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的疗效观察
2021-09-24王丽丽
王丽丽
(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眼科 江苏 连云港 222100)
翼状胬肉为一类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眼科疾病。迄今为止,临床针对于此类疾病的发生原因尚存在争议。推测疾病的发生和户外工作存在关联性。渔民以及农民为罹患此类疾病的好发群体。有研究表明:导致翼状胬肉疾病发生发展的最高危因素为紫外线辐射;其次为粉尘与风沙。其他危险因素包含种族、性别、老龄等等[1]。针对此类疾病,选择一类有效的手术方式对患者开展治疗意义重大。结合实际情况,本文针对翼状胬肉患者实施胬肉切除术联合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移植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翼状胬肉患者。经诊断,患者确定为此类疾病,且所有患者均为单眼发病。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18例以及观察组18例。对照组,女10例、男8例。年龄均值为(61.32±7.66)岁;观察组,女9例、男9例。年龄均值为(62.75±3.4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在正式接受手术之前,均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3 d。所有手术均于眼科显微镜下完成。
对照组接受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常规自体结膜移植术治疗疾病。具体方法为在对受试者实施翼状胬肉切除时应用盐酸丙美卡因实施表面麻醉。使用开睑器开睑,于患者翼状胬肉体部结膜下应用1 mL 1 g/L肾上腺素以及浓度为20 g/L的利多卡因实施浸润性麻醉。于距离胬肉头部0.5 mm位置开放球结膜,有效分离球结膜和翼状胬肉。清除巩膜面与角膜面胬肉组织。在手术过程中,应当注意保护好内直肌。
观察组以胬肉切除术为基准,应用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移植术治疗。具体方法为:择取受试者术眼上方角膜为基底,同时选择和暴露巩膜规格适宜、不带筋膜的结膜瓣于角膜缘向上剖切。另分离部分存在透明角膜上皮组织,把分离部分滑行到暴露巩膜之中,上皮面向上方。10-0尼龙线针固定带透明角膜缘结膜两针,并对其余结膜边缘以及球结膜实施间断性缝合。
患者完成手术之后,每日换药。于裂隙灯下查看角膜上皮愈合详情和结膜移植片愈合详情。术眼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药水,每天4~5次;每晚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药膏眼膏1次。手术后7~10 d拆线。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术后对患者开展1年随访。对比两组患者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内膜破裂时间以及泪液分泌实验得分。泪液分泌实验结果判定:将<10 mm/5 min视为泪液分泌降低标准;泪膜破裂时间测定取3次测定均值,若检测时间为10 s以下,判定为内膜稳定性差;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总分为12分,以评分>1分代表角膜上皮细胞受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疾病复发情况以及角膜上皮愈合时长比较
观察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3.35±0.92)d,短于对照组的(5.13±1.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有关临床指标比较
两组受试者的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泪膜破裂时长以及泪液分泌实验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有关临床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有关临床指标比较(±s)
泪液分泌实验/(mm•5 min-1)观察组18 0.41±0.12 10.44±3.06 13.48±3.88对照组18 0.48±0.14 9.31±2.77 12.88±3.36 t 1.611 1.162 0.496 P>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分泪膜破裂时长/s
3.讨论
翼状胬肉为一类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眼表疾病。中国农村地区为好发地区,这种疾病也是基层医院中常见的眼科疾病类型。如果胬肉长入角膜缘内范围较大,会造成散光;一旦胬肉长入到瞳孔区域,将会对患者的视力水平造成影响。原发性翼状胬肉为眼科常见病,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存在争议。与原发性翼状胬肉相关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在早期研究中,发现翼状胬肉的组织中含有很多淋巴细胞,同时存在肥大细胞反应和浆细胞浸润,认为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与免疫学机制存在相关性。在翼状胬肉组织内,含有IgG、IgE以及低水平IgA和IgM,且在基底膜中存在C3沉积和免疫球蛋白。支持该说法的学者认为:翼状胬肉的与Ⅰ型和Ⅲ型变态反应存在相关性。但肥大细胞仅仅存在于翼状胬肉上皮部分的下基质内。以发生变性的弹力纤维附近最多,角膜缘和上皮层内未能检测出肥大细胞。由此可见,当前并不能判断免疫反应在该疾病发生过程中的病变性质。翼状胬肉也被分为真性翼状胬肉以及假性翼状胬肉。前者的胬肉位置在在眼睑裂球结膜内,可深入到患者的角膜表面。单侧患者一般发生在鼻侧,两侧翼状胬肉患者首先在颞侧发生疾病。胬肉具体在角膜鼻颞双侧。假性翼状胬肉的发生主要和眼角膜在受到化学灼伤之后,高度水肿隆起的球结膜和角膜上皮细胞缺损位置愈合粘连有关。假性翼状胬肉会发生在患者角膜缘的任何位置。翼状胬肉疾病之所以会复发,原因在于手术所造成的创伤和术后炎症激活结膜下方成纤维细胞所致。既往单纯切除术的复发率高达24%~89%。虽说术后使用β-射线照射可以将复发率降低到0.5%~10.05%。但会面临着角膜炎或者巩膜溶解等并发症。针对于此类患者,单纯用药治疗效果不佳。而单纯实施胬肉切除术复发率偏高。由此能够看出,寻找一类容易操作、复发率低,适合推广的手术方式意义重大[2]。
从疾病的发生机制来看:翼状胬肉很可能和人体鼻颞侧角膜缘干细胞水平偏低有关。在受到各类因素影响之下,引发角膜缘干细胞功能异常或水平下降,最终令角膜上皮结膜化,导致成纤维细胞处于增生状态,浆细胞与淋巴细胞浸润。实施胬肉切除术之后,会引发角膜上皮位置缺损[3]。与之相对应的角膜缘浅层组织也会受损。加上受到手术刺激,导致结膜上皮增生。倘若未能及时修复角膜上皮,患者患眼结膜上皮就会替代角膜上皮,入侵到角膜之中,令角膜上皮结膜化。进而引发单纯胬肉切除术后疾病复发。实施自体结膜移植能够为已然受损的角膜缘提供新的干细胞来源,经干细胞向心性因型以及分化用以修复受损角膜上皮,复原既往角膜缘屏障能力。此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结膜上皮和新生血管长入[4]。
相较于应用自体结膜移植术而言,对于翼状胬肉患者以胬肉切除术为基准,应用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移植术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为显著的效果。其可通过角膜缘干细胞增生与分化,进一步加速角膜上皮愈合。另外,这种方法也能够为出现病理改变的位置提供充沛干细胞,就此进一步降低疾病复发率[5]。
本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泪液分泌实验情况泪膜破裂时间以及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无明显差别。这也表明应用以上两类方式对翼状胬肉患者开展治疗均能够有效移植自体结膜瓣、可稳定受试者术眼泪膜。
综上所述,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受试者手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更短,疾病复发率更低(P<0.05)。实施胬肉切除术联合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移植术治疗疾病,能够明显缩减角膜上皮愈合时长,减少疾病复发率。但由于本次观察例数较少,还需增大样本量继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