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扎根与成长: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三个维度
2021-09-28王亚丰
王亚丰
摘要:青年力量的参与,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做好青年参与工作,需要从回归、扎根与成长三个维度把握。首先,从出走转向回归,是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逻辑起点。“身”的回归应加强物质激励与保障,“心”的回归应培养青年人的责任担当和对乡村的价值认同。其次,向“泥土”里扎根,是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青年人要有扎根基层的决心和韧性,乡村要为青年提供扎根的空间。最后,在奉献中成长,是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目标导向。青年发展成长与乡村振兴的同步推进,能够营造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良性循环局面。
关键词:青年 乡村振兴 回归 扎根 成长
*基金项目:山东大学政管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协同治理视角下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建设路径”(SDZG2019010204)。
2020年,脱贫攻坚战胜利收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新时期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作为在脱贫攻坚胜利成果基础上开启的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我们面对更复杂的形势、更突出的矛盾和更艰巨的任务,必须采取更有效的举措,汇聚更丰富的资源与更强大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运动100周年讲话中指出:“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基于此,在继往开来的关键历史节点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青年力量的广泛参与。那么,该如何充分动员青年群体投身乡村发展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呢?又如何保证进入乡村发展进程的青年持续、高效地输出力量呢?把握好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三个维度,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基本思路。
一、从出走转向回归: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逻辑起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与工业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走出乡村、走向城市。在绝大多数村庄,老人和小孩成了村里的常住人口,农村的“空心化”问题日益凸显。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统计数据,现阶段,我国外出务工人员高达2.9亿人左右,其中有超过1.4亿人都是80后和90后的农村年轻人。青年人的出走,导致村庄失去了活力,乡村的发展建设处于停滞状态。而乡村的停滞与落后,进一步加剧了青年人的出走。“进城”似乎成为了当代青年人奋斗拼搏、追寻梦想的必然选择,“心”的出走现象变得突出。因此,要推进青年力量积极参与乡村振兴,首要的任务是从“身”与“心”两个层面实现青年人由出走乡村到回归乡村的选择转向。
(一)“身”的回归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身”的回归层面,有关部门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激励与保障举措,提高乡村社会建设“大舞台”对青年人的吸引力。第一,加强对青年参与乡村建设的政策扶持。要依据青年身份、领域、职业方向等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的扶持政策。例如,对于青年村干部,要提高工资待遇和生活补贴;对于返乡创业青年,要增强资金支持与技术指导等。第二,加强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状况已成为人们择业时首先考虑的重要因素,”现阶段青年不愿在乡村地区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乡村的公共基础设施难以满足现代化的生活需要。因此,乡村地区加快构建健全的公共服务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能够为青年提供完善的生活保障,增强青年的回归意愿。第三,开拓多元化的回归、参与渠道。渠道畅通,能够帮助青年更加清晰地了解基层乡村的现实需要,更加便捷地参与乡村发展建设的各项事业。例如,山东省的“青鸟计划”通过寒暑假实践实习活动,充分带动了广大山东青年学子回到家乡干事创业。
(二)“心”的回归
在“心”的回归层面,培养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担当和对乡村的价值认同是核心任务。“青年”这一概念不仅仅是按照年龄进行划分的一种群体类型,它更代表着一种社会角色,被赋予了社会期待,承担着相应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市场理性逐渐主导了大多数青年人的行动逻辑,导致年轻人对经济利益盲目追求,对奉献与服务产生心理抵抗。为了让每一个青年明白自身对乡村发展建设的作用和价值,唤醒青年人内心的觉悟,党、团组织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应大力宣传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宣传青年力量之于乡村振兴的不可或缺的意义。同时,应借助主流新闻媒介加强对青年回归乡村的舆论引导,营造出全社会支持、鼓励青年人回归乡村的环境。
二、向“泥土”里扎根: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乡村振兴要有效地吸纳青年力量参与,不仅需要引进青年人才、推进青年回归,更要留住青年人才,保证回归的青年们能够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治理等各个方面作出贡献。乡村留住青年人才的一个根本表现就是,青年愿意并且能够在乡村的“泥土”里深深地扎根。向“泥土”里扎根,要求青年真正融入基层社会,加入乡村发展建设的进程之中,实质性地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各项事业。
(一)“向‘泥土里扎根”对青年自身的要求
