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升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做法

2021-09-26杨秀山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04期
关键词:阅读素养小学生

杨秀山

【摘要】英语阅读不仅能提升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还有助于其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学习能力的提升,促进其全面发展。英语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项工作。笔者结合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实际经验,浅谈几种培养小学英语阅读素养的做法:丰富课堂阅读训练模式;建立课后阅读激励机制;依托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丰富阅读资源。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素养;课堂训练模式;课外激励机制

英语是世界最为广泛的语言之一,英语阅读与母语阅读有着同样的价值和意义。然而,在新时期背景下,传统的阅读能力的内涵已经不足以满足学习者的阅读要求,包含外语阅读习惯和外语阅读体验两个要素在内的外语阅读品格同样在阅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阅读习惯包括阅读量、阅读方法。英语阅读能力与英语阅读品格共同构成小学英语阅读素养。阅读能力和阅读品质相辅相成,阅读能力是阅读品格的基础,阅读品格是阅读能力的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因此,当前的英语教师的工作不仅是教授语言知识,还肩负着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全面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重任。但在现实教学中,众多英语教师感觉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困难,阅读课堂并没有很好成效。笔者结合多年的英语阅读教学工作实际经验,谈谈以下几种培养小学英语阅读素养的做法。

一、通过丰富课堂阅读训练模式形成习惯、夯实基础

英语课堂的阅读训练是英语学习能力以及英语阅读能力提升的基础与关键的平台。教师在课堂中精心设计各种阅读训练模式,通过不同的手段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理解、获取文本信息。同时,运用多种的阅读方式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慢慢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技能。

笔者尝试在六年级英語阅读课中使用不同的模式进行阅读指导,起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例如,在执教人教版(PEP)英语六年级下册 Unit2 Last Weekend Part B Read and Write(阅读内容为comments,对酒店的评价)这一课时,采用了以下几种阅读指导模式。第一,热身准备,激发兴趣。在呈现课文阅读材料之前,通过快速反应、快速说出词组的游戏方式复习巩固本节阅读内容可能涉及到旧知识,为学习新内容做铺垫,同时激发兴趣;再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回顾过去时相关句型(阅读内容涉及到的时态),过渡到本课学习任务。此外,还通过视频展示老师的住酒店的生活体验,更直观呈现语言情景,学生更快进入学习语言情景,并通过更多酒店图片巩固学习新单词,排除部分学生因没有住过酒店导致一些的阅读理解障碍。第二,盲听全文,获取信息。从老师的住酒店经验过渡到课文中吴一凡一家的住酒店经验,自然过渡并形成对比。此时,引导学生通过听音频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在听的过程中带着两个简单的问题:Which hotel did they stay? Did they have a good time?让学生获取简单的信息,了解文本的大概内容。此外还能达到语篇整体输入,提升语篇整体理解能力。第三,带着任务清单,快速阅读理解。根据阅读内容,设置相关练习,或者回答问题或判断对错,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文本,通过解决相关的问题对文本大意进一步理解。在这个环节笔者设计了根据文本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三选一。例如,What was the TV like? ( )A.It was big and new. B. It didn't work. C. It was broken. 第四,细读文本,解决新知识点。在盲听以及快速阅读之后,学生对文本有了较好的理解,然后再次详细阅读文本,结合上下文的对新知识进行理解并通过多媒体手段辅助学习巩固和操练。例如,The hamburgers were cold and tasted bad. 引导学生根据整个句子猜测理解taste这个词语的意思。第五,趣味练习,巩固理解。为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巩固,精心设计一些趣味练习,竞赛游戏、图文配对练习等。在这环节笔者利用白板技术设置了竞赛游戏,根据文本内容判断对错,两人进行对抗赛,看谁判断又快又准确。第六,拓展阅读训练,巩固知识,开拓视野。在这节课中,笔者利用现代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网评”(住酒店的评价)作为本课的内容的延伸和补充,丰富学习资源,进一步巩固语言点,提升阅读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辩证思考事物变化的好坏。此外,还以阅读迷宫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有关住酒店体验的阅读素材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作为语言知识拓展。让学生从接触更多的阅读模式,培养更灵活的阅读能力、思辨能力,同时增加语言的输入量,为下一步的表述自己的“comments”做好充分的铺垫。第七,归纳小结,梳理重点。通过回顾梳理本节课的语言知识,帮助学生重现阅读文本的梗概,理清知识架构,巩固语言知识,为下一个环节、任务做好铺垫。第八,阅读输出,写作训练。在最后的一个环节,笔者设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基于自己本节课所学所知,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描述自己住酒店的体验和对酒店的评价,通过最后的写作输出检测阅读效果是否有效,同时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本节课的阅读指导,通过层层递进的思维活动,发展分析判断、逻辑推理、拓宽视野等等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阅读能力。

