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纤维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2021-09-28田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1期
关键词:肝胆胆总管胆道

田锐

(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0)

0 引言

常见的肝胆疾病有肝胆管结石、脂肪肝、肝囊肿等,其中肝胆管结石的发生率较高,其发病原因主要为胆管感染、胆管寄生虫、营养不良等情况,患者在肝区和背部会出现胀痛、发热等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对于肝胆管结石临床上常以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常规的取石手术容易导致并发症,且患者出现复发和残石的可能性也较大。随着科技发展,纤维胆道镜的使用有效缓解了这一现象[2]。本文对进行肝胆管结石手术的患者使用纤维胆道镜进行辅助,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研究,详细情况见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常规资料

将以2019年12月至2020年9月在我院进行肝胆管结石手术的患者共1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8例。其中,观察组男性30例,女性28例,年龄38~78岁,平均(44.32±3.15)岁。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30例,年龄40~76岁,平均(45.28±3.1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资料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资料完整。②临床影像学技术检测确诊为肝胆管结石。③此次实验家属知情,且确认签字同意书。④有自主意识且能够正常进行沟通交流,配合医生治疗。

排除标准:①心脏、肝脏、肾脏等功能不全的患者。②患精神疾病的患者。③相关药物过敏的患者。④不能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

1.2 治疗方式

对照组患者手术方式:采用常规的取石手术。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利用常规方式将患者的胆总管切开至1.5 cm,使用常规器械取石钳将患者胆总管内的结石取出。在取石时,注意动作轻柔,不能将结石强行夹碎。待胆囊管顺畅,且胆汁反流正常后进行冲洗缝合,结束手术。

观察组患者手术方式:在纤维胆道镜的帮助下进行取石手术。首先,使用医学影像设备检查患者的肝脏、肾脏,确定患者的结石数量、大小和位置。然后,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切开胆总管,开始取石手术。利用取石钳将结石取出后,再采用纤维胆道镜对胆总管的切口逐步检查然后取石,利用纤维胆道镜将患者胆总管末端的残石取出。

1.3 评定标准

对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评判,分为:治愈(经医学影像设备检查,患者肝胆管内没有结石,临床病症消失)、好转(患者临床病症减轻,经医学影像设备检查,患者体内结石数量较少且细小,对患者健康没有影响)和无效(患者的临床病症没有消失,经医学影像设备检查,患者体内存有结石数量几乎不变,胆汁流通受到阻碍);记录患者出现残石的人数、病症复发的人数和需要再次进行手术的人数;将两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发热、腹泻、感染、肝功能异常)人数进行统计。(治愈人数+好转人数)/总人数×100%=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使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选择χ2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观察组的患者治疗效果达到96.5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达到86.21%,两组患者的治疗数据进行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n(%)]

2.2 患者的术后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过后,均有残石、病症复发和进行再手术的患者,而观察组患者出现肝胆管结石的残石率、病症复发的患者数以及再次进行手术的患者数均低于对照组,详细数据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对比[n(%)]

2.3 患者出现的并发症

两组治疗后,观察组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达到6.90%,对照组达到20.69%,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如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对比[n(%)]

3 讨论

肝胆管结石的治疗方式较多,最为常见的是采用手术进行治疗。由于肝胆管狭窄且处于肝胆管处的结石分布范围较广,导致对肝胆管结石进行治疗的难度增大。常规的手术取石方式是将患者的胆总管切开,采用医疗器械进行取石,使胆道阻梗的压力减小,胆汁能正常流通。然而使用传统的手术方式治疗后,患者容易出现复发症状,且胆总管内含有残石的可能性较高[3]。由于胆总管狭窄,手术的难度增加,还容易引起患者肝功能异常,出现感染等并发症状,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极大威胁[4]。科技进步,医疗设备更新,纤维胆道镜的应用解决了传统取石手术遗留的问题。患者在进行取石手术时,使用纤维胆道镜进行辅助,利用光学纤维内窥镜可以直接观测患者肝脏内外胆管的全貌,对肝胆管内的结石和残石进行准确记录,极大地降低了残石的可能,为医生的取石手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5]。聂洪鹏等[6]的文章中也表明,对肝胆管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的关键不是将结石完全取出,而是由于胆管狭窄,胆汁无法正常流通,导致患者容易出现结石复发和结石残留的症状。所以如何确定患者的肝胆管结石位置,将患者体内的肝胆管结石取净,使患者体内的胆汁流通不受阻碍是进行手术的关键问题。我院对进行肝胆管结石手术的116例患者进行实验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纤维胆道镜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55%)高于常规手术的对照组患者(86.21%),两组患者的治疗数据进行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手术过后,患者胆总管内含有残石的情况、病症复发的情况以及再次进行手术的人数均小于对照组。对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进行记录,其结果也是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的可能(6.90%)小于对照组(20.69%),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数据进行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表明,在肝胆管结石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利用纤维胆道镜进行辅助,能有效观察患者体内的结石数量和位置情况,使患者术后还残留结石的机会减少,进一步降低并发症的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从而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使用纤维胆道镜辅助肝胆结石患者进行取石手术,能减小结石残留的可能,减少患者复发和进行再手术的机会,并且能有效抑制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治疗具有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使用。

猜你喜欢

肝胆胆总管胆道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腹腔镜胆道手术中Luschka管损伤致胆漏的防治
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