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人员核心素养能力提升探究

2021-09-23张岩松宋宇

新闻潮 2021年8期
关键词:播音主持人能力提升融媒体

张岩松 宋宇

【摘 要】融媒体背景下,出现不同的新媒体形式,对播音主持人员提供了机遇,但也带来许多新的挑战。文章认为融媒体使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渠道也更为丰富,这要求新时代的播音主持人员要积极学习新知识,利用新的技术和手段。文章分析了新时代融媒体发展对播音主持人员的影响以及主持人提高核心素养能力的重要意义,并针对当前播音主持人员的能力提升提出策略,以期能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融媒体;播音主持人;能力提升;探究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有信息传播速度快、受众接收渠道多及接收效果好等特点,但传统媒体多年积淀的优势依然坚挺,媒体融合遂成为媒介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传统媒体的“金饭碗”——播音主持人面临更加复杂的传播环境和挑战。如何审时度势,做到遵循规律、守正创新,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的重要工作。

一、融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人提升能力的必要性

融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人员提高自身核心素养有着多重意义。首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主流媒体的根本遵循,播音主持人是站在新闻舆论工作的前沿阵地,提升播音主持人员的综合素养,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出主流媒体的优势,也有利于传媒行业进行整体的优化升级,更好地应对各种新媒体的冲击,从而在新时代重新焕发生机。[1]其次,无论是电视节目还是广播节目,播音主持人都起到主导性作用。那些具有更高职业素养的主持人可以提升创新思维、建立主持风格、维护节目形象,在节目中具备更灵活的反应能力和控场能力,从而博得更多观众喜爱,获得更高收视率。 [2]最后,融媒体时代对媒介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不仅是对专业能力的考验,同时也是对其政治意识、媒介意识、市场意识、道德意识的综合考量。不断提升播音主持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成为集采、编、导、演、播一体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二、融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人员面对的新情况

(一)受众细分化

融媒体时代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为多样。除了利用传统渠道,如收看电视节目、收听广播外,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如新闻客戶端、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平台等实时获取新闻内容,人们的信息选择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每个人都能够充分结合自身需求、知识背景以及认知习惯,有针对性地获取新闻信息。这就导致媒介平台内容十分宽泛,有相当一部分受众从电视平台转向网络平台,传统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不断下滑,播音主持人的受众也大量流失。我国许多传统的电视节目在编排和制作等环节都有着比较严格的规章制度,电视报道也必须遵守一套固定的流程,这就导致播音主持的风格同质化严重,主持人缺乏个性化特点,甚至导致“千人一面”,最终电视节目的呈现也像某种工业流水线生产的产品一样。另外,由于网络平台增多,同步出现了主持风格更加活泼、主持语言更为幽默、主持形象也更加亲民的主持人,传统媒体受众的注意力被进一步引流到其他网络平台,人们对传统广播电视播音人员的兴趣和关注也越来越低。融媒体的背景之下,主持人与观众的距离被多样化的沟通渠道进一步拉近,这就使受众的互动需求空间增加,尤其是一些网络节目或综艺节目,主持人必须保持与观众的频繁互动才能激发受众的观看兴趣。[3]在此背景下,播音主持人要兼顾媒介本身和媒体从业者的双重竞争,无疑是融媒体时代的最大考验。

(二)表达个性化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数字终端的普及,受众对信息内容的选择具有极强的自主性,更加热衷于浅层化、娱乐性、碎片化的信息内容,反而对严肃新闻报道失去兴趣,媒体传播变得更加分众化和个性化。这种变化对播音主持人也产生了巨大影响。融媒体时代传播内容充分考虑受众兴趣,用他们最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信息输出。目标受众也从之前的全体公众演变为圈层的小众群体,每个人都能够使用移动终端设备观看感兴趣的节目,这要求播音主持的形态和手段必须向着精细化、个性化发展。例如在以传统媒体为主的时代,新闻播音节目广受欢迎,但现在多主题的真人秀节目却是遍地开花。[4]如何做好高雅与通俗、严肃与娱乐之间的平衡,成为播音主持人的一大难题。比如,2020年央视新推出的短视频栏目《主播说联播》,就是针对年轻受众采取的新型新闻内容形式,获得了受众的一致好评。