二、建立课后阅读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性

小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的形成、保持以及提升,不能够完全依靠教师在课堂的指导,且课内阅读素材也远远不足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因此除了充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丰富阅读材料和选择丰富的阅读途径至关重要,课外阅读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提升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小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情况不容乐观,学生仍不够自觉、自主进行外语阅读。因此,建立一套可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激励机制,使学生将课外阅读由被动转化为自发的、自主的行为,让课外阅读能够真正有效开展,从而有效提升学生英语阅读素养。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阅读教学经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如何建立有效的课外阅读激励机制。

1.通过渲染阅读氛围感染学生

众所周知,环境能对学生成长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阅读环境所营造出来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将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笔者所在的学校正是书香校园,也是书香校园建设负责人。笔者特别注重营造具有激励作用的氛围,将“阅读文化”融入班级文化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中。首先,各班设立完善图书角,让每个班级营造书香班级氛围。其次,建设各年级各楼层图书角,由楼层所在的年级共同负责,原则上采取承包制,采用格子铺的经营方式,由各年级组长进行统筹分配,每班分配一定数量的书格,由各年级自行布置。再次,将学校每一个学生所及之处,在楼梯口、楼梯边的墙上、樓梯的台阶上、凉亭、长廊等地方都有名人勉励学生读书的寄语包括中英文。就这样,让校园里、班级中的每一堵墙、每一块砖、每一个角落都能够感染学生。在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的同时,还要挖掘校园文化特色,让校园里充溢着浓浓的人文气息,逐步让校园处处是“书签”,声声皆书韵,使学生在浓浓的书香环境中受到人文环境的熏陶。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只有让学生真正浸润在读书环境与文化中才能够真正形成良好而稳定的阅读习惯和素养。

2. 通过阅读方向指导引领学生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心智、经验等方面的因素,课外阅读习惯还没有养成,课外阅读能力还不具备,且英语非母语、没有词汇量基础等障碍,课外阅读素养还未形成,很容易在课外阅读中迷失,逐渐失去信心和兴趣。其实很多的学生并不是不愿意、不喜欢课外阅读,而是对课外阅读书目无从下手,阅读时自然也是很盲目。那么,如何做好课外阅读的指导呢?首先,“选择优秀的读物,是进行课外阅读的基础和前提。”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外文读物,根据他们当前的英语水平以及词汇量选择适合他们的读物,不能太难也不要太简单。太难他们读不下去,太简单的没有提升英语阅读能力与素养的空间。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征订订一份英语报纸:《英语周报》《英语辅导报》《双语报》等。报纸的词汇量很大,涉及各个方面,对扩大词汇量,获取信息很有帮助。还可以选一本与所学课本程度相近或略难的带有英语练习的英语辅导书,学生通过读文章后完成练习,检测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此外,还可以给学生推荐原声趣味视频、小电影,并指导学生模仿地道的发音,感受地道的语言表达,指导学生进行模仿秀,增强语感。其次,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做好阅读计划,从大处着眼规划好每个阶段的阅读量、读物以及阅读水平分级目标。从小处着手细化每天以及每周的阅读时间,做好每月、每季度、每年阅读的回顾与小结。

3.通过阅读成果分享鼓舞学生

为了使学生能保持阅读的兴趣,坚持良好的阅读习惯,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在班级乃至全校进行各种阅读分享活动。

