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背景下县级融媒新闻记者转型策略探讨
2021-09-23唐华
唐华
【摘 要】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凭借其速度快、信息大、渠道广的优势,已成为我国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文章通过分析县级融媒体中心记者在媒体融合中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县级融媒新闻记者的转型策略。
【关键词】媒体融合;县级融媒体;新闻记者
媒体融合是时代所向,大势所趋。县级融媒体担负着向群众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责任和使命,是舆论宣传的“最后一公里”。[1]媒体融合时代对新闻记者尤其是县级融媒新闻记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县级新闻记者要迅速适应融媒体发展节奏,不断探索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转型之路,报道出更具有温度的新闻,实现新闻报道工作模式和基层记者角色的有效转型。
一、 全媒体时代要求新闻记者成为全能型人才
全新媒体环境的到来对传统电视行业带来新的挑战,电视媒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有被削弱的趋势。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速度快捷,信息形式多样,传播的媒介由单一走向多元。丰富多样的网络新闻虽能满足人们对实时新闻信息的获取需求,但内容重复、虚假信息也成为网络新闻最大的“致命伤”。不良信息影响人们的主观判断,进而产生负面舆论效果。全媒体时代公众接受新闻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能接触的新闻也更个性化,体现交互性与时效性的显著特征,这就要求县级融媒记者需要有“融合”的思想,严格履行新闻职业操守,恪守底线思维,坚持客观公正的报道,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实践,不断提升自身新闻敏感性,打造良好的舆论生态。[2]
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传播手段不再仅限于电视、互联网,媒介信息也不止于视频、文字形式,增加了特效、动画、互动等全新的呈现方法。手机移动端智能化的发展给新闻信息的索取和检索拓宽了渠道,短视频、VLog、H5、直播互动等新闻形式使新闻更接地气,覆盖面更广。因此,县级融媒体记者一定要具备写作、采访、录音、摄影、编辑等各方面更专业的采编能力,成为一名高素质、高水平的全媒型新闻记者。
二、 县级融媒体记者在媒体融合中的机遇与挑战
(一)基层记者责任重大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受众需求多元化,特别是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为受众提供了更多便捷的信息渠道。媒体融合不仅对县级融媒体中心提出新要求,对基层新闻记者的考验也随之而来。面对复杂多变的信息传播方式,受众在接收新闻时极易加入自己的选择判断。基于此背景之下,县级融媒新闻记者作为传播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执行者,要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牢牢抓住舆论引导的工作重点,突出县级融媒体的社会职责,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做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二) 融媒体发展给基层新闻记者带来挑战
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全媒体的兴起涌现出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商业平台,获取信息渠道的拓展带动了传播范围的拓宽。新闻传播不再局限于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生活处处是新闻,每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参与者、记录者,新闻信息的受众也能成为新闻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新闻信息的传播由被动参与逐渐转为主动发布。这样的发展形势对传统媒体提出了新的考验。县级媒体主要依靠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面对群众对“快”时代信息获取的需求如何化“危”为“机”,要抛开传统的工作思维,具备用户理念,要基于县级融媒体的发展情况量身定做融合与转型策略,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机结合,利用新的理念和方法进行新闻报道,时刻捕捉敏感新闻,加固职业技能知识体系,用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夯实记者工作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三、 县级融媒新闻记者的转型策略
(一)严格遵守职业操守
新闻记者是人民群众的“眼睛”,要时刻坚守职业道德底线,做到新闻报道的公平公正,采访扎实报道准确。在全媒体时代,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复杂多变的新闻事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各类媒介向大众传播,普通老百姓很難判断其真实性,社会舆论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县级融媒体中心是党和政府与基层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纽带,因此,在新闻报道中,新闻记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站位、良好的政治敏锐性,才能为高质量新闻报道提供有力保障,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守住安全底线。在日常报道中,要坚持把群众摆在第一位,把更多的声音和镜头留给基层老百姓,多宣传报道先进典型,反映普通群众的工作生活,回应群众关切,依法保护群众权益。这就要求基层新闻记者在开展新闻采访过程中,要有新闻筛选力,做到是非分明、认真严谨。发挥新闻导向与新闻担当,向群众报道出更多有深度、可靠的新闻内容。
(二) 掌握多种新闻写作技巧
随着新媒体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阅读量逐渐成为一则新闻的价值考量标准。记者是“记录事件”的人,全媒体时代下多种新形式报道载体诞生,头条、公众号、直播、短视频等每个平台的用户群体有不同的需求,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要熟悉不同平台各自的写作风格、呈现方式和要求,做到各取所需,快速发布,从而提升本地融媒体中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正能量的新闻更快更广地传播。例如,传统的电视新闻要注重亲民化的表达;微博微信要满足碎片化的阅读需求,要运用互联网碎片化的语言、图片和视频;直播短视频的互动体验则要求懂得与受众互动。快节奏使人们对新闻的阅读越来越偏向碎片化,这就导致了新闻报道在写作时的语境变化。[3]通过提炼主题吸引受众,越来越多的媒体人开始注重标题,标题的好坏成了能否“吸睛”的秘籍,而图文搭配能让文章在整体上更具有视觉性。这就要求新闻记者不仅在平时工作中加强学习新技能,夯实基本功,创新内容表现形式,实现自身写作风格转变,还要随时关注各类新媒体平台上用户反馈信息,了解当下群众关心的新闻话题,把握正确的舆论走向,及时回应读者关注。
