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2021-09-27焦俊菊牟丽莉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13期
关键词:血糖值低血糖胰岛素

焦俊菊,牟丽莉

1.日照市东港区西湖镇卫生院药剂科,山东日照276815;2.日照市中心医院药学部,山东日照276800

现代人们由于饮食结构发生变化,运动量少,工作压力大,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不断向年轻化发展。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1]。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糖尿病并发症,如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等可致残致死[2]。迄今为止,糖尿病可控但不能治愈,临床以药物和胰岛素治疗为主,其治疗目标是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发生时间[3]。近年,胰岛素治疗广泛,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轻者自感不适,重者引发意识障碍,更甚者死亡。因此,该次对该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159例糖尿病患者采取3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59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按照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以往治疗方法的耐受性分为3组。A组53例,年龄为29~83岁,平均(56.0±2.3)岁,男26例、女27例;B组53例,年龄为27~83岁,平均(55.0±2.5)岁,男29例、女24例;C组53例,年龄为24~80岁,平均(52.0±2.9)岁,男33例、女20例。3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后开展研究。

1.2 方法

A组患者行胰岛素强化干预,该组患者多为1型糖尿病或者2型糖尿病临床较重的患者,方法为:皮下注射,36~72 U/d,3次/d;B组患者行甘精胰岛素干预,方法为:皮下注射,1次/d,18~36 U/d;C组患者行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联合降糖药物干预,该组主要为2型糖尿病患者,方法为: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1次/d,18~36 U/d,辅以二甲双胍(国药准字H20023370,规格:0.5 mg×20 s),口服,2片/次,3次/d。3组持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低血糖、过敏发生情况。记录并比较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分别于空腹时、餐后2 h检测血糖。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83%,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9%,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96%。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2.2 治疗后血糖水平比较

C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值和餐后血糖值明显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比较[(±s),mmol/L]

表2 3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比较[(±s),mmol/L]

?

3 讨论

目前临床医学对糖尿病尚未研发出针对性的治愈手段,治疗目标均以控制患者血糖为主,把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减少并发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方法为口服药物或者胰岛素治疗或者联合治疗[4]。胰岛素能够达到治疗效果,但该病需要较长治疗时间,且患者病情或者耐药性不同,易发生不良反应,包括低血糖、过敏、体质量增加、脂肪组织增生、胰岛素抗药性等,影响患者健康,严重者有生命危险[5]。

胰岛素病症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药物[6],人体内由胰脏β细胞分泌产生,是降低血糖的主要激素,还可合成脂肪、糖原、蛋白质等。胰岛素分泌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空腹状态下的胰岛素,另一部分是餐时胰岛素,主要作用是降低患者进餐后的血糖升高,维持餐后血糖水平[7]。糖尿病患者大多数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由于患者应用胰岛素后参与自身糖代谢过程,直接对血糖进行控制,不会让机体产生依赖性。但胰岛素药物类属生物类制剂,可能对身体造成影响,如多发、低血糖、体质量增加、过敏、水肿等。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52.83%,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96%,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9%。通过对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发现主要以低血糖为主。相关报道称,发生低血糖主要与胰岛素种类有关。普通胰岛素低血糖发生的概率比甘精胰岛素低血糖发生的概率要高,这一观点与以往研究结果吻合。而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复杂,整理如下:①使用剂量过大:一旦胰岛素给药剂量超过患者身体需求,极易发生低血糖。相关研究表明,强化胰岛素治疗,低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是普通治疗的3倍多。②使用方法不当:使用前没有摇匀胰岛素。③治疗方法不对:使用胰岛素后没有马上进餐。④混合胰岛素药物配置不达标。⑤月经期妇女。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监测患者血糖,发现低血糖要积极进行治疗。不良反应中过敏反应多因杂质引发,一般发生时间在注射后1~2 h,大多数表现为发痒、发热,偶尔有休克发生。一般可自行脱敏,严重者需要治疗。这一研究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8]。

该研究结果显示:C组餐前、餐后血糖值优于A组和B组(P<0.05),说明剂量相同时,联合用药的效果大于单一用药,但需要密切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医师依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在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时,临床医师要掌握各类胰岛素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和具体表征,合理地行针对性处理,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保障用药安全性。

猜你喜欢

血糖值低血糖胰岛素
CGMS产品显示值与指尖血糖值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研究
运动及饮食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值的影响
测血糖到底用哪滴血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血糖值尖峰诱发多种可怕疾病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新生儿低血糖108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