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曲《大江南》的作品特色

2021-09-22李旭欣于洁

今古文创 2021年32期
关键词:演唱分析

李旭欣 于洁

【摘要】 《大江南》是一首十分具有特色的新时代民歌,在声乐学习过程中也经常作为民族男高音的经典之作,本文从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的特色以及作品的演唱分析出发,对这首作品的特色进行了系统介绍和分析,并对该作品的演绎提出了方法和观点,对歌唱者演唱这首作品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歌曲特色;时代气息;演唱分析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2-0078-02

歌曲《大江南》是由赵季平作曲、廖勇作词,旋律宏伟大气、婉转悠扬,歌词扣人心弦,作品完美地将南北方民歌的特色融入其中,十分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但在学习和演唱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关于该作品的相关资料文献都十分有限,在现有的相关资料和文献之中,其表述的语言较为专业,对于没有一定音乐专业理论知识的人来说不易理解,并且对该作品的特色研究也十分有限,所以对作品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本文就该作品的特色进行了深入学习和研究。

一、歌曲《大江南》的创作背景

(一)作者简介

歌曲《大江南》由著名的作曲家赵季平先生作曲,他生于甘肃平凉,长期生活在陕西,自小酷爱音乐,刻苦钻研,在音乐上造诣颇深,于1970年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并参加工作,长期从事音乐创作,为我国新时期的民歌与电影电视音乐作品注入了新鲜血液,创作了如《红高粱》《笑傲江湖》等等一系列的电影电视音乐。

歌曲《大江南》由廖勇先生作词,廖勇先生是一名优秀的作曲家、导演、词作家。现任北京歌剧舞剧院艺术总监;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国际科技文化交流协会理事;中泰友好大使等职。师从赵季平先生,代表作有《故土情》《大江南》《边关情》《老战友》等。他的词简洁凝练,铿锵有力,极富民族特色。

(二)创作背景

歌曲《大江南》于2006年创作,当时,正处于改革开放取得了优异成果,人民生活得到了显著提高,对于建设更加美好、富强、文明的中国有了更加强大的信心和动力,故这类歌颂祖国大好河山,赞颂新中国的作品应运而生,《大江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此作品在融入了江南民歌曲调和江南文化的同时,也融入了北方民歌高亢嘹亮的特色,使之成为了别具一格的男高音佳作,深受广大声乐爱好者的喜爱,广为流传。

二、歌曲《大江南》的特色

(一)高亢的旋律与浓郁的民族韵味的有机结合

新时代民歌,是指传统民歌发展至今,在传统民族音乐与歌曲的基础上,吸收当今时尚的新音乐元素,运用现代的手法与技术来进行创作、演唱的新民歌,新民歌是我国新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下的优秀产物,在21世纪的今天,深受人民喜爱和传唱。顾名思义,《大江南》这首歌曲是新时代民歌下江南民歌范畴的一首作品,从古至今,江南就是一个多出文人骚客的地方,其独有的如诗如画的地理风貌和风土人情,是每个人心目中的桃花源,而江南民歌则是具有鲜明的吴语的特点,吴一般指江南地区,江南民歌一般运用吴语载体,从而用以表现江南地区独有的内敛含蓄、婉转悠扬、小桥流水、温柔缠绵的特色,从而区别于北方民歌的粗犷豪迈、坦荡率真、高亢嘹亮。

《大江南》这首作品巧妙地将北方民歌的高亢嘹亮的音乐元素融合到了充满浓情的江南民歌之中,作品为带有引子与尾声部分的二段式,bE大调4/4拍的节拍特点,使得全曲流畅清晰。歌曲一开口就是在高音区,第一次“天上看江南”,一个bB给人一种北方民歌嘹亮的感受,继续聆听,把江南比作大船,江南美景的婉转悠扬在脑中回荡。接着第二次“天上看江南”逐渐到达了引子之中的高潮,“把他拴在遥远的喜马拉雅山”的“山”字一个超高音High C将情感推向了引子的高潮,整个引子部分巧妙的两次“看江南”,形成了鲜明对比,融入北方民歌旋律高亢特点的同时,又融入了江南风貌的情感,为全曲奠定了感情基调,巧妙地将听众带到歌曲所描绘的画面之中。《大江南》一改以往江南小调的风格,这也是该作品最为突破性的特点,引子部分加入了西北民歌的高亢,贯以恢宏磅礴的气势,以一个七度音程的大跳和一个High C,仿佛将听众的视野置于空中,在空中俯瞰江南一派勃勃生机,如一条大船,停靠在广袤大地之上,从间奏开始就与江南民歌《拔根芦柴花》的优雅柔美巧妙结合,让人仿佛置于江南的美景之中,浏览水乡之柔美。描绘出了江南景色的秀丽,从而与之前的高亢做鲜明对比。A段将小桥比作驼背的老汉表面上看好像是在写小桥流水的江南美景,实则喻义着江南引领着古往今来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更加承担着继续前行的重任。而B段为全曲的高潮部分,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江南风景吸引文人骚客且具有独特文化底蕴。描绘出了如诗如画的江南风景给人如痴如醉的感受。尾声仍与引子部分相同以高音为主,而其特色在于作曲者做了渐弱处理,使人们感受到江南这艘大船还会任重道远继续前行。整首作品将江南民歌的婉约与西北民歌的高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比鲜明,一气呵成,使每一位听众眼前一亮,陶醉在江南美景之中。