活动一:每月开展手抄报制作和漫画作品评比活动。结合课内外阅读内容,让学生寻找相关素材,办一份手抄报或制作一个漫画作品,既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生在制作手抄报和漫画作品的过程中,是对阅读内容的反刍,对所阅读过的内容材料进行加工,概括归纳,再以自己设计的形式来展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所阅读的语言内容进一步的理解和巩固,阅读能力得到了提升。此外,学生在找材料,做设计,查看读过的书或从网上寻找相关资料,他们的阅读量提升,阅读的积极性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了。

活动二:定期开展讲故事、主题演讲、演短剧等活动。学生在大量阅读之后,要使语言得到更好的巩固与运用,还需要为他们提供更丰富的平台展示阅读成果。笔者在学校定期开展讲故事、主题演讲、演短剧等活动,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过程中不断的复习、巩固所读的内容,使语言在大脑里面不断进行加工记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素养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活动三:“小手拉大手,同读一本书”读书沙龙活动。老师和学生同读一本书,并定期利用班会开展读书沙龙活动分享读书心得;家长与学生在家中进行亲子阅读,形成良好的亲子阅读氛围,以此激励学生保持课外阅读。

4.通过评价奖励激励学生

每个月进行总结表彰一次:(1)作品、活动评比:手抄报、漫画作品、好书推荐卡、最美读书笔记、讲故事、主题演讲、演短剧等等每月评出各年级(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的一、二、三等奖;(2)按照各项评分累计最后评出“阅读小达人”“阅读之星”;(3)班级集体奖项:结合各班各项获奖情况进行统计,评出“书香班级”。

动机是积极学习的源泉和原动力,兴趣是间接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内在动力。实践证明,以上活动能有效地激励学生坚持进行课外阅读,而且学生态度是积极的主动的,阅读素养的提升事半功倍。

三、依托技术平台丰富阅读资源,完善阅读管理,提升阅读素养

近几年,笔者工作所在地广东省广州市致力于推广阅读,打造书香羊城并利用新技术(AI+)打造行广州市中小学生智慧型成长阅读模式。该模式是包括建立人工智能和脑科学的阅读体系与“人—书—网”深度融合的模式。智慧型成长阅读模式是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学生阅读档案,通过大数据分析,实施个性化指导和因材施教,对中小学生阅读情况可知、可导、可管,进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最终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活动。笔者所在学校是广州市中小学智慧型成长阅读首批试点学校,作为智慧型成长阅读研究这项工作的负责人,笔者充分利用这个平台的优势,用创新的方式推进阅读工作的开展,做好课内外阅读指导工作。首先,利用平台为学生增添丰富的阅读资源,选择更多的更好的阅读材料。学生适当阅读电子图书,体验不同的阅读经验。同时智慧型成长阅读平台会定期更换新书,及时给学生提供新鲜素材,丰富阅读内容。

其次,利用平台数据,进一步完善阅读评价机制与阅读方法指导工作,为更好地提高学生阅读素养。智慧型成长阅读平台有着强大的功能,除了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还能建立学生的阅读档案,记录学生的阅读过程,教师能通过平台的大数据清楚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教师可以根据后台数据反馈对学生阅读进行更好的指导。同时还能利用这个数据完善评价机制,更好更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例如,每月评选书香班级、阅读之星等也可以利用平台的数据。

路漫漫长其修远兮,笔者将继续努力为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而不断探索,提高学生阅读素养,储蓄发展的生命动力和精神,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幸福的生命旅程。

参考文献:

[1]韩建辉.小学英语阅读素养的培养[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

[2]吴双萍.浅谈小学课外阅读激励机制建设[J]. 学习与科普,2019(37).

猜你喜欢

阅读素养小学生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大学生阅读、媒介及信息素养融合可行性研究
大学生阅读素养现状分析及高校图书馆对策探究
近十年我国数字阅读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从“知沟”理论谈城乡学生阅读素养差异
我是小学生
运用“联结”策略 提升阅读素养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