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准思维受阻的“穴”

2021-09-29吴振华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笔者思维语言

吴振华

点拨,既是教学方法,更是教学艺术。所谓“点”,就是迷津指点、精心引导,点燃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心中希望的火花。所谓“拨”,就是拨疑为悟,拨云见日,拨乱反正,把学生从错误、从毫无头绪的困惑中引导出来,帮助学生豁然贯通,厘清思路,掌握规律,发展智能。语文教师要善于把握学情,知己知彼,精准点拨,点准思维受阻的“穴”,让学生拨开云雾,进入晴空的境地。

一、寻找“点”源

点拨,就是要求我们拨在“点”上。这个点通常指重点、难点、疑点、知识拓展点、能力培养点等。假如无的放矢,胡点乱拨,那必然会降低学生探究热情,挫伤学习积极性。如何寻找到“点”源呢?笔者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备课时预测“点”源。凭借教学经验、教学灵感对学生自读文本时的理解感悟和问题回答作出较为准确的预判,猜测种种“可能”,从而确定要拨的“点”。例如笔者在执教马丽华的《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时,设计了这样一个讨论题:文中有不少描写作者痛苦感受的文字,这些文字到底是表现作者的懦弱无能还是乐观坚强?这是一个很有深度、难度的问题,涉及作者的生活体验,对苦难深刻而又独特的思考等一连串的问题,学生不一定能轻而易举得出结论。这就是一个需要点拨的地方。笔者为此预设了具体的点拨方法,引领学生渐渐步入柳暗花明的崭新天地。

2.课堂动态中确定“点”源。课堂教学不是演课本剧,从来不会按计划发生。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可能会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教师要察言观色,深入到小组活动中去,捕捉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动态,发现学生混沌之处。例如学习《桃花源记》一课时,有名学生突然插嘴说:世外桃源与世隔绝几百年,势必造成内部通婚,近亲繁殖,那它最后为什么没有自生自灭呢?这个异样的声音事实上涉及该文的一个重要特点:虚构,是揭示文本主旨的一个重要通道。笔者敏锐意识到这是一个有价值的点拨“点”,于是临时调整了教学计划,顺应学生的思路,结果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3.确定总结性点拨“点”。某一教学环节完成后,一般会安排总结与反思的内容,学生展露可能会不到位,知识结构可能还有不完善的地方,老师必须作补充性启发、指点,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提升思维品质。

二、遴选“点”招

适时、适度、适当的点拨可以助力学生打通关节,化难为易,变困惑为顿悟,绕过拐点,明确方向,拨云见日。有些文本的精妙之处很隐蔽,表面看起来似乎平淡无奇,学生阅读时往往不求甚解,一晃而过,体味不到其中的妙处。有的内容跟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储备相距较远,语言过于艰深,哲理过于深奥,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时教师就要遴选“点”招,进行必要的提醒、暗示、强调、引导、铺垫、追问、类比、纠错、归纳、拓展等,把那些精妙之处点出来,让学生于无疑处生疑,展开深度思考;深入浅出,把那些难点、疑点化解为通俗易懂的内容,便于学生消化、吸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笔者通常运用以下三招。

1.只“点”不“拨”。即只点关键,不给答案,逼着学生重新审视或审读相关文字,积极思维,自己悟出答案。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杜甫既然是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为何要痛骂那些抱茅的群童呢?笔者没有轻易抛出答案,而是让学生联系杜甫身世和诗歌结尾展开深度思考。学生渐渐感悟到:杜甫理解群童的无奈行为,并不是真的在痛骂顽童为“盗贼”,因为他只说“抱茅”而不说“抢茅”,在“呼不得”之后只是“自叹息”而已,这与杜甫忧国忧民、关心百姓疾苦的思想是一致的。

2.“拨”而不“透”。点点,拨拨,撩撩,但就是不点破,半含半露,让学生跳一步再跳一步,逼着其思维向纵深发展,领略文字背后的深刻底蕴。面对仙都美景,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的结尾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为什么无人欣赏这样的美景呢?学生一时一筹莫展。笔者顺势而为,先补充了山水诗人谢灵运的有关生平,接着追问了两个铺垫性的问题:陶弘景的志趣和刘禹锡在《陋室铭》结尾表现的志趣,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结尾表现的志趣有什么异同呢?从“欲界”两字可以看出陶弘景怎样的情怀呢?经过这么点点拨拨,学生如饮醍醐,深刻领会了无人欣赏这美景的真正缘由。

3.点“破”点“透”。有些内容、道理、问题确实深奥或学生基础实在太差,学生已经一片“迷惘”,任憑你怎么“拨”也久启而不发,这时就不必再浪费时间,可以干净利索,直达内核,不留盲点。实践印证“点”招不能一成不变,要随机应变,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文而异。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取得“拨云见日”的效果。

