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和惠州客家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2021-09-23李海燕

文教资料 2021年18期
关键词:惠州非遗可持续发展

李海燕

摘   要: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分支族群,亦是世界上分布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现在全球已有近一亿人口,广布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家人取得的成就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注意,其历史和文化已成为一门国际性显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如何利用惠州当地传统服饰文化及传统手工艺,实现在地化发展,“活化”客家古村落,并使其可持续发展,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 非遗   惠州   客家古村落   可持续发展

在法国,著名人类学者John Lagerwey主编了一部《客家传统社会》,主要对我国福建、江西等省的多个客家聚居区域的历史渊源、客家人的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全面、系统地记录着客家地区社会生活传统。在日本,东京都立大学社会人类学博士、日本东亚人类学研究会发起人河合洋尚(Kawai Hironao)对客家也颇有研究。他的主要著作有《景观人类学的课题》和《全球化背景下客家文化景观的创造·环南中国海的个案》。近年来美国及东南亚国家学者也在研究客家文化,客家研究已是国内外人类学民俗学界和海外汉学界的一个热点。

惠州是最大的客家侨乡,被称为“客家侨都”,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认为惠州是客家四州之首。然而,2010年至2017年间,国家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只有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及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三个,作为“四大客家聚居地之一”的惠州并未在列。

目前研究客家文化的学者主要集中在客家建筑方面,较少针对客家风俗及手工艺作进行研究。要“活化”客家古村落,使其得到可持续发展,要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着手,建筑需要人的进驻,才能恢复生气和活力。因此,结合国家提倡乡村振兴策略和文化自信两个方面分析、保护客家古村落,并使其得到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1.惠州客家古村落现状(以惠东皇思扬村、惠阳大光村及木工幌村现状为例)

1.1惠东皇思扬村。

(1)別名:黄沙洋、黄狮。

(2)地理位置:皇思扬古围村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多祝镇,距离惠东县城约25公里。

(3)主要姓氏:萧、杨、许、郑。

(4)主要方言:客家话、福佬。

(5)现本地居住人口:约300多人。

(6)原村落手工艺:石雕、织布、染布、竹编、草编等。

据记载,于明末清初时期,大量村名从福建漳州迁至此处,围寨健屋,繁衍生息。奠基的几户人家开垦荒地,男耕女织,和衷共济,直至乾隆嘉庆期间,皇思扬村已有几千人口。据一村名介绍,村子的北边是西枝江,西枝江南岸与村子相望约有一片两千多亩金子般的黄沙地,被称为“下洋底”。村子所在的位置就是西枝江南岸一片黄沙地的旁边,古时候地名大都以地理位置、地貌或重要标示等起名,“江”亦称为“洋”,于是便有了“黄沙洋”。“黄沙洋”应为古村最早的名字,后来据说是皇帝寄望古村人把萧风来、萧宪章的风范发扬光大,改名为“皇思扬”。

古村的建筑群是惠东至今保存最完整、最具规模的古民居,四周以房屋为屏,占地20多万平方米,屋连屋,墙连墙,内有城门、神庙、书院、学堂等,村内分布有近十口井。建筑群除了祠堂外,大部分住宅是二进或三进结构。屋檐、门楹、窗棂等有以蝙蝠、龙、鹿、花草等为题材的灰塑、石雕、木雕,寓意吉祥。牌坊四柱三开门,分三层。石柱上有蝙蝠、八仙过海、双龙吐珠等精美浮雕。整座牌坊气势雄伟,巧妙绝伦。

皇思扬曾是南粤古驿道上的重要节点,是惠州通往潮汕的水陆运输中转站,也是南北来往商客的落脚点。村民十有八九从事买卖,因此村中舟车辐辏,络绎不绝。由于商贸发达,村中很多人发家致富,因客家人有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古村的文化教育孕育而生。在清朝,但凡有钱人家都会设立私塾、办书斋、兴学堂。皇思扬村的建筑群整体保存得较为完好,但由于村内生活设施不变,原村民越来越少,在风俗、手工艺等方面慢慢简化,甚至消失。