(三)考验多样化

传统主流媒体在进行信息传播的时候,大多数人认为播音员、主持人代表主流媒体发声,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话语权。但在融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事播音主持的专业门槛大幅下降,这一方面增加了主播人员的人数,另一方面也掺杂着思想认识不足、价值取向不高的从业人员。例如,当前许多网络平台的直播节目,许多人只要具备基本的素养就可向平台申请直播权限,随即就可以开通直播间进行内容生产。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播音主持人员整体评价。此外,作为主流媒体的“发声人”,播音主持人员理应承担起媒体从业者的社会责任,如何让专业的声音被更多的人听见,主持人需要具备更强大的职业操守来迎接新的考验和挑战。

三、播音主持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及原因

(一)培养机制没有跟上现实需要

从当前的播音主持人群体来看,专业能力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优秀播音主持人员的培养过程是系统性和长期性的,而目前媒体机构鲜有针对主持人员能力提升的专业化培训,长期陷入模式性、重复性劳动工作中。另一方面培养播音主持人员的教育模式仍然延续原有理论教育,造成许多从业者的思维意识和专业素养并不能满足融媒体时代的媒介要求,因为融媒体时代使受众的信息获取和信息传输更加强调时效性和互动性,如果播音主持人员不具备创新思维和学习意识,就可能导致节目内容充满无用信息或过时信息,无法成为时代发展所需的播音主持人才。

(二)综合素养难以匹配职业要求

播音主持人不仅是简单的信息传递工作人员,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递者,这就要求既要具备专业素养如语言能力、协调应变能力等,还要有充足知识储备和思想道德修养。融媒体时代信息种类更加丰富、体量更加庞大,对于播音主持人员的要求将会更加严苛。然而,播音主持人员大多数通过艺考走向播音主持道路,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导致整体文化素养水平偏低。同时,一些播音主持人员对职业认知存在偏颇,忽略了播音主持行业面对的是广大群众,即使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养,未能肩负作为媒体人的使命责任,也无法呈现出最佳的传播效果。[5]而形形色色的网络主播,文化素质更是堪忧。

(三)服务意识尚未满足受众期待

许多播音主持人受 “主持人念新闻、观众听新闻”这一固有模式影响,缺乏与观众的有效互动,对受众心理了解不够,缺乏相应的服务意识,这与融媒体时代下的行业发展趋势是相违背的。[6]融媒体的出现给予受众充分选择权,他们可以自由选择信息传播平台,由此众多受众开始演变为平台用户。播音主持人员如果一味延续原有单向传播的思维方式,对新闻内容进行无差别的统一播报,就无法从根本上获得受众青睐。融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主持人可以及时通过多种方式与受众保持交流和互动,特别是对于一些娱乐性和综艺性的节目,如果主流媒体的主持人缺乏服务意识,那么就无法与观众形成较强的黏性,导致受众参与感和体验感降低,进而影响整个节目发展。

四、播音主持人员提升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全方位提升人文素养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播音主持人,就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人文素养,这既包括扎实的理论知识,也包括丰富的媒体实践。一方面,自媒体的飞速发展使得新闻传播领域不断涌现出新型媒体人才;另一方面,网络环境的自由使人人都能够发声,这看似降低了播音主持行业的从业门槛,但实质上却提高了对播音主持人员专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对主流媒体播音主持人的职业发展造成巨大挑战,许多之前并不需要掌握的业务能力都有待学习和提升。比如,与观众进行实时互动的能力,因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受众参与节目的愿望强烈,网络直播或实时互动成为节目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必须具备更好的控场能力、应变能力和共情能力。再如,电视节目强调准确性和严肃性,这就要求主持人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将事件完整表述,还要表达得引人入胜。这些能力除了需要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在大量的媒体实践中培养,通过日常工作中有针对性地训练,才能使自己成为具备多项业务能力的综合性人才。[7]

