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护理指导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9-24黄琴琴王振国

医药前沿 2021年22期
关键词:个性化依从性血糖

黄琴琴,王振国

(盱眙县中医院 江苏 盱眙 211700)

糖尿病患者在病程推进中,会因为生理病理改变而损伤神经系统,最终引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1]。相关调查发现,在所有糖尿病患者中,出现该并发症占比60%~90%,患者会出现肢体麻木、对称性疼痛、感觉异常等症状,特别是在夜晚症状更为明显,病情严重者会因为足部坏疽而截肢,成为永久性残疾[2]。为了控制病情,除了用药治疗,护理是必不可少的措施。本院在个性化指导运用中发现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60例于本院就诊的D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奇偶数列法基础上进行分组,奇数列和偶数列分别定义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53.64±7.15)岁,女13例、男17例,糖尿病病程3~14年,平均(8.03±1.05)年。B组年龄43~71岁,平均年龄(53.27±7.93)岁,女14例、男16例,糖 尿 病 病 程3~13年,平 均(7.92±1.18)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B组患者采用基础性护理,内容有:病情观察、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

A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指导。(1)个性化心理指导:通过谈心的方式与患者沟通,灵活运用同理、体验、关注、倾听等沟通技巧,掌握患者性格特点、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再结合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疏导措施,帮助患者减轻消极情绪,比如:音乐疗法、分散注意力法等。(2)睡眠指导:让患者保持规律、充足的睡眠,纠正不良睡眠习惯;睡前可少量饮水,以稀释血液,同时还可以通过呼吸放松术、饮热牛奶、听轻音乐等方式助眠[3];夜间房间灯光不要过亮、减少噪声;如果还是入睡困难,服用适量助眠药物。(3)个性化运动指导:有氧运动对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有着较大作用,还能让末梢组织更多地利用葡萄糖,降低血糖水平;同时,促进周围神经修复和再生,提高传导能力,减轻病症,所以要叮嘱患者积极运动,提升运动意识。结合患者运动兴趣、运动习惯等制定合理方案,主要是有氧运动步行,餐后1 h是运动最佳时间,每次运动30 min左右,运动强度以身体微出汗为标准,每周运动至少5次,长期坚持,并逐渐地增强运动量[4]。指导患者运动前后注意检测和记录血糖水平,并观察不同运动方式、运动时间后血糖的变化,再以此为依据对运动情况做适当调整。(4)足部护理:患者有血管疾病、神经疼痛、感觉障碍等情况后,会提高皮肤易感性,相应的足部溃疡发生率也会提高。所以要评估患者足部皮肤情况,进行相应护理和指导,如果患者依从性较差,利用伤口专科病例的图片为患者讲解糖尿病足的严重性、预后情况,提高患者对足部护理的重视程度。生活中做到不穿过紧的鞋袜、避免足部皮肤破损、不用过高温度的水泡脚等,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5)血糖监测:动态监测患者血糖水平变化,指导患者正确检测的方法,告知监测血糖对临床指导、护理的指导意义。叮嘱患者在三餐前、三餐后2 h、空腹状态下以及睡前分别测量血糖,做好记录,复诊时拿给医生。日常生活中要做好低血糖预防,如果有头晕等不适症状,及时进食含糖食物,并测量血糖。

1.3 观察指标

(1)出院3个月后测评患者依从性,项目包括定期复查、足部护理、血糖监控、药物治疗、适量运动、饮食控制,分值0~40分,分值高则依从性好。(2)出院3个月后测评患者恢复效果,无效: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症状没有好转,肌电图检查结果无变化;好转:症状有所减轻,肌电图检查显示神经传导速度加快不足5 m/s;显效: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肌电图检查显示神经传导速度加快5 m/s以上。(3)对患者展开护理满意度调查,内容包括服务态度、解释尊重、工作效率、宣教工作,每项最高100分,满意度高评分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依从性评分比较

A组各项指标依从性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依从性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依从性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定期复查 足部护理 血糖监控A组 30 36.05±3.12 29.03±2.17 30.31±2.17 B组 30 33.98±1.64 22.16±2.54 26.22±1.76 t 3.217 11.264 8.018 P 0.002 0.000 0.000组别 例数 药物治疗 适量运动 饮食控制A组 30 37.26±1.25 37.18±2.35 33.05±3.26 B组 30 33.08±2.39 26.67±3.34 30.12±2.14 t 8.489 14.096 4.115 P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恢复效果比较

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恢复效果比较[n(%)]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A组各项指标护理满意度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服务态度 解释尊重 工作效率 宣教工作A组 30 97.24±1.16 97.61±1.05 96.85±1.04 97.23±1.25 B组 30 95.03±3.58 95.12±3.23 94.13±3.59 92.57±2.48 t 3.217 4.016 3.986 9.190 P 0.002 0.000 0.000 0.000

3.讨论

在慢性疾病中,糖尿病属于并发症比较多的一种,其中DPN是有着隐匿性、渐进性特点的并发症,也是造成患者截肢、足坏疽的主要诱因[5]。此外,患者长期糖代谢紊乱,增加了周围血管、周围神经的承受力,损伤内皮细胞,降低血管内皮功能,让皮下组织和血小板更多地接触,加剧血小板凝集,进而形成血栓,最终造成血管腔狭窄[6];同时,减少胆碱能递质传输量,神经缺乏营养,出现缺氧、受损情况,降低神经传导速度,远端肢体出现感觉障碍,还会出现跟腱反射减弱、肌肉萎缩和无力等症状[7]。如果肢体破损,很容易发生感染,造成末梢溃烂,最终不得不截肢。所以说,DPN的大部分临床症状不可逆,想要控制病情发展单纯依靠治疗是无法达到理想效果的,还需要配合科学的护理。

基础护理中主要是听从医嘱进行相应的护理,主动性较差,也缺乏护理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而个性化护理指导以患者的差异性为基准,结合患者个性、病情、心理状态等各方面情况,实施针对性措施的护理方式,能提高护理的时效性,是慢性病患者护理的最佳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心理疏导能够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充分调动积极性,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还会通过睡眠、运动、足部护理,以及血糖监测来更好地控制和评估病情发展,最大程度降低DPN的危害。此次研究中,运用该护理措施的A组,有着较高的依从性评分、临床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与B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指导后,有了更高的临床依从性,相应的恢复效果也会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指导,对提高依从性和恢复效果有着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个性化依从性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猪的血糖与健康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