(三)全方位提升业务能力
全媒体的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县级融媒新闻记者想要很好地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起来,就需要集传统的采访技巧、优秀的撰稿能力和直播、互动等新媒体技巧于一身。随着各类新兴媒介的出现,新闻的表现形式和内容都发生转变,这就需要县级融媒体新闻记者不断提高自身责任感,具备更高的信息处理能力。全媒体时代,互联网依旧是新闻报道的主战场,直播报道也仍然是传统电视媒体的最大优势。随着全媒体的发展,传统电视新闻的单一模式被新媒体弯道超车,促进了双方的不断变化发展。县级媒体如何融入新时代的新闻宣传发展格局,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这就要求县级融媒新闻记者加强网络运用思维,探索互联网和新媒体信息传播规律,学习新媒体的传播技术和采编流程,根据不同的新闻编制相应的策划,建立全新的思维方式。
(四)及时转变工作思维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发展需要在工作理念及工作方式上进行创新,工作思维也需及时转变。县级融媒体中心记者要熟悉各个新媒体平台的运营模式及受众市场,保证制作出的新闻在可听性和可视性上实现双赢。全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发生了新的变化,由新闻生产者变为新闻的服务者。在过去,县级传统媒体的工作模式相对固定,新闻记者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文稿撰写、稿件校对、内容整合等,通过编辑与记者共同合作确保新闻传播的真实性。[4]固定单一的工作模式使新闻受众在接收信息时处于被动地位,新闻报道什么受众就接收什么,没有参与感。全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最大区别在于互动性,从采访前期的准备到新闻发生现场,全流程交互流动,与观众边走边聊,问答互动,让观众可以零距离体验新闻采访,随时浏览信息并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了观众的参与感和信任感,所以新媒体的宣传形式也得到了更多受众群体的认可和喜爱。因此,县级融媒新闻记者要加强创新能力,不断消除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边界,大胆创新,将文字、视频、图片、配音、特效等新技术结合起来,实现资源整合,为受众呈现出有吸引力的新闻报道。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竞争是媒体竞争的关键所在,人才优势就是媒体优势,人才资源匮乏是制约县级融媒体中心创新发展的最大因素。基层融媒体处于媒体框架的最末端,是关系到媒体与基层群众第一时间产生连接的环节。在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发展中,打造一支“一专多能”的全媒体人才队伍是解决基层融媒发展难题的关键。
1.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新闻传播工作是新闻记者理想信念与专业技能的结合,建立推动新闻记者工作积极性与专业性的长效机制能让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赢在起跑线”。首先,复合型的职业要求是全媒体时代记者编辑的重要考核指标,既包括传统的新闻采访、视频拍摄、文稿撰写、音频录制能力,还需掌握新媒体媒介要求的H5设计运用、产品策划、推广技术等,这就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在选人用材标准上要有所考量。其次,县级融媒体中心在转型后还不能够完全实现用人机制的彻底改革,新闻记者的奖酬与岗位级别和工龄有一定的关联,造成部分年轻骨干因无法得到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酬劳而最终选择离职。这就要求基层融媒体中心要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建立多样化的人才激励机制,调动优秀新闻记者积极性,发挥人才竞争作用。要在实行按劳分配、创新争优的基础上结合物质奖励机制,尊重人才贡献,给予足够的补偿,提供更多培训及晋升机会,让优秀的人才有成就感、归属感,充分施展基层记者的工作能力。最后,县级融媒体中心还需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在统一考核、统一评审的基础上还要打造适应专业人才工作的环境。要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开放创新协作的工作氛围是人才安心工作的有力保障。[5]
2.加强技能培训系统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县级新闻记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县级融媒体中心要创新人才培训机制,在培训内容上强调专业性与针对性,因材施教,调整全媒体人才培养方向。传统媒体对新闻记者的能力要求集中于新聞写作及采编能力,全媒体时代背景下要培育能说、能写、能拍、能播、能编、能策划、能制作、能互动等“多能”全媒体复合型人才,灵活运用多重手段处理问题。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丰富的传播方式让新闻更具视觉化、形象化和立体化,各类平台专属性的发布机制加速了新闻“精准化”的传播。因此,县级新闻记者要侧重标题与导语的编写,还需在新闻的视觉化上下功夫,让新闻来源于生活,接近生活,赋予新闻新的生命力和亲和力。
3.拓宽引进人才渠道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全媒体时代,县级融媒体中心要解放思想,不拘一格降人才,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规章制度,通过与其他媒体开展合作、校招、特聘、人才引进等方式吸引社会才俊。不仅要“引进来”,还要多多“走出去”,组织人员到其他媒体交流学习,开阔视野,取长补短,采取考察交流、挂职学习等方式,多请业界专家指导授课,针对薄弱环节攻坚克难。要制定科学长期的人才发展规划,将人才队伍建设和融媒体管理有效衔接,确保县级融媒的高质量发展。
四、 结语
全媒体时代,新媒体的出现加速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对县级融媒记者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新闻记者在采编过程中必须融合全媒体时代特征,加速转型,提升自身能力,不断接受新的挑战,以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核心,立足民生,服务群众,推进县级融媒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乔华宇.试析县级融媒体发展环境下记者转型策略[J]. 文化产业,2020(23):102-103.
[2]王智峰.如何做一名符合县级融媒体发展需要的全能型新闻记者[J].记者观察 ,2019(09):97.
[3]章伯乐.浅析如何打造县级融媒体全能型记者[J].记者观察,2020(14):80.
[4]陈跃章.探析县级融媒体中心记者的融合转型[J].新闻文化建设 ,2021(1):83-84.
[5]赵文晶,樊丽.县级融媒体中心人才困境与解决路径[J].中国出版,2021(8).
(责任编辑:黄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