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09-24

医药前沿 2021年22期
关键词: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毛细

孙 玲

(阳城县人民医院儿科 山西 阳城 048100)

毛细支气管炎在婴幼儿患儿中为常见的下呼吸道疾病,疾病一般多发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群体中,发病时以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及憋喘等症状为主要特征,可通过三凹征及喘鸣等症状及其他相关检查明确诊断。目前,对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尚缺乏标准、有效的治疗方案。相关研究认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发病基础为急性气道炎性病变,针对这一病理基础,采取及时干预,解除气道梗阻,改善通气状况,有助于疾病转归[1]。为此,本次研究通过深入分析,根据临床经验总结及相关权威文献结合讨论结果,将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方案应用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疾病治疗中,目的是寻找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76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以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2个月~2岁,平均年龄(9.52±1.78)个月;病程1~5 d,平均(2.65±1.24)d;对照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3个月~2岁,平均年龄(9.58±1.49)个月;病程1~4 d,平均(2.88±1.09)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对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2],患儿出现气促、呼吸困难、憋喘及三凹征等症状,经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者;合并支气管炎及气管异物者;存在心脏、肺部及支气管感染性疾病者;肝肾功能异常者。

1.2 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采取常规的抗感染及吸痰治疗,并对症采取止咳、吸氧、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镇静、退烧等治疗。对照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批准文号:H20140475,规格型号:1 mg:2 mL)雾化吸入治疗,治疗方法为<6月1 mL,>6月2 mL与2 mL 0.9%的氯化钠溶液混合后,采用氧气驱动雾化治疗,治疗时间为5~10 min,每天治疗2次,连续治疗7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异丙托溴铵(批准文号:H20184025,规格型号:2 mL:250μg)联合沙丁胺醇(批准文号:H19990233,规格型号:2.5 mL:2.5 mg)雾化吸入治疗,将<6月1 mL,>6月2 mL布地奈德、2.5 mL沙丁胺醇及250μg异丙托溴铵与1 mL的氯化钠溶液(0.9%)混合后,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治疗频率及疗程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1)评估治疗效果,遵循《实用儿科学》诊断评估标准[2]:治疗3 d内后患儿喘憋、三凹征、肺部哮鸣音等症状消失,体征恢复正常,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指标恢复至95%以上为完全缓解;治疗3~5 d后,患儿疾病症状及体征均有效恢复,各项指标均有效改善为基本缓解;治疗后患儿疾病症状及临床检查指标均未见改善甚至病情进一步进展为未缓解。缓解率=完全缓解比例+基本缓解比例;(2)对比两组治疗指标,以咳嗽、喘憋及气促、肺部体征等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为评估标准[3]。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疾病缓解率97.37%,高于对照组的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憋及气促、肺部体征等症状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指标比较(±s,d)

表2 两组治疗指标比较(±s,d)

组别 例数 咳嗽持续时间喘憋持续时间肺部体征持续时间 住院时间观察组38 4.56±1.50 3.95±1.14 6.20±1.21 6.00±2.13对照组38 5.38±1.74 4.75±1.40 7.38±1.66 7.60±2.41 t 2.200 2.731 3.541 3.067 P 0.031 0.008 0.001 0.003

3.讨论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中较为多发,病灶部位在毛细支气管的小气道等部位,是由炎性细胞浸润,气道黏膜水肿及气管堵塞等导致。疾病发作时,见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导致气管管腔狭窄。毛细支气管炎发作时,患儿呼吸道黏性分泌物较多,因而产生呼吸困难等症状,导致憋喘等症状,还加上患儿免疫抵抗能力低下,病情容易进一步进展,因此治疗过程中,需要对其实施有效的气道疏通,以恢复正常的通气功能[4]。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使用有效的抗喘息药物是关键,目前常用的治疗药物为布地奈德,采取雾化吸入治疗,可发挥较好的稀释毛细血管内痰液的效果,因而有改善气管痉挛效果。通过改善患儿通气治疗,降低局部炎性反应,可提升呼吸道毛细血管通透性,因而可控制炎症反应,还可降低呼吸道内部阻力[5]。但从单独应用布地奈德的效果看,不能在短时间内发挥治疗效果,疾病反复发作。异丙托溴铵在应用过程中,可对支气管平滑肌上的M受体与乙酰胆碱的结合作用,从而阻断吸入性刺激引发的反射性支气管收缩作用,以舒张支气管,提升患儿通气质量。该药物雾化吸入过程中,还可对肥大细胞表面及呼吸道黏膜下腺体M受体发挥作用,抑制炎症细胞释放炎性介质,而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分泌量。沙丁胺醇为β2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通过发挥较好的抑制支气管收缩及稳定肥大细胞膜作用,减少白三烯及组胺等的释放,有促进呼吸道平滑肌扩张及刺激气道纤毛运动作用,有助于促进痰液排出[6-7]。

本结果显示,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疾病缓解率97.37%,相比对照组的84.21%指标更高(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憋及气促、肺部体征等症状持续时间相比对照组更短,住院时间也较对照组短(P<0.05)。从研究结果看,单独采用布地奈德减少炎症反应及提升通气量的效果不及联合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好,这与联合治疗对通气质量的改善作用有关。从研究结果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在细菌及病毒的影响下,引发炎症反应,影响气道通气功能,还会出现全身性感染。气道阻塞后,患儿呼吸困难症状加重,导致黏性痰液更加难以咳出,进一步加重病情。而在采用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后,患儿上述指标均出现明显的改变,说明3种药物联合雾化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肺功能状况,还能够有效控制其机体炎症反应的效果,通过协同作用机制,提升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症状改善效果。

综上所述,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中,采用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既可利用雾化吸入治疗使药物直达病灶,达到尽快发挥药效的效果,还可通过三种药物的协同作用,发挥抑制炎性介质释放,促进毛细支气管扩张及黏性痰液析出,因而有提高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疾病症状改善及转归的效果。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方案应用效果好,对疾病的改善作用佳,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毛细
布地奈德及特布他林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慢阻肺的临床效果
出现憋喘 可能是毛细支气管炎!
福莫特罗与沙丁胺醇治疗儿童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比较
瘦肉精(硫酸沙丁胺醇)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毒性分析
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孟鲁司特治疗不同病原感染后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
持续静滴氨茶碱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分析
吸入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
苏黄止咳胶囊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感染后咳嗽60例临床观察
沙丁胺醇对老年大鼠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干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