1.2惠阳大光村。

(1)地理位置:大光村崇林世居核心区位于惠州市惠阳区镇隆镇南部,距镇隆镇中心约1.5公里,紧邻深惠高速长龙高速出入口以及G205国道,距离惠城区、东莞市、深圳市1小时车程范围。

(2)主要姓氏:叶。

(3)主要方言:客家话。

(4)现本地居住人口:约1000多人。

(5)原村落手工艺:木雕、竹编、草编、染布等。

镇隆镇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客家文化底蕴深厚,客家围屋作为客家人们建筑文化结晶,位于镇隆镇大光山下的崇林世居得到较完整保存。大光村崇林世居核心区规模约为25公顷,处于惠莞深三市交汇处,交通便利。距记载,于清朝嘉庆三年(1798年)创建,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2017年被评为“最美荔枝村”。

崇林世居核心区是庞大的建筑群,气势恢宏,构造精美,是客家人生活和智慧的伟大结晶。围屋坐西南朝东北,平面呈回字形布局,总面阔128米,总进深约130米,占地面积约16640平方米,从外至内共由池塘、禾场、首围、祠堂、望楼五部分组成。四周围墙高9米,内有住房262间,九厅十八井,是现存的广东第二大客家围屋。首围、祠堂、崇林楼(望楼)是围屋的主体建筑。在围屋内,最壮观的一处当属位于围屋中间部分的望楼,高20米的重檐歇山式的三层建筑堪称崇林世居的灵魂所在。站在崇林世居的制高点的这个瞬间,凭栏俯视,只见整座围屋气势恢宏,庭院错落有致,与前方一池碧水相映成趣。围屋内虽然不少部位已经坍塌,但依旧能感受到当年房屋层层叠垒、回环相连的恢宏气势。屋内建筑用料考究,做工精细,采用了石刻、石雕、木刻、灰塑、镶瓷、砖雕等传统工艺,据当地村民介绍,祠堂前的嵌瓷技艺,无论是葫芦、书卷,或是锦鸡、凤凰,都分别象征了福禄吉祥的寓意。

根据《南阳叶氏大成宗谱》记载,两大叶家同一祖上,自梅州迁徙至惠阳,与梅州出了开国元帅叶剑英的叶家亦同祖宗。大光叶氏家族,迁徙至惠阳镇隆200余年间,至今已在此繁衍了十三代人,其中前十代都是居住在崇林世居这幢巨大的客家围屋内。但多年来,村民由于到外地务工,人口流失严重,镇隆镇政府期间虽将崇林世居设为德育教育基地,但仅限建筑方面的参观学习。2017年8月30日,惠州市惠阳区镇隆人民政府及大光村村委会发布了招商引资的消息,希望通过合作的方式开发崇林世居保护开发利用旅游项目,意旨通过客家山歌、客家饮食、汉乐汉剧及荔枝文化等结合,打造观光休闲旅游区,但至仍未引入合作商。

1.3惠阳秋长镇茶园村木工幌。

(1)地理位置:茶源村位于秋长街道北部,木工幌作为核心区域,紧邻深惠高速,到深圳、东莞均1小时内车程,交通便利。

(2)主要姓氏:叶。

(3)主要方言:客家话。

(4)现本地居住人口:约300多人。

(5)原村落手工艺:木雕、竹编、草编、织布、染布等。

木公幌是茶园村一个有2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位于惠州市惠阳区秋长镇,属秋长街道北部,周边与官山村、周田村相接,全村户籍人口2766人,2013年,茶园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据叶氏族谱记载:松乔楼建于清朝乾隆年间(1795年),由中原南下的叶氏宗祠由叶氏四世祖国梓公建造,围屋建造有南阳的中原文化元素。其座东北向西南,总面阔58.6米,总进深41.2米,占地面积2414平方米。由泮池、禾坪、堂屋、横屋、角楼、围拢等组成的客家围拢屋。围屋正面置五门,正中间的是中轴大门,一进门厅,左右置房,后置两柱木屏门;二进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十五架用三柱后墙承重,穿斗抬粱结构;三进明间中间置神龛,供奉祖先灵牌,左右置房。三进之间以天井相隔,天井两侧有厅。三进堂屋后面是围拢,堂屋与横屋之间以天街相隔。围屋的四角筑有四座角楼。松乔楼是在秋长街道辖区内保存较完整且规模较大的一座客家围拢屋。

