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在2型糖尿病患者延伸护理中的应用及干预效果的评价

2021-09-27谢小红蔡伟奕黎清现刘丹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13期
关键词:胰岛素血糖微信

谢小红,蔡伟奕,黎清现,刘丹

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广东深圳518110

随着人们饮食、生活方式发生改变,2型糖尿病发病率急剧上升,由于T2DM的发病过程中存在两个重要的病理生理学因素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和胰岛素抵抗(IR),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原则也需针对这两个方面。糖尿病具有病程持续、患病人群广等流行性特征,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正逐年上升,已成为危害国民健康的重大疾病[1]。但当前对患者病情监测的主要方式为门诊复诊,该形式对患者的病情监测效果较差[2]。该研究收集自2018年3月—2019年12月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内分泌门诊164例患者,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及微信群推送糖尿病相关知识进行院外延伸跟踪治疗,使得患者更全面认识自身疾病,以稳定血糖,控制病情,同时观察口服降糖药具体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64例患者均来自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内分泌门诊患者,病程在1~5年。符合1999年WHO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年龄35~70岁,经饮食和运动治疗后FBG仍在7.0~13.9 mmol/L,半年内无酮症或其他严重应激情况,正在服用双胍类药物,或者未服药、剂量稳定两个月以上,获知情同意书者。排除合并严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感染及外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合并进展性、系统性疾病(恶性肿瘤、SLE等);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或近1个月使用者、对降糖药或磺脲类药物过敏者、因药物不良反应停药者。164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院外干预1年组51例,其中男30例,女21例,平均年龄(56.39±8.16)岁;院外干预半年组52例T2DM患者,其中男33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52.66±9.62)岁。不接受干预组61例,男性35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52.66±9.62)岁。3组性别、年龄、血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获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同意。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格列美脲片(国药准字H20057672)起始用量为早餐前30 min,1 mg/次。于纳入研究开始治疗后1周、2周及每3个月采用瑞特血糖仪,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BG)和早餐后2 h血糖(PBG),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每次剂量调整增加格列美脲1 mg,直到FBG≤7.0 mmol/L或最大剂量达6 mg/d。二甲双胍(国药准字H20023371)用法为0.25~0.5 g/次,3次/d。根据血糖调整剂量直到最大剂量,如血糖未达标,则加用DPP4类药物,每组药物都行该药物方案治疗。

院外无干预组患者出院常规护理,每月电话随访1次,了解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叮嘱患者及时复诊,若有问题及时咨询或来院就诊。干预组患者(包括干预半年组,干预1年组)则建立微信糖尿病知识平台,建立微信公众号及微信群,护理人员负责将参与研究患者加入群聊,并加每位患者为好友方便干预,指导每位患者关注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每周推送糖尿病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治疗体会、患者治疗经过等,并上传糖尿病患者检测血糖方法、低血糖处理方法、胰岛素注射方法视频,指导患者自我护理。患者每周汇报2~3次血糖检测情况,专业护理人员进行数据整理及分析,密切留意患者血糖变化。于微信群内开展健康讲座,组织及鼓励所有患者积极交流、提问,解决患者疑惑问题。

1.2.2 检测方法 血糖测定:葡萄糖氧化酶法,采用Hitachi 7170A型全自动生化仪检测。HbA1c测定:高效液相法,使用BIO-RAD VARIANTⅡ高效液相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正常范围为3.9%~6.1%。血脂测定:标准酶法,采用Hitachi 7600型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胰岛素:化学发光发,罗氏601全自动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

1.3 观察指标

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指数(BMI)、血压指标[包括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糖相关水平[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血脂水平[包括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3组资料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年药物治疗后,组内比较:无干预组干预前后DBP、PBG、FINS、HbA1c、L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半年组治疗起前后DBP、FBG、PBG、FINS、HbA1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年组治疗前后:DBP、PBG、FIN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表3。3组干预后对比,干预1年组SBP优于无干预组(q=3.490,P=0.037),干预半年组SBP(q=5.260,P<0.001)和DBP(q=4.070,P<0.05)优于无干预组。

表1 自媒体干预1年组治疗前后各项资料比较(±s)

表1 自媒体干预1年组治疗前后各项资料比较(±s)

?

