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年居民心血管发病风险及血脂达标情况调查分析

2021-09-24陈建华李红霞沈冬敏

医药前沿 2021年22期
关键词:危组心血管血脂

陈建华,李红霞,沈冬敏

(广州市花都区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 广东 广州 510830)

心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致残率,是我国较为重要的健康问题。据有关统计,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在城乡居民总死亡人数中占比最高,造成了较重的家庭及经济负担[1]。研究发现,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居民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血脂升高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对血脂水平进行合理管控[2]。基于此,本研究对我院所在社区居民进行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ASCVD)发病等级分层,明晰该人群患病风险与血脂状况,以期为该社区制定防控方案提供有力依据,结果示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对我院所在社区成年居民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吸烟史、血脂情况等,调查人员涵盖护士、医师等,且均受过专业技能培训。主要调查家族史、血脂、血压等常规检查以及人口学资料,收回有效调查表共245份,抽取≥38岁调查对象98例。使用ASCVD发病危险程度将研究对象划分成低危组(63例)、中高危组(35例),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纳入标准:均为我院所在社区成年居民;均知晓本研究并主动参与。排除标准:精神系统紊乱者;存在沟通障碍者;重要脏器功能严重不全者;存有全身性感染者。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1(续)

1.2 分析指标与定义

1.2.1心血管主要危险因素 糖尿病:餐后血糖≥11.1 mmol/L,空腹血糖≥7.0 mmol/L;血脂异常:甘油三酯(TG)≥2.3 mmol/L,胆固醇(TC)≥6.2 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C)≤1.0 mmol/L;高血压:舒张压≥90 mmHg,收缩压≥140 mmHg,进2周服用降压药物;肥胖:BMI≥28 kg/m2;吸烟:每日至少吸烟1支且连续吸烟1年以上。

1.2.2相关定义 依照《中国成年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3]中的10年ASCVD发病危险评估模型,根据纳入对象是否存有ASCVD病,高血脂、高血压等将其分成低危组与中高危组。对年龄<55岁、位于10年ASCVD危险评估为中危的对象计算其余生ASCVD危险,存在2项及以上危险因素的划分成高危,其中低危组63例(64.29%),中高危组35例(35.71%)。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危险因素暴露情况

男性糖尿病患病率、高血压患病率、吸烟率、肥胖率均高于女性,且46~58岁均高于38~4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危险因素暴露情况[n(%)]

2.2 两组平均血脂水平

两组平均血脂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平均血脂水平对比(±s, mmol/L)

表3 两组平均血脂水平对比(±s, mmol/L)

注: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组别 例数 TG TC LDL-C低危组 63 0.81±0.12 1.84±0.53 2.02±0.51中高危组35 1.29±0.32 3.02±0.63 3.28±0.76 t 10.662 9.864 9.792 P 0.000 0.000 0.000

2.3 血脂达标情况

低危组血脂达标率为90.48%(57/63),高于中高危组的68.57%(2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30,P<0.05)。

3.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身性或系统性血管病变在心脏的表现,发生率高,危险性大,并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到我国居民的生存质量[4-5]。虽然我国在该病治疗、诊断方面的技术取得较大进展,但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病死率仍居高不下[6]。因此,明确发病风险因素对于降低心血管发病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结果显示,男性糖尿病患病率、高血压患病率、吸烟率、肥胖率均高于女性,且46~58岁年龄段高于38~46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SCVD发病危险等级中低危组占64.29%,中高危组占35.71%;低危组的TG、TC、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中高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脂达标率分别为90.48%、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以上结果,总结如下特点:(1)糖尿病、高血压、吸烟、肥胖是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致病因素,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因此在制定防控措施时需重点干预人们的生活方式。(2)性别、年龄也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男性群体由于吸烟、酗酒比例比女性高一些,患病风险也随之升高。随着年龄的增高,体内血管弹性也逐渐下降,代谢能力降低,如果吸烟和喝酒年限较长,则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更高。(3)低危组至中高危组血脂达标率呈下降趋势。说明高血脂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成年人血脂控制情况不容乐观。廖晓兰等[7]以及陆伟[8]研究显示,LDL-C属ASCVD发生、进展相连的“致病性”因子,LDL-C水平相同的个体,其危险因素水平、数目各不相同,全面评估ASCVD总体风险是预防血脂异常的前提条件。与本研究较为一致。因此,制定防控措施时需强化关于血脂异常对人体危害的健康教育,提升人们的重视度,树立起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意识。此外,还应加强社区人员的血脂指南培训,促使其能够熟练掌握ASCVD发病风险评估流程,以制定、开展合适降脂管理措施。

综上,成年心血管疾病发病因素较多,在明确高危因素基础上,需对可控因素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从而控制高危因素,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

猜你喜欢

危组心血管血脂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超声心动图用于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卒中危险分层
你了解“血脂”吗
ING4在结肠和直肠的胃肠间质瘤表达的研究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
胆宁片治疗胆囊摘除后血脂升高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