻味的中考压轴题
对一道研考题的思考
追踪考题,晒晒考点
一道考题的多解
聚焦绝对值不等式热点考题
世界正在变得单调
现在进行时表将来
单调区间能否求“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