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

2021-09-23刘艳君

黑河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语文教学培养

刘艳君

[摘 要]小学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德育形成的基础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学生塑造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阶段,小学语文教学要将所学的文化知识与德育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关键词]语文教学;立德树人;培养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是当今教育的根本,立德,要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引导学生、带动学生、鼓励学生;树人,就是通过教育改变学生、塑造学生、培养学生。德是做人的根本,坚持德育为主,要以爱国情怀和过硬的德育价值观为核心,使小学生在复杂的环境下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着重以树人为核心、立德为根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呢?

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培养学生高度的爱国情怀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主义的培养要根植于小学阶段,小学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主阵地。在语文教学中,包含着我国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小学生思维还不成熟,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爱国情怀是每个中国人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对自己祖国和人民的深刻认同。小学语文课堂上有许多红色经典文章,通过生动立体的故事情节来启迪学生的爱国情怀,学习每一篇课文,都能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不断提升自己。比如,学习《金色的鱼钩》《飞夺泸定桥》等课文时,学生很容易就能认识到和平的重要性,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革命烈士的鲜血换来的。课文《刘胡兰慷慨就义》表现出刘胡兰视死如归,毫不惧色。课文《最后一次演讲》的语言强劲起伏,学生不由自主就热血沸腾,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增强了小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還有很多文章体现出中华儿女英雄辈出,如《黄继光》《董存瑞》等。有的课文体现出我国历史悠久,如《赵州桥》《李时珍》等。有的体现出我国物产丰富、山河壮丽,如《桂林山水》《日月潭》等。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课文。这些文章既包括山河景物,又有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及杰出的人物,而且各个教材之间相互补充,能充分体现出我国人民、景物、事物的美好,教师在教课过程中可以对人物的事迹、描写背景进行深入的挖掘,通过引导设立情境,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爱国情怀的培养贯穿整个小学语文教材,学生缅怀革命先烈,倍加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祖国,有担当,这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语文课堂上的爱国主义情怀一点一滴进入到学生的心田,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语文教学在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的仁德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一个人拥有良好的仁德是立身之本,是立足于当今社会的通行证。培养学生的仁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身素养,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小学生思想单纯、活泼好动,他们的内心世界一刻也不会平静,面对复杂的现代文化,需要对他们的思想进行引导和启迪,让他们感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和熏陶,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修正自己的人格。语文这一学科具有传播思想道德的独特优势,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责任重大,不仅要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向学生传播良好的思想道德和高尚的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优秀道德情操的课文有很多。在这些课文中渗透着大量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明白“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结合课堂上的内容,启发学生思考什么是诚信,交流在日常生活中自己见到的有诚信的行为和缺乏诚信的行为,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新的部编教材在语文课本每个单元中都有“日积月累”,在这项学习中,学生受益匪浅,内容大多出自四书五经,在如何做人的问题上,让学生认识到“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日积月累”中经典语句的分析背诵学习,影响着每一个中国少年,启发他们的心智。

三、培养学生的真善美

美是通过真与善得以体现的,语文教学是真善美的统一。首先,能够选入语文教材的课文都是真情的流露。如《千里跃进大别山》《杨子荣打虎》等课文,学生在字里行间受到感染和熏陶,他们沉浸在作品的氛围里,教师要引导学生朝着真理正义之路前行。在教学中,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学生的所思和所想,及时帮助他们认识是非,为他们修剪枝叶,让他们在各种诱惑面前具备相应的抵抗力。教材中大量的课文启发学生的理想,坚定学生的志向,引导学生拥有浩然正气。其次,语文教学中充满了人间的善。《三字经》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古圣先贤告诉我们:善良需要教育。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学生不由自主就会联想到,和文中的主人公比,我们真是幸福多了,我们拥有丰厚的物质基础,还享受着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引导学生在珍惜当下的同时,伸出友爱的双手去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培养学生的悲悯情怀和善良之心。最后,语文教材中篇篇课文都是语言的艺术珍品。课文的结构美、意境美,以及人物的心灵美……如在教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边看画面边想象走进诗中的意境,从而引导学生深刻地体会作者笔下的壮美河山,提高学生的审美力。

四、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

首先,亲其师,信其道。教育要以爱为基础,教师在适当的时机关心、理解、尊重、信任学生,能让学生的心中充满信心与动力。每一名教师都应像朋友一样欣赏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并接纳学生的感受,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他们一起分享喜怒哀乐,当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思想上贴近学生,走进他们心里,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跟随教师,在班集体中健康成长。其次,要想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就要加强榜样的引导。平时细心观察学生生活中的细节,发现学生身上的亮点,及时点评表扬,带动整个集体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还可以组建一对一帮扶和四人小组监督,带动引导,共同进步。

五、教师要当学生的楷模

要实现立德树人,教师要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教师应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平等待人、勤奋好学。教师要以身作则,才能有效引导学生正确做人和学习,教师具有示范性,学生具有向师性,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人格魅力,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和打动学生,带动学生不断提高学识和修养。为此,教师要当好榜样,要牢记“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教师在工作中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要时时刻刻关心学生,要多给他们一声称赞、一个微笑、一丝关爱,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力量,让每一朵小花都沐浴阳光,茁壮成长。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的教育观念,不仅能让学生扎实掌握学科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教学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生活、感悟生活,对社会现象有自己正确的看法,并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形成良好的品质。学生的潜能很大,对于良好品质的追求也很强烈,只要教师提供足够的空间和信任,他们就能带来惊喜。

参考文献:

[1]燕潇涵.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研究[J].时代报告(奔流),2021,(01).

[2]张文娟.小学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的实践与研究[J].吉林教育,2021,(Z1).

[3]陈玉琴.高中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的实施与优化[J].清风,2020,(24).

(责任编辑 冯 璐)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语文教学培养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