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五段导学式自主学习模式探究

2021-09-23蒙宏林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24期
关键词:全面发展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蒙宏林

【摘要】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与改革,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不仅注重学生在单元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发散和框架构筑,更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思维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与发散,以此为基准,有效地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与效率.因此下文针对高中数学五段导学式自主学习模式展开探究,为助力学生综合发展提供相关参考经验.

【关键词】五段导学式;全面发展;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一、高中数学五段导学式自主学习模式概述

所谓高中数学五段导学式自主学习模式,是指在数学教育教学推进与优化的过程中,通过自主阅读、自主讲解、自主评价、自主训练以及自主探究五个自主教学环节和教学模式的构建,有效调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与参与度.教师通过高中数学五段导学式自主学习模式的应用,以进阶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学科学习正确的认知和学习意识,进一步辅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行为习惯,实现学生在数学学科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调动,为培养学生全面而综合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石.

二、高中数学五段导学式自主学习模式在具体教学中的具体操作

(一)自主阅读

在高中数学五段导学式自主学习模式的运用过程中,学生要根据教师布置的课业任务和预习提纲,进行自主阅读;教师不仅要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指点,还要有效启发并调动学生在自主阅读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兴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在精读和深读中把握住教学的难点和疑点,以系统宏观的眼光对整体单元知识内容进行理解和认知.学生在自主学习模式过程中,通过阅读能够在基础阶段对于相关内容和相关思路进行梳理和认知,初步了解数学体系,形成数学框图,为以后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自主讲解

在数学教学模式优化与创新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教学内容设计和划分上的精细化.学生自主进行知识讲解和知识梳理,以便课堂导入有效推进,实现自己对于课堂主人翁角色的深化和认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班级内部同学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演练,不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三)自主评价

教师应在数学展开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综合而全面的评价,以确保整体教学任务稳定有序地开展.因此在数学展开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自主评价环节,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自己在自主阅读和自主讲解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态度等内容进行综合评估和反馈.学生在进行自主评价的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对自身的学习行为有了一定的约束,慢慢地就养成了自主学习行为规范.自我评价既能够实现对学生综合自主意识的培养和发散,也能够以良好的自我评价标杆指导学生不断改进、不断发展,助力学生树立并形成终身学习的发展理念和发展习惯.

(四)自主训练

在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培养不应仅仅停留在常规教学任务层面,而要在立足于时代人才培养需求和培养标准的基础上,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进行有效的培养和训练,以此为基准实现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有效促进.因此,在数学基本任务完成之后,教师还应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对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态度进行综合考量,选取相应的题目检测,指导学生在圆满完成课业任务的基础上,进行自主训练,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合理规范地开展自主训练,不仅能够深化自己对于知识理论的记忆和掌握,更能够在不断深入的训练过程中增强自己对相应知识体系的熟练度,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五)自主探究

在整体数学教学任务圆满完成之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指导学生对学科内容和拓展内容进行有效的梳理和归纳,构建出系统完善的知识思维导图.教师在不断巩固并深化学生对单元内容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创新发散的学科逻辑思维,以小组讨论、竞赛表演等多元的探究模式,实现对学生自主探究兴趣和自主探究习惯的引导与培养.

三、高中数学五段导学式自主学习模式在具体教学中的收效

在对高中数学五段导学式自主学习模式应用现状和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以导学式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不仅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还以一种创新的指导模式有条理有顺序地指导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常规教学任务,并实现对自身学科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拓展与延伸.

(一)抓住一个主体——学生全员参与

“五段导学式自主学习”课堂变成了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大舞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在“五段导学式自主学习”课堂中,主体是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导,也是参与者,更是主角.

(二)养成了一个习惯——自主阅读

“五段导学式自主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五段导学式自主学习”课堂之所以“乱”而有序,与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分不开的.利用这种模式的持久训练,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良好的合作探究习惯,积极主动展示自我的习惯以及约束自我的习惯和互相激励的习惯等.在回答课堂问题时,学生积极主动地抢着回答,而不是被动地等着老师“叫”,同时在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自己也积极地思考,准备补充或纠正.这样整个课堂就动起来了,人人参与其中,课堂效率也就大大提升了.

(三)抓住一个核心——自主训练

自主训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整个课堂,相对学生来讲,老师讲得很“少”.课堂上我们看到的都是学生在“表演”,老师成了晚会的“主持人”,或是运动会的“裁判员”.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老师只是在点拨、引导、指导、拓展、表扬、激励等.教师在点拨中串通了所学知识点,指引中启发了学生心智,指导教育中使学生真正学会了知识,在表扬鼓励中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這真正缩短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实现了教育教学相长.当然,老师要当好“引领”,就得细心研读教参,提取精髓,在学情上要多下功夫,吃透考纲.

猜你喜欢

全面发展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