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次性无菌中心静脉导管在气胸胸腔积液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1-09-24邓菩提黄乐夫梁炳辉魏建彬

医药前沿 2021年22期
关键词:气胸胸腔无菌

邓菩提,何 露,黄乐夫,梁炳辉,魏建彬

(连州市人民医院普胸外科 广东 连州 513400)

胸腔积液和气胸是胸外科常见疾病,胸腔积液多见于心力衰竭、肝硬化、肺部感染、肺结核、胸部恶性肿瘤等疾病,易引发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咳嗽等症状,严重将压迫肺脏,影响心肺功能[1]。气胸多因胸部外伤、腹部疾病、肺大疱破裂及机械通气等因素导致,易引发肺部异常膨胀、呼吸困难、胸痛等,病情严重将导致休克。传统胸腔积液及气胸治疗一般采用胸穿抽液或闭式引流术,虽效果显著,但胸穿抽液穿刺针需在胸腔内停留较长时间,易导致患者因咳嗽、无意识动作等刺伤肺部,出现继发性损伤,同时所需手术器械操作复杂,存在反复操作可能,易引发多种手术并发症[2]。闭式引流需切开皮肤并分离皮下组织及肌层,操作难度及创伤较大,导致加重患者痛苦,且单位时间内气体或液体引流量不易控制,易引发复张性肺水肿、纵隔移动等不良反应[3-4]。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62例气胸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一次性无菌中心静脉导管对气胸胸腔积液患者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气胸胸腔积液患者6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男15例,女16例;年龄26~55岁,平均年龄(37.48±10.54)岁;病程1~5 h,平均病程(3.52±1.13)h;胸痛13例,头晕8例,心悸6例,呼吸困难4例。观察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27~56岁,平均年龄(38.21±10.68)岁;病程1~6 h,平均病程(3.68±1.24)h;胸痛14例,头晕9例,心悸5例,呼吸困难3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入组患者均确诊为气胸,肺组织压缩>30%;胸腔积液为中到大量,积液原因包括早中期肿瘤性、结核性及其他;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胸腔积液量过少;心肺功能严重及癌症晚期患者。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抗感染及吸氧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胸腔闭式引流术。B超定位选择穿刺点,患者取坐位,对穿刺部位消毒并局部麻醉,穿刺针抽出气体液体后换导管,将导丝置入导管针20 cm左右取出导管针,沿导丝引入导管至胸腔10 cm,取出导丝,将导管与引流袋连接并固定。观察组给予一次性无菌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准备1张3 M无菌透明敷贴、1支2%盐酸利多卡因及50 mL、5 mL注射器各一个。B超及X光片定位穿刺点,消毒并用2%盐酸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当穿刺针穿刺抽出气体液体后,将导丝沿穿刺针内腔插入到预定位置并固定,同时缓慢拔出穿刺针,沿导丝将扩张器放入以扩大伤口,随后缓慢拔掉扩张器,将一次性无菌中心静脉导管沿导丝放入预定位置,缓慢拔掉导丝,用3 M无菌透明敷贴覆盖封闭穿刺点,使导管出口连接一次性闭式引流袋,从而达到排气排液目的。

1.3 观察指标

(1)引流效果[5]。通过拍摄X光片或胸部CT判定引流效果。显效:患者肺部组织完全康复且胸腔无积液;有效:患者胸腔积液及积气减少;无效:患者胸腔积液及积气无变化甚至逐渐增多,显效、有效均视为有效。(2)住院及镇痛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住院时间及镇痛药使用时间。(2)并发症。观察两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如胸膜反应、胸痛、感染、咳嗽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引流效果比较

观察组引流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引流效果对比[n(%)]

2.2 两组住院及镇痛时间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镇痛药使用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住院及镇痛时间对比(±s, d)

表2 两组住院及镇痛时间对比(±s, d)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 镇痛药使用时间观察组 31 8.93±1.56 3.21±1.12对照组 31 11.75±2.34 5.92±1.34 t 5.583 8.640 P 0.000 0.000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讨论

胸腔积液主要因胸膜异变生成过多或吸收过少造成液体集聚于胸膜腔,易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氧合障碍等;气胸症状轻重与患者肺萎陷程度、肺部疾病及心肺功能等因素相关,呼吸急促、急剧胸痛是其主要表现,当存在大量气胸、张力性气胸及开放性气胸时会导致胸腔膜内压力压迫心脏及血管,引发血压下降甚至休克,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患者猝死[6]。

采用深静脉穿刺置管技术及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及气胸患者,简单、安全、有效并可减轻患者痛苦,但导管留置胸腔内时间过长,易增加患者感染概率,同时存在反复穿刺、导管堵塞情况,使患者发生出血、血肿及空气栓塞,增加患者痛苦[7-8]。一次性无菌中心静脉导管细而软,对胸膜组织损伤小,能够避免反复胸腔穿刺或长时间留置粗胸管引起的组织损伤,减轻患者恐惧与痛苦。本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间、镇痛药使用时间低于对照组,引流效果高于对照组,说明一次性无菌中心静脉导管可有效减少患者住院及镇痛时间,引流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一次性无菌中心静脉导管用于治疗胸腔积液及气胸患者有较多优点,主要表现在:(1)组织相容性优,对胸膜刺激小,不易形成继发性胸腔积液且对肋间血管损伤小。(2)不需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能够减轻对胸壁损伤。(3)可将药物注入管道内接触胸膜充分反应,降低穿刺次数,可减轻患者痛苦。(4)导管易于固定,能够减少脱管现象发生,且置管过程易于完成,可提高患者舒适感。(5)引流效果较好,患者活动方便,不易导致并发症。(6)感染引发概率小,可以减少使用抗生素,同时减少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一次性无菌中心静脉导管可长时间留置,保留了胸腔通路,便于反复、彻底引流,同时便于多次留取标本送检,有利于随时进行胸腔内注药治疗,即便出现堵塞情况,也可用0.9%氯化钠溶液冲注再通,操作方便。一次性无菌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后无明显不适,不影响患者下床活动,且拔管简单,创伤较小,无后遗症。但该操作因导管直径较细,易导致堵塞打折,且不适宜交通性及张力性气胸患者,故难以完全代替胸穿术及胸腔比式引流术,临床需选择性应用[9-10]。

综上所述,一次性无菌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胸腔积液及气胸患者安全简便,可降低患者住院及镇痛时间,适用范围广,引流效果好并能减少并发症。

猜你喜欢

气胸胸腔无菌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胸外科术后胸腔引流管管理的研究进展
肺泡微石症并发气胸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尿激酶联合抗结核药胸腔内注入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治疗及其预后的影响
乳腺癌肺转移胸腔积液的治疗(附36例报告)
23例新生儿气胸的临床分析
无菌服洗衣机
无菌服洗衣机
无菌服洗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