(二)强烈的时代气息

我国的文化历史悠久,民族底蕴深厚,自宋朝开始,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火车头”,而《大江南》这首作品是在2006年由廖勇老师作词、赵季平老师作曲的,这一时期正值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江南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各项经济建设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至今日,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富足,我们国家的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大江南》这首作品不仅仅是在写江南地区的美景,更是在歌颂我国大好山河的同时,把祖国的经济比作一艘稳重的大船,任重道遠,不断前行,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三、歌曲《大江南》的演唱分析

演唱《大江南》这首作品需要很强的技术性,主要体现在对歌曲之中咬字处理,气息控制及情感的把握上。

(一)咬字的处理

《大江南》具有江南民歌悠扬、婉转的特点,同时又融入了西北民歌的高亢、嘹亮,演唱时声音明亮、抒情、沁人心脾,所以在演唱时对于每句词的咬字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民族歌曲对于咬字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其特点就是要求做到字正腔圆,咬字吐字清晰准确,即“润腔”,而由于辅音的存在,咬字极其容易含糊,就会出现吐字不清,一带而过的问题,从而无法表达歌曲内涵,传达情感的效果比较一般,无法与听众产生情感的共鸣。所以,正确的歌唱要求咬清楚字头,延长字腹,收好字尾。《大江南》前奏部分第一句“天上看江南”,这句歌词之中的“看”字,就要突出有力,必须要清晰坚定,奠定整个歌曲的情感基调,表达出对江南美景的整体把握,在歌唱的过程中每一个字都要有始有终,才能清楚地表达语义,最后达到像说话一样带有情感地表达歌曲的态度。

(二)气息的控制

在歌唱中,气息的控制是歌唱的基础,气息不稳或者吸气过浅都会直接影响音准与声音位置的统一,很多的声乐学习者对吸气不重视,吸气时耸肩、挺胸,歌唱时身子不稳,表情不自然,都会造成歌唱中气息不足,换气太慢等一系列问题。吸气时,首先要保证站姿端正,全身放松的状态,气要想吸得深,就不能耸肩挺胸,气息从丹田起。这个说法比较晦涩难懂,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搬东西时的发力点起,配合闻香味的感觉,就是比较科学的方式。

(三)情感的把握

情感的把握在歌曲演唱中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歌唱的灵魂,歌唱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又是用来表达情感的,而想要准确无误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就要了解歌曲的背景信息,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只有在了解作品情感的主线之后,在演唱过程中才能准确把握歌曲的情感。《大江南》这首作品是在2006年由廖勇老师作词、赵季平老师作曲的,这一时期正是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这段时间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经济建设等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江南》也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创作的。《大江南》这首作品的主题思想讲述的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江南地区这个改革的“火车头”独有的气质,所以这首歌曲的情感主线是歌颂的、赞美的。只有明确这些以后,才能更好地演绎作品。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大江南》這首歌曲的特色和演唱技巧的分析,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新时代民歌独有的特点,作品巧妙地将江南民歌之中的浓情与西北民歌的高亢嘹亮有机结合在了一起,使作品独具特色。进一步诠释了新时代民歌的“新”与“特”,极具文学价值和时代气息,不论在声乐演唱技巧还是音乐素养方面对演唱者都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在学习演唱《大江南》这首作品时,首先要对歌词内容及其内涵进行了解,再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与特点,仔细揣摩其中深意,通过对歌词内容的深入剖析,整体感受作品情感,增强对歌词演唱的把控能力。声乐演唱的学习是一个终生学习的过程,需要长期不断地练习,形成良好的歌唱习惯,逐步做到歌唱与情感的有机统一,在声乐的学习道路上稳步前进,践行终生学习的信念。

参考文献:

[1]王媛.赵季平声乐作品演唱风格探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133-135.

[2]段红霞.赵季平电影音乐创作艺术魅力探析[J].电影文学,2010,(14).

[3]李文庆,刘桂珍.歌曲《大江南》艺术特征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7,(05):65.

[4]周青青.中国民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113-127.

作者简介:

李旭欣,男,汉族,河北张家口人,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表演教学与文化。

猜你喜欢

演唱分析
基于主题唱段及演唱形象分析的路径研究
浅析咏叹调《别说我》的艺术特点
唐尼采蒂歌剧《爱的甘醇》中《偷撒一滴泪》咏叹调的演唱技巧分析
艺术歌曲《我的江河水》演唱分析
浅谈莫扎特歌剧《魔笛》中《夜后咏叹调》的演唱分析和人物塑造
高山流水 颂知音
歌剧《江姐》选段《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的演唱分析
声乐套曲《冬之旅》第十一首《春梦》歌曲演唱分析
浅析亨德尔声乐作品《让我痛哭吧》的艺术构思
歌剧费加罗婚礼《你再不要去做情郎》演唱分析