据茶园村木工幌叶叔介绍:“村子并不偏远,从惠州市中心开车来也就将近50分钟车程,但由于教育、医疗建设不如城市便利,十几年下来,当地村民大多数外出务工,定居,只有春节、清明、中秋这种传统重大节日才回村子。老房子空着,村里的人都走光了,前几年这个村变成了别人口中的空心村。曾有人说,冷清的茶园村很可能在10年内消亡。”

2018年3月,惠阳区政府与某文旅集团联手打造的乡村振兴文旅项目,尝试将这个“空心村”重新规划建设,打造成精品民宿、市民农庄、创意书吧等多种业态。从2018年12月开始试运营至今将近一年,除了精品民宿外还引入了深圳一家客家餐馆、音乐餐吧、清吧及骑行、采摘活动,同时引入了一个传统客家蓝染工艺项目。运营效果虽未达预期,但总体向好。

2.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

客家人广布全国甚至全球,客家民系是研究汉文化的“活化石”,在客家文旅项目当中当务之急除了修缮客家建筑外,还应注重文化内涵的梳理、建设,通过引入传统手艺创新应用的品牌及数字博物馆的规划建设。

2.1有利于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惠州是客家聚居地,既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又有多彩的文化资源,客家人在社会生活环境中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审美理念,创造了诸多既具有生活实用功能又具有精神审美功能的工艺品。建筑仅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小部分,要使客家古村落可持续地发展,务必重新梳理客家文化,将客家风俗、客家服饰、客家手工艺、客家山歌等方面与建筑修复并行。客家文化保护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国家提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政策。

2.2有利于增强客家民系文化自信,维系华人的文化认同。

“文化,是人类在其社会历史发展中不断创造、总结、积累下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将其保护与传承,便是对当地群体文化的认同和信任,即对自身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中华文化的坚定认同,增强侨胞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客家围屋建筑是国内建筑界中的一大特色,但客家村落的建设如果仅限于建筑方面的复原或重建,而没有将当地的特色民俗民风、传统工艺融入当中,那么建筑的修复只是一时的,只能成为景观性,并不可持续发展。因此,将客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融,让人们通过客家建筑、客家民风民俗及手工艺重新认识、认同客家文化内涵,才能将客家文化、传统的中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增强族人或国人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3.利用传统手工艺“活化”惠州客家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对策建议

从皇思扬村、大光村的崇林世居的保护上看,在建筑修复上因资金问题而导致建筑无法得到保护和修复,仅作为旧时景观供游人观赏,如果年久失修,将造成建筑坍塌无法修复;木工幌村虽招商引资成功,但因运营方过于商业化,导致项目未能很好地将与当地村子的民风民俗与建设好的客家祠堂及客家文化结合,使其无异于非客家地区的精品民宿。本文通过近一年在客家文旅项目及客家传统工艺的运营实践,以传统的古法客家蓝染为例,提出“活化”客家古村落保护及发展的对策建议。

3.1挖掘传统客家蓝染工艺及相关历史。

客家蓝衫在客家的历史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客家人的典型符号和象征,尤其在客家人开荒垦地的年岁中,吸汗、耐脏,并且有消炎抗菌作用的蓝衫,正是客家人的智慧、坚毅、勇敢、奋发、吃苦精神的最佳诠释者。蓝衫的形制、工艺,甚至穿着形态,都透露着客家人对生活特有的态度及讲究机能、崇尚精简的服饰美学。但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客家蓝衫已不适合现代人的着装方式,但染制蓝衫的客家古法蓝染工艺,则有很大的应用空间。荀子曰:“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描述的正是当时的蓝染工艺。