表2 自媒体干预半年组治疗前后各项资料比较(±s)

表2 自媒体干预半年组治疗前后各项资料比较(±s)

?

表3 无自媒体干预组治疗前后各项资料比较(±s)

表3 无自媒体干预组治疗前后各项资料比较(±s)

?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异常,其显著特征为高血糖,可导致患者合并血管、眼、心脏、肺、神经等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随着时代的变化,微信的普及使得我国通讯进入微信时代,普遍人群均会应用该APP进行及时通讯,故而临床开始将微信平台应用于对糖尿病患者的及时咨询及干预中,以解决患者疑问,增强患者自我干预能力,稳定患者血糖,确定患者安全[3]。董静[4]发现,微信平台护理可更好地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血脂水平,提高患者自我干预能力及服药依从性。

该研究结果显示,3组T2DM患者的血糖、血脂均控制良好,干预1年后SBP、DBP、PBG、FINS均有明显下降,降血糖有效率达100%。3组资料治疗后对比,干预1年组SBP(122.16±15.07)mmHg优于无干预组SBP(125.14±13.58)mmHg(q=3.490,P=0.037),干预半年组SBP(120.62±15.27)mmHg和DBP(72.5±6.66)mmHg分别优于无干预组SBP(125.14±13.58)mmHg(q=5.260,P<0.001),DBP(76±6.51)mmHg(q=4.070,P<0.05)。高血压主要在具有胰岛素抵抗,腹型肥胖和高胆固醇血症的人群中高发。临床研究证实,若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达标(<140/80 mmHg),可显著减少冠心病、卒中及肾病的发生率[5]。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研究显示收缩压每下降10 mmHg,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微血管病变可相应下降10%以上[6]。血压控制是防止糖尿病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的基本手段。该研究显示,纳入干预的T2DM患者SBP控制情况明显优于无干预组,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相似[7-8]。岳建美等[9]使用胰岛素类似物进行院外血糖治疗,治疗前后两组FPG、2 hPG、HbA1c、血脂、血压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也发现纳入干预组对DBP控制水平也具有一定的优异性,SBP、DBP治疗后明显下降,考虑是格列美脲的胰外作用所致。

该研究纳入干预前半年组患者BMI指数明显高于1年组和无干预组,干预后半年组与其他两组对比BM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自媒体干预对体质量水平也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格列美脲治疗后的T2DM患者体质量下降,这和传统的磺脲类药增加患者体质质量有明显区别,与国外大样本研究结果—格列美脲治疗使体质量下降一致,糖尿病干预应用程序的使用频率因患者而异[10-11]。大多数研究没有探讨自媒体使用频率对血糖控制的影响。Agarwal等[12]的一项研究发现,糖尿病干预应用程序不会影响患者的糖尿病干预。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参与者中应用程序的使用率较低。Vehi等[13]发现了糖尿病干预应用程序对血糖的相关影响,与使用频率无关。通过记录患者完成糖尿病教育课程的数量,该研究发现,患者接受干预1年或半年,其血糖控制的改善程度差异不明显。一项定性研究发现,现有的糖尿病教育项目可能不能充分满足2型糖尿病患者的所有需求。线下糖尿病教育课程需要糖尿病教育资源,患者在医院定期参加糖尿病教育课程存在诸多障碍[14]。在该研究中没有提供糖尿病的面对面教育。虽然个体化糖尿病教育强调,但基于自媒体平台的普通糖尿病教育可以节约资源,方便患者,且费用低廉。可作为传统糖尿病教育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传统糖尿病教育的不足。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护理延伸服务中应用自媒体微信平台可取得良好效果,该研究通过建立微信群,及时推送有关糖尿病相关护理知识,指导患者科学饮食以及锻炼,有效解决患者心中疑问,组织患者之间相互沟通与交流,进而使患者更加去全面认识糖尿病,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最终稳定血糖并有效控制血糖。

猜你喜欢

胰岛素血糖微信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微信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微信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