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老年病房安全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分析

2021-09-24翁海贤

医药前沿 2021年22期
关键词:病房住院护理人员

方 芳,翁海贤

(上海市闵行区梅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1108)

随近年来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老年患者住院例数也随之增多。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各器官功能不断衰退,在患者住院期间实施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尤为必要,对于降低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患者住院安全性具有积极作用[1]。现阶段社区老年病房护理工作的重点逐渐转变成为实施具有针对性、预见性的安全防护措施,有效降低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加强社区老年病房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常规护理服务往往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大多遵医嘱或根据临床经验为患者开展各项护理,缺乏护理的针对性和个性化。持续质量改进是现阶段新兴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将护理质量管理作为护理服务基础,增加注重各护理环节和护理流程的质量控制,对于保障社区老年病房患者的安全具有积极作用[2]。本研究选取上海社区医院老年病房收治的82例老年患者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社区老年病房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82例上海社区医院老年病房2018年10月—2020年11月间收治的老年患者。(1)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均≥60岁;②临床检查结果、检查记录等资料完整;③精神、记忆、认知功能正常患者;④患者对入选本课题表示知情且理解。(2)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等危重疾病患者;②精神病史或意识障碍患者;③患者或家属拒绝签订知情书;④中途退出研究患者。入选对象经随机化分组法分为两组,41例被纳入参照组,另41例被纳入探究组。参照组中20例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年龄最高79岁,最低60岁,年龄均值(71.57±2.38)岁;住院时间38~132 d,平均(78.34±7.26)d。探究组中19例女性患者,22例男性患者;年龄最高80岁,最低61岁,年龄均值(71.26±2.45)岁;住院时间35~130 d,均值(79.27±7.81)d。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均衡可比。

1.2 方法

将常规护理作为参照组干预措施: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营造舒适的修养氛围,为患者开展健康知识宣教以及饮食指导,叮嘱患者合理遵医嘱用药等。

探究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持续质量改进。(1)建立持续质量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小组长,负责统筹安排此次护理管理计划,完善相关护理安全制度,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使小组各成员均能够正确归类并识别社区老年病房存在的相关安全隐患,对客观存在的各类不安全因素进行归类识别,寻找相关科研证据,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2)将各项护理制度落到实处,为患者及家属讲解相关疾病知识,做好患者的身份识别和记录工作;严格遵循科学的查对制度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叮嘱患者正确遵医嘱用药,告知患者正确的用药频次和用药剂量,保证患者合理用药,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告知医师并协助处理;保证病房环境整洁,定期开窗通风,避免地板有水,在易跌倒等部位张贴荧光警示标志,提醒患者小心慢行,提高患者安全防护意识;对于卧床患者加强床旁床栏的防护,对于使用轮椅患者做好防滑、安全防护;使用固定输液用板为输液患者固定输液。(3)持续质量管理小组定期进行监督,明确各护理人员护理计划实施情况,对于出现的护理问题及时开展小组讨论,根据安全标识和安全用具使用情况掌握社区老年病房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每3个月开展一次护理质量评价会议,持续改进护理方案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总结相关安全经验,持续改进不断进入下一阶段的安全护理工作,保证为患者提供优质、科学的护理工作。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不良护理事件发生情况。(1)使用我院自制满意度量表评价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包括病区环境、安全教育、护理服务水平、护理安全用具评分,各项评分分值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越满意。(2)不良护理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导管滑脱、皮肤损伤、跌倒、药物渗漏,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导管滑脱+皮肤损伤+跌倒+药物渗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探究组患者对病区环境、安全教育、护理服务水平、护理安全用具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s,分)

护理安全用具探究组41 94.18±3.57 95.26±3.48 94.32±2.56 93.24±2.39参照组41 88.95±4.38 89.42±5.57 87.56±4.27 86.95±4.92 t 5.9265 5.6936 8.6942 7.3633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组别 例数 病区环境 安全教育 护理服务水平

2.2 两组患者不良护理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参照组不良护理事件总发生率高于探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护理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3.讨论

伴随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剧,老年患者逐渐成为社区医院住院患者不良安全事件的高危群体,因此,尽早评估并识别老年患者住院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的针对性干预措施进行预防尤为必要[3]。以往社区老年病房常规护理管理大多停留在事后处理、根据临床经验处理等阶段中,无法从根源上找出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的真正原因,且大部分护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往往将工作重心放在不良事件发生后的消极处理上,忽视了对社区老年病房安全管理的预防管理方面[4-5]。

持续质量改进是新兴预防性干预管理措施,在社区老年病房安全管理中应用能够有效针对老年患者实际情况以及日常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高危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有效规避不良安全事件的发生。在护理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主动为患者开展各项护理服务,不断提高护理人员护理防范意识。使护理人员明确在社区老年病房中自我护理工作的价值,有效提高护理人员护理安全管理意识,进一步降低不良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有效保障老年患者社区病房的住院安全[6-8]。本结果数据表明,探究组患者病区环境、安全教育、护理服务水平、护理安全用具评分相比参照组均更高,参照组不良护理事件总发生率高于探究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在社区老年病房安全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有效降低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病房住院护理人员
更正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
CCU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