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在大型肝胆外科手术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1-09-24

医药前沿 2021年22期
关键词:预见性医疗器械手术室

丁 萌

(武汉市汉口医院手术室 湖北 武汉 430000)

压力性损伤的定义是发生在皮肤(或)潜在皮下软组织,通常在骨突处或在皮肤与医疗设备接触处的局限性损伤,损伤表现为完整的组织损伤或开放性溃疡,并且伴随不同程度的疼痛[1]。在全身麻醉下进行的手术大大增加了压力性损伤的风险。压力性损伤延迟了患者的术后恢复,降低了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增加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和相关费用。对于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来说,患者在手术中无法改变体位或通过声音表达不适。因此,只能借助于护理人员有效的干预护理[2]。临床研究认为压力性损伤的早期预防是关键[3-4]。本研究针对大型肝胆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提供预见性护理,探究了对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大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女性46例,男性54例,平均年龄(50.77±6.44)岁;平均手术时间为(3.15±1.22)h。观察组女性45例,男性55例,平均年龄(50.68±6.35)岁;平均手术时间为(3.16±1.24)h。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下的肝胆外科手术,手术时间大于2 h;手术前患者无压疮发生;患者无精神心理问题,配合调查进行;无严重皮肤病;无合并糖尿病以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排除标准:排除皮肤存在严重破损患者;排除在住院期间死亡的患者;排除调查资料不全的患者;排除不配合调查或者身体状况不能配合调查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巡回护士于术前一日进行术前访问,了解患者的相关病史,讲解术前术中注意事项。手术中协助患者取安全手术体位,正确安装使用医疗器械。

观察组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模式,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术前评估:手术室护士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通过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Braden评分)对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进行评估[5]。结合患者的年龄、营养状态、各项检查指标以及预计的手术时间,对患者的压力性损伤风险作出评估。确定风险因素,结合手术术式,判断可能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部位,制定护理计划,从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密切关注患者在术中容易受压部位的皮肤状况,记录患者皮肤的温湿度、完整性及清洁性,如有异常与手术医生积极沟通并处理。(2)针对不同类型患者给予不同预防措施:手术时间过长是患者发生手术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因此对于预计手术时间超过3 h的患者,应当为患者准备非黏性敷料或喷液体敷料进行预防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的血清血红蛋白水平,血清血红蛋白水平与较低的营养状态、缺氧密切相关,针对血清血红蛋白水平较低的患者提供保温毯。开腹手术患者术中往往失血较多,容易引发低血压以及高血清乳酸水平,更容易引发压力性损伤,针对此类患者,应当密切监测患者术中的血压水平,提前为患者提供保暖措施,提供液体床垫或者交替压力床垫,减少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风险。(3)保持患者皮肤干燥:皮肤潮湿是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应当保持术中患者皮肤尤其是与设备接触皮肤的干燥。预估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冲洗量,对于出血量较大或者需要大量0.9%氯化钠溶液冲洗的患者,应密切注意周围皮肤保持干燥。对于肥胖的手术患者,皮肤褶皱较多,且患者容易出汗,增加皮肤感染的风险,因而术中需注意保持与医疗器械接触部位皮肤的清洁干燥。保持手术巾的平整。(4)提高护理人员意识:提高护理相关人员的预防意识,强调细节上的预防,对于不同患者,应当记录患者的个体情况,对于重点病例、重点部位进行重点预防与观察。做好充分的交接班。

1.3 评价指标

(1)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情况:手术结束后48 h内,由两名护士按照2014年NPUAP(美国国家压力性损伤专家组)制定的快速参考指南,观察评估受压部位皮肤状况,若有压力性损伤发生,记录受压部位、分期及压力性损伤的面积。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 h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例数以及观察损伤部位的临床转归和临床分期[6]。(2)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本研究中,患者对护理服务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术后48 h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比较

术后48 h,对照组共发生4例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4%,均为Ⅰ期压力性损伤。观察未发生压力性损伤。观察组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48 h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比较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得分(95.86±4.21)分,高于对照组的(90.32±2.3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490,P<0.01)。

3.讨论

手术中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形成主要有力学因素、潮湿、麻醉原因、体温改变及营养因素[7]。对于接受大型手术的患者来说,患者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体重不能均匀分布,长时间的局部压力对毛细血管产生牵拉与撕裂,导致血液循环障碍,深层组织坏死。汗液或者渗出性液体会对患者的皮肤产生刺激,会引起皮肤的软化,削弱皮肤的屏障作用。麻醉药物改变血流动力学,受压部位血液循环受到阻碍,容易诱发压力性损伤。手术中患者的体温调节减缓,导致患者的末梢循环不良,皮肤抵抗力下降,容易诱发压力性损伤。营养不良和贫血均会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伤口愈合减缓。而低蛋白血症是压力性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8]。

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手术室医疗器械相关的压力性损伤。成彩红[9]探究了预见性护理在预防手术室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发现,针对手术室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的风险因子,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手术室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郭曼[10]的研究显示,在重症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损伤的发生。王忆伟[11]的研究得出了相同结论,对40例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风险管理,不仅仅减少了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且提高了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综上所述,在本研究中,针对大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评估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对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深度分析并作出相应的护理准备,能够有效减少手术导致的压力性损伤,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预见性医疗器械手术室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简介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便秘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