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综合干预改善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患者并发症的效果
2021-09-28张丽娜
张丽娜
(内蒙古赤峰市第二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0 引言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日趋成熟,透析治疗的效果逐渐提高,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可以清除小分子物质,维持治疗疗效,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从而有效延长了肾病患者的生命期[1]。但是治疗过程中应用的分子物质容易引发并发症,且并发症已经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质量。相关研究显示加强护理操作,降低交叉感染,根据患者在的参数变化进行预防及处理,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确保治疗效果[2]。基于此,本院对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改善并发症效果较好。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74例行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各37例。观察组男、女比为21:16,年龄34~72岁,平均(51.16±4.02)岁。对照组男、女比为19:18,年龄33~71岁,平均(50.67±4.58)岁。两组患者的常规资料对比,统计学结果差异较小(P>0.05)。
纳入标准:(1)患者均满足行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的适应证诊断标准;(2)维持性治疗患者;(3)认知意识无障碍者;(4)经患者及家属同意,且配合相关检查。
排除标准:(1)生命体征不稳定者;(2)合并严重休克或低血压、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严重出血或感染、恶性肿瘤晚期、极度衰竭疾病;(3)依从性差或精神障碍。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血液透析(HD)串联血液灌流(HP),采用血液透析机(型号:费森尤斯4008S)和血液灌流器(型号:健帆HA130)进行治疗。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主要包括治疗前操作说明、治疗后常规护理、用药指导等。
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具体操作如下。
①生活护理:对患者的身体、心理情况进行实时记录及了解,制定及调整更加合理的生活护理方案,在患者身体心理状态较佳时给予健康宣讲,引导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形成正确认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透析时水溶性维生素严重丢失,必须补充足量的维生素等,控制液体摄入,降低过高体重,避免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保持干体重;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对心理不佳的患者进行疏导与焦点转移,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②专业性护理:包括血管通路护理、药物护理等操作,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观察导管的脱落情况,降低交叉感染;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讲解血透的相关指标正常值及异常的临床意义,定期检测生化指标,及时纠正异常指标,并对患者服用药物情况进行观察及处理,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变动或中断。
③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在进行血液净化操作中容易出现低血压、高血压、皮肤瘙痒等并发症,需要做好事先预防,按照标准化规定进行严格操作,密切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倾向,灌流期间严格检测体温等生命指标,并根据患者治疗中表现出的不良反应进行及时处理,调节血泵速度,扩充血容量,减低低血压的发生率;根据灌流后表现出的脸红、发热等症状,推测可能为吸附剂生物相容性较差,可及时给予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预防皮肤瘙痒。
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生化指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型号:奥林巴斯AU480)及对应试剂进行检测,检测指标包括肌酐(肌酐酶法)、尿蛋白(比浊法)、血尿素氮(氨酸脱氢法)。并发症主要包括皮肤瘙痒、低血压、高血压、失眠等事件。
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研究所得的计量资料(生化指标)、计数资料(并发症率),分别以()和(%)表示,由t、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5.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化指标对比
经过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的生化指标(肌酐、尿蛋白、血尿素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化指标对比情况( )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化指标对比情况( )
注:*与护理前相比,P<0.05。
肌酐(mmol/L) 尿蛋白(g/d) 血尿素氮(mmol/L)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52.81±3.67 5.38±1.24*12.66±2.587.67±1.24*17.35±2.36 9.61±2.15*对照组 53.04±3.15 9.62±1.23*12.07±2.879.81±1.56*17.28±2.4314.32±2.07*t 0.277 14.155 0.891 6.262 0.121 9.202 P 0.782 0.001 0.376 0.001 0.905 0.001组别
5.2 不同护理方法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对比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对照组23.53%的并发症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不同护理方法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对比[n(%)]
6 讨论
血液透析(HD)串联血液灌流(HP)是应用于尿毒症、急性肾衰竭等类型患者中的常用治疗方法[2]。血透属于肾脏代替性治疗,通过透析器的弥散/对流对血液进行物质交换,从而排出对机体有害代谢废物,维持机体水代谢、酸碱度及电解质平衡。血液灌流是通过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与吸附剂进行接触应用吸附的原理清除代谢产物,将净化血液回输给患者[3]。串联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延长生存期。但是治疗过程中患者会表现出皮肤瘙痒难耐、失眠、低血压等并发症,增加患者的身体负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4]。基于此,本研究显示,联合综合护理可以针对性改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综合护理是基于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整体性的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及临床不良反应,对表现出的不良反应迹象进行预处理,调整护理方案或增加临床用药等手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5]。相关研究指出,生理及心理层面对患者的自我行为有一定影响,不良的生理、心理状态对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是不利的,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而综合护理通过对患者的生活、专业治疗及并发症进行全面立体护理,可以最大程度改善负性生理及心理状态,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6]。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的生化指标(肌酐、尿蛋白、血尿素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实施全面立体的护理措施,减少生理及心理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相关生化指标[7]。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在于综合护理更注重护理的全面性,格外注重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通过识别并发症迹象,及时进行处理,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8]。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患者中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生化指标及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