《天工开物》记载:“闽人种山皆茶蓝,其数倍与诸蓝,山中结箬篓输入舟航。”《明穆宗隆庆实录》亦有记载:“福建、广东之地……皆以种蓝为业。”客家地区山林遍种蓝草,遍布染槽。客家人荒山僻蓝、披寮搭棚,长居山林,甚至北上闽东、浙南,广开蓝靛。明清以来,无论从种植、印染还是贩卖,都有闽西客家人的影子,甚至一度垄断了全国的靛蓝贸易。就地取材,探索着大自然赋予的馈赠,将低调内敛的靛蓝穿上身,与天地协和。客家蓝染看似无言,却隐隐讲述着先人的智慧和情怀。从客家蓝衫及服饰可以看到靛蓝朴素、優雅的风采。

3.2結合当地资源,重振及优化传统农耕文化。

客家文化属农耕文化,村落的根本在农业,复兴传统农业种植,将景观建设与农耕文化体检相结合,根据不同季节种植不同的染材,形成不同的乡村景观,一方面保护好土地资源,另一方面助力乡村旅游;“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农村建设阶段,塑造经济、文化与自然协调共生的农村新面貌。其中可以以客家服饰文化为中心,将种植、织布、染色及最终应用建成“观光路线”,将种植蓝草、采摘、提取、染色作一项农耕和植物科普项目,吸引游客,给乡村带来经济效益,最终达到“活化”村落的效果。

3.3在特色客家古村落设立客家民俗博物馆,收集客家文化相关资料及实物,建立客家文化资源库。

惠州是四大客家聚居地之一,有着深厚的客家历史,分析整理惠州及他客家地区当地特色手工艺,对工艺及手艺人作详尽调研、记录;通过向村民广集客家人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的风俗,特别是对客家蓝衫的收集及古法蓝染资料的整理,从种、织、染到制作成衣作一系列展示甚至体验,并对捐赠者了解历史等相关资料作详尽记录,向捐赠者颁发收藏证明或给予一定回报。

3.4引入优秀设计团队驻村合作。

根据乡村建设规划,引入优秀设计团队或艺术家驻村,与当地手艺人合作,结合各个客家村落特色,开发“一村一品”文创产品,并与当地村委共同组织村民开设传统工艺培训,进行在地化生产、销售。在村建民俗博物馆内设点销售,向游客展示及售卖相关传统手工艺品的同时,将文创产品作为载体传播惠州客家文化。

3.5与高校建立校企合作。

通过与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建立“村校”合作,邀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或手艺人做客课堂,讲授工艺流程及特点,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当地传统文化,引导和培养年轻一代,让他们与传承人及手艺人近距离学习,真正认识、认知并喜爱,才有望继承,另一方面发挥高校学生的创意,根据当地传统工艺设计衍生品。

3.6引入有实力的文旅集团,规划客家营地研学模式。

通过研究、分析客家文化的特点,梳理、规划营地研学思路:对客家古村落的概况、传统建筑的实地参观讲解——通过客家民俗博物馆馆藏物件、服饰文化特点及客家手工艺流程作实物分析、讲述——参观蓝草种植园,讲解蓝草相关植物知识及蓝草萃取蓝泥的工艺——讲授传统客家蓝染的染色工艺,结合夹缬、灰缬、扎缬等不同手法,让消费者亲身体验古人运用蓝染染色的过程——体验客家织布工艺——了解客家服饰的制作工艺,现场度身定制——体验客家点心制作——品当地客家美食——入住客家围屋精品民宿。

4.结语

一种工艺的传承或是一座建筑的保护与修复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只有将其相互结合,才能使人们驻足观赏和细细品味。在国家提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政策下,我们应利用惠州大湾区的有利位置,吸引有实力的投资商和运营商,将客家建筑修缮与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风民俗及手工艺相结合,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当下人们的需求、审美相结合,使传统的手工产品不再停留在作品当中,而是重回人们的生活,让客家非遗被保护和传承的同时,客家古村落得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万辅彬.人类学视野下的传统工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24-245.

[2]陈东生.海峡两岸的客家服饰文化与艺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42-43.

[3]谢后兰.文化观光的时尚风格[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17:63-72.

[4]廖育群.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7:157-168.

[5]陈隆进.蓝衫再现——台湾传统蓝染产业垂直整合现状[M].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学会,2007.

猜你喜欢

惠州非遗可持续发展
奔跑惠州
惠州一绝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健康惠州”助力幸福惠州
“健康惠州”助力幸福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