(二)打造个性化影响力

在媒介融合的前提下,播音主持人想要获得长足发展,还需要大胆借鉴新媒体优势,充分发挥自身长處,形成具有鲜明特点的主持风格,完成播音主持人员向人格化IP的转化。特色化和个性化是新媒体时代的两个鲜明特点,融媒体时代的播音主持人也要坚持走个性化的发展道路,要不断根据节目类型的转变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适时地调整主持风格,充分发挥出语言的独特魅力,给观众带来一种新鲜感和神秘感,只有这样才能对观众产生长期吸引力,从而拥有一群相对固定的受众群体,并在激烈的媒体环境中脱颖而出。融媒体的迅猛发展使信息获取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何利用专业化优势重新吸引受众,是专业播音主持人职业道路上必须面对的难题。为此,主持人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长视频以及各类音频平台,通过分享自身媒体生活或讲解专业知识,更好地与广大受众进行互动,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媒体形象。同时,融媒体时代的播音主持人员要积极将传统媒体与各种新媒体形式进行有机融合,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做到与时俱进,打破传统媒体总是给人“千人一面”的感觉,要考量不同新媒体平台的媒介属性,进行内容和平台的精准结合,从而满足不同领域的传播受众,增强个人影响力和引导力。[8]

(三)做一个有职业操守的媒体人

播音主持人有其职业的特殊性,在进行核心素养提升的过程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坚守媒体从业者的职业道德,保证内容传播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尤其是一些影响力较大的主流媒体,其节目直接反映群众呼声、引导社会舆论、维护社会安定,因此播音主持人一定要坚守媒体人的职业准则,优先选择正面题材、正面能量的节目内容,慎重对待影响负面、价值负面的新闻素材。其次作为受众眼中的公众人物,播音主持人的发言和形象代表着主流媒体形象。因此,播音主持人员应时刻将个人利益和集体价值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榜样和标杆的力量来要求自己,最终成为主流社会价值的标杆。比如,许多播音主持人为了提高节目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使用不规范的语言甚至粗俗的语言进行主持活动,这极大地损害了播音主持人在群众心中的形象,进而影响到整个电视媒介形象。新时代的播音主持人要做到不盲从、不哗众取宠,要不忘初心,自觉地维护中华民族优秀语言文化的纯洁性。[9]

五、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人们虽然越来越习惯于从网络途径获取信息,但电视节目是广大人民群众信赖的获取信息渠道之一,然而当前播音主持人的整体水平还无法满足融媒体时代飞速发展的需要。为了顺应融媒体时代的发展,播音主持人首先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素养,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其次要充分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养成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主持语言和主持风格;最后要牢记播音主持人的责任担当,并使自己成为掌握多元化知识的综合型人才,增强自身在融媒体时代下的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丽萍.融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人风格形成与创新[J].业界研讨,2020(18):106-107.

[2]李冰.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播音主持人的应备能力探析[J].中国电视,2016(11):106-108.

[3]张国辉.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播音主持的创新与坚守[J].一线,2017(4):150-151.

[4]郝钢.融媒体时代主持人的应变与坚守[J].中国报业,2017(24):74-75.

[5]张毅文.融媒体视域下关于播音主持工作的思考与探究[J].传播力研究,2019(8):106.

[6]段 研.融媒体视域下播音主持工作的思考与探究[J].传媒论坛,2018(14):44-46.

[7]高杰.媒体融合时代下广播播音主持的创新与发展[J].媒介融合,2019(7):56-57.

[8]魏惠敏.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播音主持的创新与坚守[J].中国报业,2019(5):95-96.

[9]常健.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语言艺术及创新策略[J].视界观,2021(5):218-220.

(责任编辑:黄康温)

猜你喜欢

播音主持人能力提升融媒体
播音主持人的个人魅力研究
文学修养对播音员主持人的重要性分析
播音主持人的语言控制与应变能力刍议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
论合作模式下小学生个体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试分析播音主持的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