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爱是一种能力
2021-09-26刘迎
刘迎
爱是个永恒的主题,父母之爱,如夏裳冬袄,防暑御寒;友人之爱,如并驾两骥,互助砥砺;师长之爱,如镂金锋刃,督促严明。作为老师,关于爱的主题班会开过多次。但在最近习作教學中遇到的事情敦促我又郑重其事地召开了一次关于爱的主题班会。
事情是这样的。
在小学习作中学生们从三年级开始就在讴歌爱,“爱”已经是大家轻车熟路的习作内容了。可是前两天收到学生书写关于爱的习作时发现,六年级了,学生写的内容依旧是:自己发烧了,父母昼夜照顾自己;在医院看病时父母尽心呵护;忘带作业,妈妈不顾酷暑送到学校;下雨了,妈妈给孩子打伞,自己却淋湿了;老师深夜还在备课、批改作业……看着这一篇篇内容雷同的习作不禁掩卷思考:这些内容的确饱含着人间真爱,但“爱”仅仅是这些内容吗?现今有着丰富多彩生活的孩子感受爱的地方是不是应该更为宽广?感受爱的能力是不是钝化了?是不是爱太习以为常了,就不易察觉了?
我问学生:“你们读了自己的习作感动吗?”
学生们不说话。
“连你们自己都没被打动,那怎么写了下来?”
学生们一脸茫然,说习作时一时想不起来该写什么,没有什么感人的事例。
“你觉得父母爱你吗?”
“当然爱啊!”
“那写作文时你们就选取其中最能打动人心的、令你感动的事例来写呀!”
“爸爸妈妈每天和我在一起,每天都一样呀!哪有什么大事儿,哪有值得写的事呀?老师,我想不起来!”
与学生的交流使我一下子明白了他们无事例可写的症结在哪了,原来生活中不是缺少美、不是缺少感动,而是缺少发现美、发现感动的眼睛;原来在学生们的心灵世界中爱是惊天动地的,平凡生活中没有那么多不同凡响的爱。
看着这些可爱的学生,我想告诉他们,爱在很多不起眼的小事中,在生活的细节里。我深感:感受爱是一种能力。作为老师有责任唤醒学生对爱的感知,一个懂得爱的人才会充满爱心,才会把爱推己及人。
我决定通过主题班会来提升学生感受爱的能力。
从衣食住行入手吧!我了解我的学生,“小吃货”居多。主题班会前我要求学生在家中做实地调查:“同学们,你们都爱美食,在吃的时候想过这美食怎么来的、谁做的、做的时候费劲吗?天热的时候在厨房里做菜的感觉怎么样?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一次实地考察,形成研究性学习报告。也可以翻看过去的照片、成长记录,甚至可以采访家长,把你搜集到的素材放到一起,比较一下,选出最能打动人心的内容、选出你现在依然感动的事例。本周末在家中完成,周一主题班会我们交流!”
周一主题班会课上,我简单问了学生在家调查的情况,然后开始交流。
一个学生说:“我不想吃饭,发脾气,而妈妈并没有责骂我,晚饭满足了我的要求,桌上摆放了一桌美味佳肴。这是无声的爱啊!”
另一个学生说她迷上了洋葱,经常向妈妈提出“做洋葱吃”的要求。妈妈听后总是淡淡地笑着回答“好”。于是,家中餐桌上开始隔三岔五地出现洋葱的身影,什么凉拌洋葱、炸洋葱圈、洋葱炒鸡蛋,洋葱炒牛肉……可每次吃洋葱菜时都看到妈妈的眼睛红通通的,眼泪一个劲地流,问妈妈,每次妈妈都说没事儿。后来她自己偶然切洋葱时发现切洋葱着实不易,眼泪止不住流,鼻子也难受,根本不想再切一次。她终于读懂了妈妈每次做完饭后的红眼圈,也读懂了洋葱背后那份伟大的母爱。
还一个学生说她的爸爸在成都工作,为了调出周一来班里为同学们讲解医学知识的时间,爸爸前一天上了一天一夜的班,接连做了好几台手术,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了,早上下了夜班就直奔机场,连白大褂都没来得及脱,还差一点儿就没赶上飞机。当爸爸敲开家门时,她看到满脸疲惫、胡子拉碴的爸爸,一下子扑到爸爸的怀里,惊喜得说不出话来。她懂得了爸爸为了满足她的小心愿付出的辛劳,读懂了爸爸深沉的父爱。
学生们纷纷举例,目光中满满的都是感动……
此时,一个学生怯生生地举起了手:“老师,记得有一次,我因为书写潦草被您叫到了办公室。起初,我的心里惴惴不安,想着老师一定得批评我一顿。可我来到办公室后,您没有批评我,而是用温和的口吻对我说:‘没事儿的,来,用你最好的字体把这一段认真地再写一遍,我想看到你的最高水平,老师相信你啊!’听了您的话,我仿佛有了信心。于是,我尽力地用着我最好的字体写完了那段话。您还开心地搂着我的肩膀说:‘太棒了,我说你行吧!’在那之后我再也不敢书写潦草了,因为您说我行。我要说——有您,真好!”
每个学生都挖掘出了内心深处的感动,虽然它看似不起眼,却能给生活增添一抹亮色,让我们更加快乐地去享受每一刻。作为教育者,更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去提升他们发现爱、感受爱、给予爱的能力,这样才有益于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