要做到向“泥土”里扎根,首先需要青年人自己有决心和韧性。基层工作尤其是乡村工作往往会面临繁杂的日常事务、巨大的工作压力,承受艰苦的生活条件。青年人只有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敢于吃苦耐劳的坚毅品质,才能拥有扎根基层,深入“泥土”的志气、勇气与底气。青年如何使培育自己的良好精神品质呢?一个重要的途径是从他人的奋斗史中汲取力量与智慧。例如,从《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習近平总书记在青年时期,同黄土高原的群众们在山沟沟里同甘共苦、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并一步一步地从迷茫彷徨走向坚定自信的伟大历程。然而,扎根“泥土”是一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人生历练。除了从前辈、伟人那里获得精神上的激励与启示,更需要青年自己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淬炼。“扎根”本就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窄至广的漫长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只有不断克服各种困难与阻力,不断汲取“养分”、学习成长,才能牢牢地立于基层的“泥土”之中。
(二)“向‘泥土里扎根”对乡村的要求
要做到向“泥土”里扎根,还要求乡村为青年提供一种身份的定位与归属,保证青年有扎根的空间与扎根的价值。萧子扬等学者提出了“青年+”的概念,强调要深入探索青年与乡村振兴的内在契合性,以最大程度发挥回归青年的事业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的社會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可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绝不等同于单纯的大力发展经济,让乡村逐渐演变成城市,而是在保留乡村内核的基础上,开拓出科学有效的方式或路径。因此,各地乡村要根据自身特点,推出符合本地现实情况的振兴策略,并结合策略的实施需要引进青年人才,以保障每一个参与乡村振兴的青年人,都能运用自身所学在特定领域、特定职务或是特定事务中施展自己的独特才能。例如,浙江很多村庄利用当地山清水秀、民风质朴的特点,积极开展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现代化的村庄民宿产业,为青年设计师、规划师、建筑师等青年人才提供了施展才能、彰显价值的广阔空间。
三、在奉献中成长: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目标导向
“回归青年”既要向下扎根,也要向上成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作为“圆梦人”的青年,首先即是“追梦者”,青年人不仅要有圆民族“大梦”的责任担当,也要有追寻自己梦想的基础权利。在投身乡村发展建设、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青年人如何贡献力量,还要注重青年人自己能够收获什么。换言之,我们应将“在奉献中成长”作为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目标导向,让青年参与者有所奉献,也有所成长。
(一)“在奉献中成长”的内涵
要坚持“在奉献中成长”的目标导向,必须深刻把握其涵义。“在奉献中成长”的核心内涵是,青年参与乡村振兴不是一个青年单向奉献、付出的过程,在青年参与乡村发展建设的同时,也应该获得自身能力、素质等的锻炼、发展与提升。对青年个人而言,“在奉献中成长”的目标导向同时满足其承担社会责任和提升自我能力的双重需求,能够增强其参与成就感与获得感。青年是一个人成长的黄金阶段,青年时期的经历与收获对人一生的成长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长远来看,“在奉献中成长”的目标导向,能够让乡村振兴中的青年参与者获得更加完满的人生。
对整个国家而言,“在奉献中成长”的目标导向兼顾了社会发展与青年发展两个重大追求。“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成长之于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明确提出,“促进青年更好成长、更快发展,是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根据青年发展理论的观点,“社会发展决定青年发展,而青年发展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与未来空间。”基于此,可以认为“在奉献中成长”的目标导向使得乡村振兴战略与青年发展规划能够同步推进、双向驱动,形成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良性循环。
(二)“在奉献中成长”的实现路径
要坚持“在奉献中成长”的目标导向,必须科学制定实施举措。首先,在国家顶层设计方面,应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与青年发展规划的内在契合性,继续加强二者之间的协调对接,将参与乡村发展建设纳入新的青年发展规划,同时也将对青年的培养、教育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其次,要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青年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加快培育更多符合新时代乡村发展需要的青年人才。例如,可以在高校设立乡村振兴研究机构,培养乡村建设各个领域的高水平“新农人”。再次,加强对驻村青年的关怀照顾,建立弹性的职业发展通道与事业发展路径,允许已回归青年的“再出走”。以乡村青年干部为例,在强调奉献精神、锻炼能力品质的同时,要拓宽职业上升空间。对于能力出众的青年干部,要善于提拔到更高水平的职位。最后,要通过党、团组织以及相关行政机构、社会组织的宣传教育,推动青年自身树立积极进取的价值追求。激励驻村青年充分发掘自身潜能,在乡村振兴的各个领域,勇担重任,争做“中坚力量”。
“只有青年多多的还了农村,那农村的生活就有改进的希望。”1919年五四运动之前,面对农村日益凋敝的景象,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同志在《青年与农村》一文中表达了对青年参与乡村建设的殷切期盼。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历史节点上,面对更加复杂的形势、更加突出的矛盾,乡村的发展建设依旧迫切需要充满朝气、活力与智慧的青年群体积极参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寄语广大青年,“到基层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要实现青年力量持续赋能乡村振兴,不仅要依靠青年群体内心的自觉,还需要各级政府、党团组织、高校、社会组织等有关主体采取有效措施,为青年参与乡村发展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发展空间与价值引导等。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