三、把握“点”机

课堂上几十个学生的大脑构成一个庞杂的动态思维场,变幻莫测。教师必须洞幽烛微,见微知著,了然于胸,充分掌握学情,准确把握时机,当点则点,当拨则拨;或个体点拨,或小组点拨,或群体点拨,“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追求温火适度,恰到好处。诱导和激发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开展深度思维,叩开智慧大门,进入茅塞顿开的新境界。那么点拨到底该在什么时候呢?点拨宜在学生一团雾水、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宜在学生处于浅阅读状态之时,宜在学生理解出现偏颇甚至错误,而其他学生没有发现,没法纠正之时,宜在学生受思维定式干扰,产生负迁移之时,宜在各执己见,莫衷一是,学生意见出现分歧之时……“点”机随时可能会出现,稍纵即逝,可遇而不可求。叶圣陶老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教师应贴近学情,因势利导,抓住机遇,切中要害,掌握火候,点准穴位,点石成金,点拨出教与学的和谐之美。《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吴均面对富春江奇山异水心潮澎湃,感慨万千: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一番感慨到底起到怎样的作用呢?学生根据上下文了解到从侧面烘托了富春江山水的巨大魅力,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大自然。显然这个理解是表面的、不到位的。笔者抓住这个“点”机,及时给学生介绍了作者的为人、志趣:吴均为人耿直,不慕名利,不阿谀奉承,不见风使舵,对官场恶风深恶痛绝。他撰写的《齐春秋》如实地记入了齐、梁间的历史,梁武帝“恶其实录”,便焚其书稿,免其官职。他一生中担任的最高官职是奉朝请,这仅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职。原来吴均是一位淡泊名利的文学家。再引导学生对照句中的“鸢飞戾天”“经纶世务”等词语,联系第一自然段中“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这句表达作者游览时真实心态的句子。经过笔者层层点拨,学生意识到这一番感慨其实是吴均的肺腑之言:鄙弃功名,不愿追名逐利,不愿与封建官吏同流合污,含蓄地否定了世俗社会。“点”机不期而来,机不可失,教师必须凭着教学机智,及时捕捉,把它转化为良好的教学资源,收获不曾预约的精彩。

四、锤炼“点”语

点拨性语言旨在点点、拨拨,让学生的思维活动、探究活动、答疑解惑时的逻辑关系回归到正确轨道上来,因此要求表达准确精练,要言不烦,具有导向性、启发性、针对性、牵引性。语调要和谐,节奏要鲜明,力求起到一语开茅塞、一言以蔽之、一发动全身、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有时甚至要采用无声点拨语,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会像童话中的魔棒一样,让学生萌发灵感,醍醐灌顶。点拨时要做到心中有学生,面对优等生话语尽量少一点,而对于学困生则适当多一些。单独点拨时声音要轻,能听到即可,面向全体点拨时声音要洪亮,让每一位都可以听到。点拨性语言具体有联想性语言、类比性语言、反问性语言、假设性语言、评析性语言、追问性语言、拓展性语言、提炼性语言、归纳性语言等等,善于掌握各类点拨性语言的具体特点,指点迷津,画龙点睛,旁敲侧击,拨次见主,拨草见路。变深奥为浅易,化抽象为具体,拓展学生思路,点亮学生心灵。

某著名特级教师执教贾平凹《一棵小桃树》时,在课堂最后环节是这样点拨的:本文开头第一句是“我常常想要给我的小桃树写点文章,但却终没有写就一个字来”,其实谜底蕴含在文中,如果只能用一个字来表明作者对这棵小桃树的感情,你觉得贾平凹会用哪个字?不着急,好好想一想。学生找到了“怜”“弱”“惨”“强”“长”“默”等字。当学生回答“孕”“梦”两字时,这位教师适时点拨:有道理!有梦就能孕育出希望。同学们提出这么多字来纪念这棵小桃树。一个人,一棵树,也许有过一段可怜的时光,也许有过一段悲惨的岁月,也许你曾经是一个弱者,但是你必须坚强起来,只有坚强的人才能生活下去。感激默默长在角落里的树,感激在角落里默默扶持你的人,唯有如此,我们才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通过这番精彩点拨,课堂教学再次掀起了高潮。

精彩点拨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教师要善于进行“火力侦察”,摸清学情,找到思维受阻点,点准“穴位”,做好向导,助推学生走出峰回路转、烟雾缭绕的困境,进入“自动”“自得”“自成”的学习佳境。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校长。

猜你喜欢

笔者思维语言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